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本论文阐明了什么是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从广告是一种符号语言和广告传播是一种符号操作两个方面解析广告对符号消费的介入,寻找到广告如何构建符号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的身体分为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自然身体向社会身体转化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呈现一个合适的形象是社会身体对自然身体的必然要求.在消费日渐成为主流的当前社会,为呈现合适的形象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身体消费”.身体消费现象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广告作品中.本文分析了身体消费现象在广告中的表现,探寻了广告引发身体消费的原因,对...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转型期.转型期的特点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样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巨变,广告在这场转型期的革命中对消费观念的影响无形而重要;广告作为消费意义的生产者在引领人们建立新的消费观念、进行新的消费尝试和消费体验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立足于广告学与社会学视角对广告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以何种方式产生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消费已超越了基本生理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断被刺激出来的精神欲望.人们追求和崇尚高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意识形态.而广告意识形态就是消费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反过来还充当消费意识形态的培育者.但是广告意识形态与新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广告意识形态更为软性、隐蔽,它主要是对消费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意识形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引导和更新消费观念、塑造和培育价值取向以及反映和构建消费关系.  相似文献   

5.
何辉 《现代传播》2001,(3):108-113
本研究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内容分析基础之上,分析了"广告镜像"中的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揭示了"广告镜像功能"日益呈现出的形象化特征以及原因,最后阐述了"广告镜像"与现实互动中的"广告机器神效应"等广告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中生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与消费倾向.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与消费文化,而是消费主义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后现代消费观.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当代广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创意技巧与传播策略也越发娴熟.广告作为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自有一套欲望书写逻辑.它一方面迎合当今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特有的创意策略不断地制造欲望、诱导欲望、传播欲望,不遗余力地鼓动欲望消费,而且每每十分奏效.这也是一些文化批评学者对广告多有不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8.
卢伟 《报刊之友》2013,(10):140-142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广告作为引领消费的一面大旗,广告通过构建一系列符号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操纵,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广告符号对物的符号价值的建构,通过g『领流行与时尚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制造理想生活的乌托邦,在广告符号的控制下人极易被物所奴役和异化,本文试图从批判的角度在消费社会的视野下去探析这些广告符号。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的中心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消费?它从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是对于物的分析,解释了什么是物与物的生产;二是人们消费物的原因。透过研究,它发现消费已经控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被异化了,社会成了消费社会和符号社会。它对于广告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刻揭示了大众媒介与广告配合背后的无意识劝诱。  相似文献   

10.
广告日渐溶入我们的生活,广告也时刻冲击着我们的视听.中国电视广告作为城市受众接触广告的最主要途径,作为每年广告市场份额的近四分之一强,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从而改变着城市生活.广告作为连接大众生产和消费的结点,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审视,那么它所表现的是现代社会消费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这是被许多社会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广告,应该属于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它又如何与社会的主流意识融合?这是学界注意到但却没有进行细致分析的领域.在不乏个案解剖和枚举的同时,我们力求通过对近10年<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层面去把握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的特征,而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又赋予我们对广告镜像更多解读和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解读广告背后的消费文化——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的手段,在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商品的符号意义,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制造着我们的消费欲望,为社会消费文化的形成推波助澜.本文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通过研究其广告语境,进而透视其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2.
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广告符码所构建的消费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参照,探讨消费社会中大众的消费心理及广告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向既定的消费对象宣传商品或劳务,唤起消费注意,说服消费购买的宣传方式。广告是社会产业分工的产物,也是人们从事商品买卖和物质交换的辅助手段。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吴志华  陈卓 《东南传播》2012,(2):103-105
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在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影视植入广告该如何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中保持自身的优势,突破先天的限制性因素继续向前发展?影视植入广告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何种变化?植入广告新兴类型与影视植入广告如何并存发展?这些都是影视植入广告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消费社会符号消费盛行的视角下出发,研究商业橱窗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所呈现的内容和符号意象,并将之与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相结合做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消费社会下的产物,后现代广告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进,与此同时,广告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对自身、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刘亚萍 《新闻世界》2009,(10):150-151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连接着消费者和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广告所建构的理念开始分离,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符号的消费构建了自己生活方式,强化着人的生存尊严和荣耀与物品相关,但是,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消费,而人们追求消费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则是满足“欲求”的消费。  相似文献   

18.
广告作为当代社会一种最具普遍性的大众消费文化现象,越来越多地以其趣味和情感肯定了消费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连续性.特别是在数字媒体时代,广告在形态上由平面化、静态化向数字化、场景化方向转变,在内核上则逐渐成为企业与拥有共同审美旨趣的消费者协同共建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广告对炫耀性消费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利娟  郭大燕 《新闻世界》2012,(5):136-137,148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住宅商品化的趋势明显使得房地产广告蓬勃发展。本文解读了房地产广告从物的消费到符号的消费的转变过程,以及广告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对受众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前消费社会背景下,房地产广告中所凸显出来的炫耀性现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进入了消费社会,广告El趋重要,消费者对于广告的过度信赖也越发明显。本文从符号学角度,着重从广告、文化和社会的关系;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符号的重组及广告中人物符号来分析广告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