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闵艳 《教书育人》2014,(8):32-32
当前,对于作业,学生存在很多的的问题,有的学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做作业的意识;有的学生对作业不“感冒”--忒枯燥乏味了;有的学生觉得作业太难,无处下手;有的学生甚至敬而远之,束之高阁。学生对作业如此的“深恶痛绝”,原因何在?教师设置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强理解记忆,形成技能技巧,并且不再把做作业当成一件苦差事,而是当作一种美好的享受呢?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没有写作业的意识;有的学生对作业不"感冒",感到忒枯燥乏味了;有的学生觉得作业太难,找不着北,无处下手;有的学生甚至敬而言之,束之高阁。学生对作业如此地"深恶痛绝",原因何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度反思:设置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形成理解记  相似文献   

3.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一、活动主题提出开学的时候,新华书店里挤满了购参考资料的家长、学生;课间,同学们都在埋头做作业,好像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体育课上,部分学生偷偷溜回教室做作业。同学们的作业负担真的这么重吗?再如,当老师布置完作业,有的同学就说:"唉,又是这种作业,真没劲!"同学们到底喜欢怎样的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这些作业?这些作业的完成质量如何?作业不是一堂课的结束,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更能反映出他们是否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此,我们六(4)班同学提出  相似文献   

5.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  相似文献   

6.
鲁天前 《考试周刊》2010,(12):230-231
上完课后.老师或多或少地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差别较大。有的学生是认真思考、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有的同学可能就比较马虎,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个别学生甚至是抄袭作业,敷衍老师的检查。针对这些现象,老师应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7.
观照时下作业,几种非和谐的作业心理影响着作业的顺利进行:(1)应付心理:"老师,作业我给你做完了."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做作业,不是草率从事就是去抄袭、询问.(2)浮躁心理:一些学生做作业追求的是结果,对做作业的思考过程、审题过程很少考虑;有些学生懒于做要求更高的问题;或不会做也不请教别人,改错时只把正确答案写上,而不去认真查找造成错误的原因,更不想去寻找预防的方法.(3)拖拉心理:或因作业的难繁偏旧,或因作业数量多,或因不愿做作业心理的支配,一些学生想方设法找理由、寻借口来躲避、延迟甚至不交作业.(4)自卑心理:不少学生因多次作业失败而对作业失去信心,有的则是由于受到老师的冷遇或歧视而对作业信心不足,不少学生遇到较复杂的计算应用、操作题等就缺少耐心.时间一长,他们就萌发"低人一等"的消极心理.(5)畏惧心理: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害怕作业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对作业产生畏惧.  相似文献   

8.
【现象】"想说爱你不容易"近年来,我发现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做作业了,教师在一起也经常反映某某学生不肯做作业,为此大伤脑筋;也有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不肯做作业而恼火,恨铁不成钢。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责令不肯做作业的学生带家长来,找家长"告状",其结果只能使少数学生改正,而大多数学生依然故我。教师、家长往往从成人自身的角色出发,而很少关注到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最深的一个体会是:对每天必做的数学作业,很多学生没少费工夫,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生是为做作业而做作业,做作业只是用来应付教师的检查。仔细探讨起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而学生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学习好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作业;学困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就要超出老师规定的时间,或者根本无法完成。其二,部分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只重视理论知识和纯粹的数学运算,很少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性强的题目,容易使学生对做作业感到乏味、厌倦。其  相似文献   

10.
关于素质教育的倡导和推行,人们就会提起"减负"。说起"减负",家长和学生的反应就大了,学生的负担是"不减反增"。有的说:"孩子每天做作业都要做到10点多,除了吃饭的时候离开书桌,剩下的时间就是做作业;"有的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完全没必要,比如默写古诗错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几乎天天做作业.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有的只是为了交差,应付老师和家长,有的做作业不动脑筋,死套公式;有的则干脆抄袭同学的现成答案;更多的是对"答数".一个学生如果把做作业看成是为了应付老师或家长而不得不干的苦事,那就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更谈不上从做作业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总希望自己的作业能得到老师好的评价,而有的学生做作业又往往不够认真细致。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呢?  相似文献   

13.
学生做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作业习惯上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完成作业不但自觉,而且书写整洁、正确率高;有的学生完成作业时书写潦草、错误率高;有的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很差,能拖则拖,能逃则逃,非要老师盯着不可;甚至有的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尤其是回家作业;有的学生经常抄袭作业……在这巨大的作业习惯差异的背后,固然有其家庭背景的影响和学生个性的使然.  相似文献   

14.
只要是学生,几乎天天都要做作业。可是,到底为什么做作业和怎样做作业,不少人仍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同学认为:作业是老师布置的,还要判分数,所以要做作业。有的同学把作业当成了负担,视为一门苦事。其实,做作业的目的很明确,一是用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作业,不仅使学生学会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因此,每个同学都应当认真对待做作业。  相似文献   

15.
韦江华 《广西教育》2012,(10):29-29
学生做作业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方式。有的教师未能严格要求和规范学生作业的行为,以致有些学生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作业效果低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总能听到同事议论:某某学生又没有完成作业,某某学生作业正确率低等话题。笔者认为,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下面将就"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做作业的欲望"谈几点看法。一、适量布置作业,拒绝题海战术有的老师喜欢搞题海战术,认为题目做得多,就能熟能生巧,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严重压缩学生的娱乐时间,让学生陷在题海里喘不过气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作业质量不但提不上去,还让众生对教师、对学科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老师布置作业时要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思想品德作业往往是单一的书面作业,答案几乎是唯一的,"答案唯一"的作业容易使学生形成趋同思维模式,习惯按照权威的观念和理念处理问题,创新思维被遏制甚至被泯灭,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误和悲哀。而学生只是看作业的"对"与"错",把作业当做是"任务"而不是喜欢,更谈不上主动性。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做作业、主动地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呢?需要对思想品德作业进行创新。一、题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趣味性作业设计进行了尝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一些习惯,其中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例如,有的学生认真细致、爱动脑筋,而有的学生常常粗心大意,懒于思考;有的学生能够专心致志,按时完成作业,而有的学生总是心神不定,不能抓紧时间做作业。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作业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经常会听到同事说某某同学今天又没有交作业,某某同学作业很不认真。通常我们的英语作业以朗读、背诵、默写和习题为主,形式单调枯燥,所以不少学生厌倦作业、讨厌作业,提到做作业觉得索然无味。当然不做作业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家庭教育问题有关,但也说明传统的背诵默写等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