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傅廷栋,1938年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油菜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世界上最早发现甘蓝型油菜波里马Pollma细胞质雄性不育,并率先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获国际油菜咨询机构GCIRC“杰出科学家”奖章,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获此奖者,1993年被选为该机构惟一的中国籍理事。历任全国青联第五届委员、常委;农业部油菜生产顾问、全国杂交油菜协会副理事长、华中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所所长等职。  相似文献   

2.
栽树与育人     
一天,学校附近的一个农民找到我,说我们班的几个学生在田间打闹,将他家刚出头的油菜折断了当"武器"。他痛心地说:"太可惜了,这几棵油菜是田里最粗壮的。"他的言语和表情都让我感到惭愧。我也是农民的孩子,深知农民的艰辛。而我作为  相似文献   

3.
作为功成名就的院士,常有人想为他著书立传,对于这种请求,官春云都以“没什么好写的”为由谢绝,可他却总想着“给油菜写本书”“为油菜作首诗”。油菜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门课程、一个研究对象,更是已经融入生命的厚重,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前油菜是油菜,人是人,慢慢地变成了,自己就是油菜,油菜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4.
波里马,是油菜类型的泛称。而“傅氏波里马”则是国际上对傅廷栋先生在油菜事业上的重大发现的褒奖。国际上能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一个新的发现并不多见。1962年,傅廷栋考取了著名油菜专家刘后利教授的研究生,同时他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油菜研究生。从那时起他就和油菜结下了不解之缘。“油菜”,成为了他人生之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可能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原因,我对"农历"一直是陌生的。的朋友F,爱自然几近狂热。他在作品里总是不经意地提起"农历""季节"或者"节气"总想着要"以桃树、油菜、水稻、麦子等植物为参照,完整地观察  相似文献   

6.
1991年7月,我和老邴、老孙相聚在加拿大萨斯卡吞第八届国际油菜会上。老同学多年不见,感慨良多,其中之一是:“道耐确实不错!” 基思·道耐(R.Keith Downey),加拿大萨斯卡吞农业研究站副站长、油料室主任。 国际油菜盛会居然选在这小小的偏远的萨斯卡吞召开,只因为这里出个个道耐。 那是1986年8月,弟二届中加油菜会议在西宁召开时,我见到了道耐。当一眼看到三个气宇轩昂的外国专家时,我略感紧张,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思考着第一句英语怎样开口。我这边略一犹豫,那边已有人向我微笑看说“嗨!”接着他跨前一步,向我伸出手来道:“你好!我是基思·得耐!”啊,他就是道耐! 1987年5月,我来到加拿大萨斯卡吞农业研究  相似文献   

7.
真实的谎言     
他曾被一些人称为国际"颁奖大师". 1998年他策划授予美国总统克林顿"国际华人和平奖"; 同年,他把"世界爱迪生发明奖"颁给了京城美味"扒猪脸";  相似文献   

8.
晓苏的农材题材小说,在当下乡土小说中显得有些另类。在他的小说里,有着浓浓的原生态农村的气息,这农村不是传统的农村,而是有着鲜明当下烙印的农村,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翻滚着的农村。他新近发表的且最典型的作品有《花被窝》《看稀奇》《回忆一双绣花鞋》《剪彩》《幸福的曲跛子》《权亚打兔》等等,小说所写的故事和人物离商品经济大潮和城市化进程都比较近,有的还是直接身处其中的,读起感觉沉重。他的油菜坡系列乡村小说合起来看,就像一幅油菜坡全景图。油菜坡的人们,无论已经走出去的,还是仍留在这里的,都有着油菜坡的独特气质,心里都有一个让他们梦萦魂牵的油菜坡。  相似文献   

9.
傅廷栋简介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F0002-F0002,F0003
<正>傅廷栋,男,1938年生,广东郁南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杂交油菜之父"。现任全国和湖北省  相似文献   

10.
李云迪,国际著名钢琴家。他的演奏震撼了古典乐界,被欧美权威媒体称作"巨星的风采"。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被誉为"钢琴王子"、"中国的肖邦"。李云迪于1982年10月7日,出生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他的家庭可以称得上教育世家,家庭成员有多位教师。在这样大琴子  相似文献   

11.
他从青年时起,在50年代末就涉足远缘杂交,通过油桐与油菜,核桃与油菜杂交来提高油菜的产量、质量,60年代研究成功后曾被大面积推广,为国家增产油菜200亿斤。但由于身份卑微,许多人部不相信一个农民能做出这么高科技的事情,科研成果得不到认可,新的研究品种也因此得不到推广。  相似文献   

12.
豆科植物根部一般都附有根瘤菌。这种根瘤菌具有固氮性能,能为植株提供氮肥,素有“天然氮肥厂"的美称。南县一中生物科技小组进行的把豆科植物根瘤菌转移到油菜根部的实验,最近获初步突破,给油菜带来了福音:油菜也能自建"氮肥厂"。南县一中进行的这一实验是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晓苏的农材题材小说,在当下乡土小说中显得有些另类。在他的小说里,有着浓浓的原生态农村的气息,这农村不是传统的农村,而是有着鲜明当下烙印的农村,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翻滚着的农村。他新近发表的且最典型的作品有《花被窝》《看稀奇》《回忆一双绣花鞋》《剪彩》《幸福的曲跛子》《权亚打兔》等等,小说所写的故事和人物离商品经济大潮和城市化进程都比较近,有的还是直接身处其中的,读起感觉沉重。他的油菜坡系列乡村小说合起来看,就像一幅油菜坡全景图。油菜坡的人们,无论已经走出去的,还是仍留在这里的,都有着油菜坡的独特气质,心里都有一个让他们梦萦魂牵的油菜坡。  相似文献   

14.
大学城和油菜坡是晓苏重要的文学地理坐标,晓苏以大学城来呈现商品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而油菜坡则是他破译经济化浪潮席卷之下乡村社会结构和乡村伦理变迁的一把钥匙。透过大学城和油菜坡的书写,晓苏建构着自己的短篇小说文体美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一见过莫言一面,是在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召开的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会议的主题是"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那时,他已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很多地方都盛情邀请他去开讲座,而他常常分身乏术。但北师大的朋友自豪地说:"莫言不会拒绝我们的邀请,因为他就是我们国际写作中心的主任嘛!他的硕士导师是童庆炳先生。  相似文献   

16.
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部特强,大家都称他为"校园怪才"。他玩音乐,写小说,搞设计,成绩斐然。他设计的多款运动鞋,获得过多项大奖,同时被权威体育与行业杂志收录。高二时,他就先后与8家国际、国内运动系列制造商签约,成为"最年轻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正他被人称作天才,13岁便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他曾经在白宫演出,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他被美国《人物》杂志评为"最具魅力的男士"他,就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钢琴家郎朗。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记者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的官春云院士,他领衔科研团队完成的"油菜化学杀雄强优势杂种选育和推广"项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又是一项历时多年的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辛苦探索,付出了无数心血,科研工作终于取得成功,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官春云  相似文献   

19.
"自我"审视与"他者"反馈的双重视角是城市文化品格和自身形象塑造的有效方式,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以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为视角,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打造、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层面反思嘉兴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国际品质"和对外传播中的得失,以期实现不同文化视野中的对话与互动。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26)
日前,武汉科技大学大三本科生周彪收到了"2008安全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组委会的邀请函,邀请他赴北京参会。大三本科生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研讨会,与周彪和他所在的团队一年内在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分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