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一、调查背景与方法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途径,是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可我们发现:小学生很难做到整堂课都在倾听,课堂前半时大部分学生能坚持倾听,后半时却不  相似文献   

2.
毛静 《辽宁教育》2012,(1):46-48
本文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用课堂录像观察、学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研究方式,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起始教学之际帮助学生克服课堂后半时倾听倦怠,切实提高课堂倾听实效。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将"倾听"定义为"用心细听",即指细心听、专心听。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倾听"不但要求"听见",还要求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倾听倦怠是指心理能量在倾听过程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疲劳、对倾听失去热情。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途径,是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地方,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学生而服务的。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提问时,学生一个个"如临大敌"的表情,生怕自己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情况年级越高表现得越明显,固然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系,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倾听与表达呢?一.怎样让孩子们在历史课上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一)导入要有技巧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要使学生乐意倾听,并非一件容易  相似文献   

5.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本文就来谈谈倾听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睁眼去看,张耳去听,开口去说,动脑去想,动手去做,用心去悟,应该是“全身运动”和“全心运动”。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容易看到热情洋溢、能说会道的教师,但较少能看到静心倾听的教师;我们常常重视了教师的言说讲解能力,却忽视了教师的倾听能力。但倾听却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不能倾听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没有教师倾听的课堂不是一个和谐的课堂。倾听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能力上海特级教师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在一位同学朗读完诗歌,教师肯定了其…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同时它也赋予我们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陈萍 《青海教育》2009,(6):42-42
教学课堂上的倾听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和必不可少的能力,是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课堂倾听分为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那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呢?以下笔者试从互动、生动、主动三要素谈谈有效倾听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丽 《成才之路》2014,(5):30-31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听就是倾听,是学习的重要能力。倾听是我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和了解社会等不可或缺的途径。倾听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好的习惯。当我们与人沟通、交往时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是礼貌的表现,也是了解对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建立更深厚的友谊的基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确立后,教师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0.
<正>倾听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倡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学会倾听,才会思考,会倾听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安静学习、认真思考。一、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爱上倾听小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数学课堂能否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倾听的情境,决定着学生能否爱上倾听。因此,我们要把功课做在课前,独具匠心地设计有利于学生倾听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喜欢倾听老师讲课,  相似文献   

11.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更重要。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驾驭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教师以此和学生进行语言的讨论或争鸣,更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有效倾听呢?  相似文献   

12.
一、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中教师在工作十年左右后,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学会倾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电脑屏幕上都呈现了“请你注意倾听”的字样,然而,整堂课下来,教师却几乎没有给学生任何表达见解和情感的机会,“请你注意倾听”沦为单向的、被动的倾听。在点评时,一位评委反过来问这位教师:“你注意倾听了吗?”我想,这一反问,不仅是对这位教师的质疑,更是对广大教师课堂行为的一种警醒。  相似文献   

14.
袁绍伟 《考试周刊》2011,(43):97-98
莎士比亚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最完美的说话艺术不仅是一味地说,还要善于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技巧,倾听是交际中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善于倾听是学生的重要素质。而聚焦当今课堂,许多教师重视说,忽视听,使学生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浓,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一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不懂;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很好,可考试时却不会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如果教师能反思一下学生上课倾听的现象,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让我们先回放一下某堂公开课上孩子们的倾听现象。 一、倾听低效现象回放  相似文献   

16.
<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在倾听中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新课改以来,我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向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于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在科学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倾听、推测时的倾听、观察中的倾听、讨论时的倾听、关注学生记录的倾  相似文献   

17.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他们才能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王尚文教授曾说:“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那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18.
张璟 《宁夏教育》2013,(3):65-65
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在课堂上能做到专心倾听,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也是学会欣赏他人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焕发青春,或许课堂上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知识讲解,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演唱技巧。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课堂上的“热闹非凡”:多媒体眼花缭乱;小组讨论满堂皆是;教师语言文采飞扬……然而,当我们一味追求“热闹”的同时。能否静下心来想想孩子的耳朵里到底听到了多少音乐?他们具备多少倾听的能力来听懂音乐?音乐真正直达他们的心灵了吗?我们该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聆听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聆听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一堂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出任何状况、任何错误的课就是完美的课堂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制止或忽略错误的产生.要善于收集和利用课堂中的错例资源。如何在课堂中收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例资源呢?一、新授课时留心倾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捕捉错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