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195 6— 1 984年我国农业集体化时期 ,农村经营着少量的自留地。我国农业集体化时期自留地经营既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之上 ,也与苏联经验的影响密切相关 ;是当时社会实际内在要求的产物 ;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也是其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个体的小农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大农业。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条改造我国农业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就是在彻底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集体化,即对个体农业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是由于个体的农业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它的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农业发展迟缓,其根源在于发展农业的体制上存在严重问题,这是由斯大林时期超高速工业化政策所产生的。本文分析了斯大林时期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赫鲁晓夫对农业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并在分析比较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揭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局限性及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产权主要经历了集体化时期、去集体化时期以及方兴未艾的再集体化时期三个阶段。集体化时期,星村村民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活动;去集体化时期,星村村民不但掌握了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而且也相应地掌握了土地的一部分收益权;再集体化时期,星村村民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再次被组织起来,普遍成为土地权利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5.
大寨精神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典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其核心内涵。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会遇到困难和矛盾,发扬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大寨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业走向社会主义,实现集体化,具有不同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发展有两次飞跃。其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合作社思想,不仅第一次从实践上开始了小农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打开了社会主义农业商业化的局面。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发展的新形式,它把市场体制化引入集体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7.
第二十四章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 (377) 农业集体化是把个体的小农户联合和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大农庄即集体农庄的过程.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些国家中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对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的工业、运输业等都门立即实行了社会主义国有化,从而建立了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但在农业中,遇到的是大量的分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由于老一辈革命家在理论上否定单干,在政策上压制单干,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政府打击单干,单干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尽歧视甚至敌视,不得不违心地“积极”入社,表现出自我集体化的主动性,形成“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浪潮。这更坚定了决策层走集体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上下互动,加速了集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进行了研究,此时期全国性的土改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第一位的发展因素;合作化,集体化,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声;国营农场是这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进行大规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条件这时期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两国农业在集体化之后的转型过程中 ,实行了一场“经营方式”的改革 ,但在这场改革中 ,政府的改革政策都没有得到完整的实施 :中国政府设想的“双层”经营演变为个体农户经营 ;俄罗斯政府以“私有化”方式推进独立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主要是由改革的基础、农业传统、耕作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教育发展与现代教育法制理念和法制实践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都显薄弱,在教育法制实践中呈现出的多层面、多类型的缺陷或缺失,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育法制效率的提高,最终影响着教育效益的有效实现,因此,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细胞,是率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进行革命与建设,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更加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党和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保障了党的整个组织体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关系着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转型。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鉴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保障: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保障校企合作畅通;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培养农村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与职业需要依存度低,办学体制存在自身痼疾,政府统一管理与成本分担出现错位,这三大问题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职业教育的中长期政策亟待形成两个层面的发展策略:职业教育对自身理想追求的环境建设与兼顾对大学理念冲击的回应;国家制度设计优先与兼顾学校发展规划、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立足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引领中小学实现高品质发展要紧扣"四个科学":以科学理念为目,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源可溯;以科学治理为器,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据可依;以科学育人为本,落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以科学评价为规,强化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问题,如何看待教育问题就是关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着重培养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导学生学会求知与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与文化     
数学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数学的发展。数学发展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并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可把数学看成文化系统即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层次性;稳定性;连续、传导性。  相似文献   

18.
民法精神及其民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精神和民主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建立了联系。民法精神的理论指导着民事权利义务规范的实现。当民法精神内化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时,民法精神即具有了民主意义;民主既是一种国家制度,又是一种民主意识,从更深层次上说,民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民法精神既有与民主的一致性,又促进着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弘扬民法精神有利于消除民主发展的障碍,推动以完善的民主制度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民主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民法精神自身也要做一定调整。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共同现象 ,我国也不例外。财税政策是造成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众多原因中的一个。借鉴国际上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 ,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税政策 ,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 ,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国内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能否正确地应对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挑战,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直接关系着能否尽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抓住和用好当前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现,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和群众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