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年年初,胡舒立团队接手<新世纪周刊>,路透社随即发出题为"胡舒立再次创业,<新世纪周刊>成为中国媒体的风向标"的报道.华尔街日报网站如此评论:"胡舒立将<新世纪周刊>塑造为另一本<财经>很可能是个挑战."有乐观的分析者则预言,<新世纪周刊>"不仅将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器,更将成为一台‘质地优良的印钞机'."  相似文献   

2.
胡舒立的动向总令人意外,就在业界认为原《财经》人马还在等待刊号的时候,胡舒立却回马一枪杀到了海南。来自财新传媒的确切消息证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为了更好地推动《新世纪周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蕾 《中国新闻周刊》2009,(48):108-109
2001年美因的《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原因是创办不过三年的《财经》杂志,“搅动”中国的证券市场,以揭黑式的调查,性报道敦促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对市场的肃清和整顿  相似文献   

4.
业界风云     
《新闻窗》2010,(1):20-20
2009年,《财经》杂志的人事变动闹得沸沸扬扬,更有舆论将之升华到新财经媒体变局的高度进行探讨。自9月底《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等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开始,对于财经创始人之一的胡舒立去留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各种传闻甚嚣尘上,11月9日,胡舒立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联办”递交辞呈。  相似文献   

5.
《新闻三昧》2008,(1):19-19
1998年早春,胡舒立带着一大堆新闻创业失败的经历,开始操作经营一本看上去有些小众的月刊杂志《财经》。曾经的教训终于发酵成为财富,老道成熟的《财经》以“muckraker(扒粪者)”的角色,奠定了自己调查式报道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2009,(6):120-120
近来的舆论颇有嚼头。河北“艾滋女”事件,上海“钓鱼”事件,荆州船老大勒索捞尸事件,郑州警方公布小姐裸照事件,都不禁让人追问社会的道德底线何在。方宏进到底是诈骗还是不会念生意经?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财经》杂志的女主编胡舒立率一干精英出走,据说是杂志的资本方制约了胡舒立团队的新闻理想。《实话实说》说不下去了。舆论认为,《实话实说》不说实话,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下课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主导制下的深度报道 区域性都市报要摆脱同质化竞争、提升品质,无非有两个途经:一是评论,二是深度报道.而重大财经新闻的深度报道一直是胡舒立团队的强项,也是我们此次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今年1月10日举行的财新传媒年度工作会上,<新世纪>周刊主编王烁对同事们说,<新世纪>的目标是成为每周必读读物,在重大问题上发挥舆论领袖作用.用调查报道的操作方法做新闻,挖掘更完整的事实,做理性与科学精神的启蒙.这一点,和齐鲁晚报<深读周刊>的追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但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文化与经济接轨的一种重要现象。办好《经济周刊》就是一种重要的“搭台”方式。因此,如何办好《经济周刊》,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办好《经济周刊》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面孔     
赵本山:我是一个奇迹 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接受《新世纪周刊》记者专访时说:“二人转这个剧种发展了300年,笫一次走向这么辉煌,是因为我。”赵本山的小品80%是自己创作的。  相似文献   

10.
叶艳芳 《青年记者》2016,(11):71-72
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续刊启动,时任主编朱伟提出,该刊的定位是“新闻性的文化周刊”,将新闻作为由头,通过文化、历史的角度对新闻的透视,达到提炼生活观念的目的.①20多年过去了,《三联生活周刊》已成为周刊中的佼佼者,独树一帜的内容生产风格逐渐形成品牌,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本文以该刊1 ~ 800期(总第800期为2014年第34期)封面专题为切入点,探索其从“新闻性的文化周刊”向“综合性周刊”转型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日报每周一期的“理论周刊”最近三个月来,共出刊14期,内容突出反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决策,抓大事,唱响主旋律。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版面占6个.做到宣传持续均衡,组织有力,其中几篇较有份量的文童为人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是新世纪的伟大纲领》、《根本源泉·思想源泉·社会源泉──—论“三个代表”与保持党的生命力的关系》、《“三个代表”: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等。“理论周刊”积极而敏锐地捕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新问题,并给予理论上的引导。例如:刊出一篇答…  相似文献   

12.
《壹周刊》一炮而红,《东周刊》随之而起,《百姓》半月刊要改成周刊。虽然带有新闻性质的综合性周刊愈来愈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学者专家认为,它还是不能取代“八卦”杂志和报纸。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明星》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南宁10月13日去世,终年83岁。南宁于1948年在战后德国创办了《明星》周刊,此后一直担任该刊的发行人和总编辑,直至1980年退休。在他的领导下,《明星》周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杂志。1983年,《明星》周刊花巨款买下并刊登了伪造的“希特勒日记”,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  相似文献   

14.
在旧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热衷于办书店办杂志。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办杂志起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韬奋一生办杂志,从民国十五年(1926年)接手办《生活》周刊开始。1933年《生活》周刊被迫停刊。其后生活书店继续出版《新生》周刊、《大众生活》周刊、《永生》周刊、《国民》周刊、《生活星期刊》。改  相似文献   

15.
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而成为西方戏剧界的明星。《亚洲周刊》称,“由于他的表演,百老汇舞台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美国戏剧》则说.“美国应该承认更多像王洛勇这样的亚裔演员,从他身上可以预见中国演员、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6.
陈璐 《大观周刊》2006,(26):43-44
周一上班,接到了肖渊的电话,他说他是《大观周刊》的老读者,我们的周刊他每年都定,特别是有了《昆明车市》以后更是升级为“大观FANS”。不仅是阅读,还热情参与到周刊很多活动中来。而这一次打电话主要是想让《大观周刊’昆明车市》帮忙解决“七夕相会”的大事情。原来肖渊与女朋友一直分居两地,一个在昆明一个在大理,因此长期不能见面,就像“牛郎”和“织女”。对于热恋中的男女来说,距离成为阻碍他们感情交流的最大问题,所以,在这个“七夕’’情人节,肖渊想为她买辆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新民晚报》的“亮点”之一,是年初“长三角”周刊的问世。虽然时间不长,但已令人刮目相看。在所发的报道中,已有《一卡通为何“卡”住》、《白蛇传有了“出生地”》、《“顺其自然”,你在哪里》等7篇被新华社转发。不久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回中国,对刚诞生的“长三角”周刊情有独钟,指名要“长三角”周刊的记者前往采访宁波诺丁汉大学新校园的落成典礼:杭州、苏州、无锡、扬州、绍兴、嘉兴等有关部门都盛情邀请“长三角”周刊的记者前往采访;在镇江的报摊上,卖报者竟特意将《新民晚报》的“长三角”周刊翻到最外层,向过往市民推荐。“长三角”的长与短、软与硬,已初露端倪.引起了上海新闻界乃至“长三角”新闻界的关注,这里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财经观察是胡舒立担任《财经》杂志主编期间在该杂志的署名专栏,从1998年8月创办,直至2009年11月胡舒立离职,每期必见,历时11年。财经观察是类似于社评的准社评栏目,一直由胡舒立个人署名,不过随着《财  相似文献   

19.
刘丹  阎锋 《新闻实践》2005,(11):36-38
时下,报业集团跨区域扩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应时而动,把目光对准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二级城市,继2003年12月第三次改版增加“珠三角新闻版”之后,又于2004年6月起相继推出《佛山观察》、《东莞观察》、《深圳观察》和《江门观察》四大周刊(下简称《观察》),以更本土更贴近的内容、更详尽更具深度的报道和资讯进一步贴近二级城市。 一、四大周刊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观察》以“本土+深度+整合”为新闻操作理念,与《南方日报》的“珠三角新闻版”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整合。时效性强的地市新闻稿件仍由从周一到周五刊出的“珠三角新闻版”处理,而篇幅较长、需做深做透的稿件则放在版面空间较宽松的相关《观察》周刊。  相似文献   

20.
时政     
《青年记者》2006,(16):4-5
北大海外全职教授造假调查据《新世纪周刊》报道,学校为海外全职教授虚报工作时间在学术界比较普遍,并非只出现在北大。教授们因此获得的利益甚至超过了他们在国外的收入。拿着全职引进的钱,却没有在学校尽到全职的工作任务,是虚领报酬。邱成桐对《新世纪周刊》说,他指责的依据是许多接受北京大学聘任的“长江学”同时也是国外(绝大多数是美国)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全职工作人员。“新语丝”网站的负责人方舟子说,全职教授脚踏两只船不是什么新闻,他在2002年就注意到清华大学出现过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