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设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让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学习;创设知识经验共享环境,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习;创设真实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上述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
刘秀华 《宁夏教育》2005,(11):42-43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改变了原有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创造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从单纯的注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努力为学生创设新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提出改革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得到突破,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扩展,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具体分析,优化化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化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化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化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成为有效学习,进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正成为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兴趣,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所讲的化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8.
在索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要求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全新的“研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求选择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但目前处在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最初阶段,很多学生无所适从,不能一下子解放出来,因此“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要求学生通过研究性来学习.那么教师就必须学会研究性的教学,在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开展。才能使学生不会因研究性学习而增加额外的负担,叉能让学生真正对学习探索产生兴趣。教学质量才会因此而提高。笔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谈一些想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虽是“老生常谈”,却是与新课程理念相对接的,是在教学中必须做的一件事。笔者提出并实践了“打造数学学习流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每天让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并按表格提出的要求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重视学生的发展,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生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2.
谭卫泽 《考试周刊》2012,(54):170-171
在项目教学中采用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设置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和自行安排工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真正实现学生从接受性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积极采用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做中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进行现象分析,信息搜集处理,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对于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教师需要根据学情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多元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转变解题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数学具有的独特魅力,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落实数学素养.本文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此,我的体会是学生不会学习,老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不愿意学习,老师吸引学生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师要力求做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让学生乐学、会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尝试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习可分为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着重培养的是使学生具有对未采社会的应变能力.力求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使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以创新的方式开展维持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对物理专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学习的能力;将问题意识、探索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鼓励学生创新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学习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生疑、剖析问题;通过研究、探讨,合作学习,从而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进一步掌握数学的规律与方法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优势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领会数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它是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会”为主动的“会学”、“想学”、“乐学”,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教学谈谈我的探究性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即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今后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合作性,即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侧重于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与此相对应,教师也应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倡导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目标导引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的有效途径。目标导引下的政治课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恰当的学习目标导引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