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廷义 《作文》2022,(Z3):86-89
<正>主题解读梦想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只有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才会成为现实。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关于“梦想”的考查较多,如:2019年湖北襄阳卷命题作文“我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2020年重庆A卷材料作文“宏大的理想”;2020年湖南常德卷材料作文“宿管阿姨汤杏芳圆老师梦”;等等。  相似文献   

2.
2009年既是全国高考湖北卷自主命题第六年,又是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的一年。湖北卷很好地体现了“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刀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立足教材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加大了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力度,为高中课改做了铺垫和引导,充分体现了过渡期“循序渐进,稳中求新”的特点。2009年的湖北语文卷,除了语用和作文题的亮点创新外,在试卷结构和总体模式上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笔者在参加今年的高考阅卷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数学试题在前两年(自主命题)全面考查考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继续重视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并突出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现以理科第19题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与“3+2”历史单科考试相比较,文科综合卷历史学科的试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从命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看,高考文科综合命题均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另一方面,从命题的内容和形式看,综合卷考查的知识,不再顾及知识考查的覆盖面。据统计:综合卷中实际考查的一级标题的覆盖率仅为44%,  相似文献   

5.
近义成语尽管很少以直接命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但实际上很多成语试题是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我们以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天津卷考查了“休戚相关”和“息息相关”,湖北卷考查了“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绝无仅有”,江西卷考查了“另眼相看”、“刮目相看”等。可见,帮助学生弄清常见的近义成语是我们成语复习专题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一、指向“自我” 2004年有5份试卷直接提到了“自我”的题目: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重庆卷“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辽宁卷“自豪与平凡”,湖北卷“买镜”;2005年有4份试卷:全国卷“位置与价值”,重庆卷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湖南卷“跑的体验”,福建卷“比较两幅图的联想或感悟”;2006年有6份试卷:全国卷Ⅰ“乌鸦仿学鹰的启示”,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湖北卷“‘三’字成语的启示”,江西卷“燕子减肥”,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山东卷“《星星》寓言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感受体验类考题在中考作文命题中也占有一定分量,如2010年浙江省卷“少年不识愁滋味”、湖北随州卷“快乐”,2007年浙江金华卷“这就是幸福”、湖南益阳卷“那一双——的眼睛”等。  相似文献   

8.
在严肃紧张的高考当中引入诗词欣赏等感性的审美活动,并且使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近两年文综命题形式中的一大亮点。去年,文综试题(新课程卷)第31题以“月是故乡明”这种住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却合情的现象为着眼点,要求考生从主观和客观统一性这一哲学基本原理出发去理解审美认识活动。第32题又接续上题,要求考生对近代学者王国维的  相似文献   

9.
从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意回避时事热点,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有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但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时事热点,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2012年高考湖北卷“书信消失”材料作文、山东卷“对孙中山名言的感悟”材料作文、北京卷“铁路巡视员老计”材料作文、江苏卷“忧与爱”命题作文,2013年高考全国卷“年轻人归还手机”材料作文、新课标卷Ⅱ“同学关系”材料作文、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材料作文、山东卷“《咬文嚼字》为作家挑错”材料作文、江西卷“中学生有三怕”材料作文、广东卷“三个家庭对待捐助的不同态度”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全国卷“农民工老王当陪检员”材料作文、新课标卷Ⅰ“‘山羊过独木桥’项目引发的争论”材料作文、北京卷“北京的老规矩”材料作文、湖南卷“最美乡镇干部”材料作文、安徽卷“演员该不该改剧本台词”材料作文、天津卷“假如有一种智慧芯片”材料作文等,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直击时事热点的试题。  相似文献   

10.
实用类文本指的是人物传记、新闻调查、相关报告、科普文章、记者采访等文章。这些文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具有简洁、易懂、时代鲜明、实用性强等特点。2014年全国高考命题中,诸多省份将实用类文章列入阅读命题的行列。但各省对实用类文章的要求不一样。江苏高考是每年在论述类与实用类文体中择其一命题,全部以简答形式完成;广东等省份是将实用与文学类放在一起让学生“选做”,命题形式是客观与主观结合,主观为主;北京等省市有时则将实用类文本全部设置为客观题,让学生“必做”。2014年高考命题中,新课标卷、辽宁卷、广东卷、福建卷等采用了实用类文本为命题的载体。综观这些省市的实用类文本命题,笔者觉得,命题材料深刻有内涵,典型题目多样有致,较好地落实了考纲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一、命题材料·人物有特质 2014年考查的实用类文章以人物传记、记者采访专家等类型为主。这些实用类文章所涉及的人物,多为学者、名人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而这些人物每每又被放在相应的学科文化背景上进行描写,背景呈现出“人物特质+学科领域”的特点,作品主题也多表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考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从命题探索的维度看——稳中求变湖南自主命题三年以来,作文题年年小有变化。在命题方式上,前两年是“以引导语直接引出话题”,要求考生分别以“家庭教育”、“跑的体验”为话题作文。今年则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类似前年和去年的北京卷,先列出了“意气”一词的三个义项,然…  相似文献   

12.
在严肃紧张的高考当中引入诗词欣赏等感性的审美活动 ,并且使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为近两年文综命题形式中的一大亮点。 2 0 0 2年 ,高考文综试题 (新课程卷 )第 3 1题以“月是故乡明”这种在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却合情的现象为着眼点 ,要求考生从主观和客观统一性这一哲学基本原理出发去理解审美认识活动。第 3 2题又接续上题 ,要求考生对近代学者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美学概念加以理解。 2 0 0 3年高考文综试题 (新课程卷 )第 2 9~ 3 0题更是直接以源远流长的中国审美文化为题材 ,通过清代著名画…  相似文献   

13.
2014年高考的硝烟业已散去,2015年的复习迎考之战又要打响.为此,研究高考作文命题规律,看清考情,明确复习方向,做到未雨绸缪就显得迫切而必要. 一 命题趋势仔细辨析 综观2014年高考,全国18道作文题全部为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可谓独霸天下.而且这些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丰富多样,从不同方面考查了考生的能力:既有现实生活的感人故事,如全国卷“农民工老王当陪检员”材料作文、湖南卷“最美乡镇干部”材料作文、重庆卷“游客租房被拒”材料作文,它们都指向社会正能量,旨在弘扬真善美;也有未来生活的想象画卷,如天津卷的“假如有一种智慧芯片”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与分析能力;还有名言警句的哲理感悟,如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材料作文、浙江卷“门与路”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有见仁见智的对立话题,如安徽卷“剧本改动谁说了算”材料作文、湖北卷“山间风景”材料作文、福建卷“空谷的联想”材料作文等,都指向了思辨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4.
写作贵在抒写性灵。从题目“我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看,写作角度应立足于“我”的视角,写作对象是“这个世界”,写作重点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可见从命题意图看,命题者就是要调动写作者的性灵抒写,即以“我”的独特视角来认识“这个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作文题的不变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变2004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思维方式上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创新性向辩证性的平稳过渡,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请看下面的话题:1.“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Ⅰ)。2.“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全国卷Ⅲ)。3.“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全国卷Ⅱ)。4.“材与非材”(天津卷)。5.“平凡与自豪”(辽宁卷)。6.“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重庆卷)。单从形式上看,这组命题显然是去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克隆”版。相比之下,今年的命题更直观,更便于考生理解和把握,但从思维方式上看则无一例外地延续了2003年的思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的科综合试卷,较好地体现出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和以能力考查为核心的命题原则,凸现了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明演进的角度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更加“注重利用字资料和物,考查考生历史学习和探索的基本功”的命题特点。应当说全国卷(Ⅱ)18题正是这种命题思想的集中反映,是知识依托与能力考查的完美统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04年自主命题的平稳过渡,2005年,湖南高考语文卷敢为天下先,勇敢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全国卷模式”,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删除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类的3道试题;在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赏析短文写作”题。这是极富创意的设计,是2005全国16套语文试题中最炫的亮色。请看题:  相似文献   

18.
漫画类试题是近年来高考各省自主命题的亮点题型之一,它反映现实生活,形式灵活多样,针砭时弊,充满着智慧和哲理。2014年高考江苏卷漫画考题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一改以往的主观题型,实现华丽转身,变身为客观题,让考生措手不及。这一变化应引起来年考生备考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种新题型,命题者在借鉴这一“母题”时或许会以“组合拳”的形式出现,即将对漫画寓意的考查与诗文名句、格言警句、成语等结合考查。请看下面的示例,考生不妨一练,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9.
徐波  王金菊 《生物学教学》2007,32(11):59-60
2007年的全国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共两份。全国卷Ⅰ由辽宁、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省采用。本文对全国卷Ⅰ(生物部分)试题特点分析如下:1注重考查基础本试题第1、2、4题较为明显地考查了课本中的基础的知识。第1题正确答案为C,该答案的图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1套卷专门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而重庆卷和湖北卷则是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上海卷和湖南卷则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重点虚词“以”和“之”。今年所考虚词基本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