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代杭州诗社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杭州的文人们特别喜欢结社,比如明代杭州的诗社就特别多。其实,宋代杭州诗社也很多,这些诗社大多是"行都士夫及寓居诗人"所结,一般以西湖为社团活动中心。这些诗社对文人们的创作及生活都有影响,周密吟社对清雅词派的影响就尤其为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宋代江苏诗社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江苏诗社很多。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苏州、金陵等地,组成人员以官员为主。宋代江苏诗社对江苏文学及诗人们的创作、生活都有影响。对宋代江苏诗社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为研究宋代江苏文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正>爱心社、舞蹈社、音乐社、动漫社、烟雨诗社、西学社、书法社……欢迎你走进重庆市巴蜀中学的社团生活。这里兵强马壮,这里生机勃勃;这里充满奇思妙想,这里讲述百味校园;这里绽放最美丽的青春,这里谱写最华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4.
宋代河南地位特殊,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其诗社亦较多,其中洛阳怡老社团尤为学者关注。其实,除洛阳怡老社团外,宋代河南还有不少诗社。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汴京、洛阳,组成人员以官员为主。对宋代河南诗社进行具体分析,也许可以为我们研究宋代河南文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南园诗社活动于元末明初,诗社成员除王佐等十二人外,还有高彬、李夷白等地方文人;南园诗社诸人通过教书授徒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南园诗社对岭南文学而言,不仅是一个文人社团。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与行为方式,对南粤士子文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秘密社会史可以直接上溯至宋代。但是,有关宋代秘密社会的参加成员、组织结构、基本活动、性质诸种问题,目前史学界尚论及甚少。本文不揣浅陋作一初步探讨。 1 “社”是中国古代一种民间基层组织。三代至唐,民间社邑见于史籍者多至不胜枚举,且都作为一种政府认可甚至依赖的民间基层组织而存至。发展到宋代,冠以“社”、“会”之名的这种组织更为普遍,如弓箭社、忠义巡社、湖南乡社、业咀社、西湖诗社、齐云社、净发社、耆英会、同甲会、真率会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宋代又广泛存在一种被政府严加禁止并明令取缔的“会”、“社”,他们有的“聚党数十,横行村落  相似文献   

7.
豫章诗社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成员流动变化较大的诗社,对江西诗派的形成起到了凝聚的作用。本文对诗社成员中洪朋的卒年和与社情况、洪炎的中进士年、徐俯诗辑佚、苏坚的生平及汪藻入社时间有新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四川、重庆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地方志集成》即著录了《四川府县志辑》70册、《重庆府县志辑》35册,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主要利用《(嘉靖)四川总志》《(嘉靖)潼川志》《(乾隆)射洪县志》《(道光)蓬溪县志》《(光绪)彭水县志》《巴蜀禅灯录》等书共辑得宋代佚诗69首(包括37则断句),补充作者35人。  相似文献   

9.
南湖诗社存在时间不长,但贡献和价值不小,它在西南联大历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文章经过多方考察,对南湖诗社的酝酿、成立、活动、结束等具体情况作详细描述,从而阐释了南湖诗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在今四川成都市内,曾有座名为西园的园林,在宋代是名噪一时的蜀中名胜。西园是宋代成都府官署园林,它在前后蜀宫殿基础上修建,历经入蜀官员文人的修葺而逐渐完善。西园不仅是蜀地民众游乐之地,也是地方官员和文人的休憩交游之所,因而获得了两宋入蜀文人的普遍关注和反复书写,成为两宋巴蜀地区和巴蜀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1.
儒家诗论强调诗是人情感的抒发,其反映并影响着社会。宋人在继承这一理论中,走出了一条直抒己见、对社会人生纵横议论、既继承唐人又不同于唐人的创作道路。在此理论下形成的宋诗,被明代复古诗论以“宋无诗”予以否定。然而宋诗及宋人的诗歌理论却一直影响着明人对诗歌的探索,对宋诗的接受主要表现在认清继承中的墨守与创新、法其法与法其所以为法、抒情与议论等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宋代乐府诗的受关注度极低。20世纪最后十年,对宋代乐府诗的研究以个体研究居多。进人21世纪后,个案研究仍占据较大比例,同时也出现了对宋代乐府诗的宏观研究。学界在宋代乐府诗的界定、辑录、作品等诸多畛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与传统的汉魏乐府研究相比。宋代乐府诗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尚需深人。  相似文献   

13.
金诗和宋诗的关系呈一种流动变化:金初期“借才异代”,以宋诗歌为根基;金中期,“国朝文派”崛起,金诗初具清劲有骨面目;金后期,诗坛主流,借宗唐以变宋;金亡前后,作为金诗顶峰的元好问又熔铸百家而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4.
江西诗派重议论重说理的诗歌创作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风格特征,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创作及主张从创作与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宋诗的创作并影响后人。宋诗理性特征的形成可能主要有以下原因:文学创作上的求新;严酷的政治局势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北宋理学兴盛也使宋人的文学创作带有更多的说理说教意味。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是集学者、才人于一身,融古今中外为一体而又兼善各类著述体裁的一代宗师。钱先生师友中交游最密、酬唱最多的学者皆学宋,濡染相熏,使他偏嗜宋诗。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谈艺录》,就有相当篇幅论述宋代诗人及作品,提出许多超越前贤的创见。而《槐聚诗存》的特色和风格更是与宋诗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钱先生以其诗学思想为理论依据,从艺术价值与艺术创新的角度,对宋诗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和筛选,编辑成《宋诗选注》,使钱学的思想精髓呈现给读者。由此可见,钱先生对于宋诗的掌握与喜爱以及对于宋诗独特风格和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诗、词用韵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宝贵资源,周密诗、词用韵前人未做过系统研究。通过穷尽考察302首周密古体诗、词,并以鲁国尧的宋代通语18部系为参照,得出周密古体诗、词韵系共16部。周密古体诗、词用韵大致符合宋代通语,同时也体现了宋末浙江吴语方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公案。自南宋以迄近代从未间断,其间尊唐者有,宗宋者有,但总体而言,"尊唐抑宋"观念在整个论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尤以明代为甚。实际上,用"尊唐抑宋"来界定明代的唐宋诗之争并不准确,因为,有明一代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无论强弱,但在明代诗坛上都不曾消失过。明初诗派虽大多宗唐,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容小觑。另外,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并非一直处于弱势、边缘,明代中期,由于前、后七子的不懈倡导,"世人但知宗唐",反对者较少。至后期,公安派不惜矫枉过正,对后七子的诗学理论进行批驳,与其同时复古派也开始对一己的诗学观念重新检讨与反思,认识到拟古的若干弊端,此后,为宋诗正名的声音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明人肯定宋诗的诗论多从"主真"、"重变"、"言理"等方面立论,从根本上体认到宋诗的特点和价值,驳斥了明代诗坛上"尊唐抑宋"之音,同时也对宋诗的研究和传播、以及清代宋诗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