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比较文学是当今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显学,在我国也可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我自80年代初起先后开出《外国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概论》两门课程。前一门课程自1982年起为本系文艺学和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授,1990年起未再续开。后  相似文献   

2.
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辅助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课是大学中文系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各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他们的主要作品,文学团体、流派、文艺论争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或以史为主,或以作品为主。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如何使学生在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同时,又很好地掌握其主要作家及作品,从而能从整个世界文学发展的高度把握中国现代文学这门知识;特别是怎样通过学习去培养一种开放型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把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轨迹上,用比较文学的方…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刘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邀请您做《小学语文》杂志“名家讲坛”栏目的特约嘉宾。目前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朱自清的《匆匆》,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火烧云》,巴金的《鸟的天堂》等。作为一位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意义的呢?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阐明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系列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群像存在渊源与流变关系,而且将“零余者”从特指郁达夫文笔下的人物拓展为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群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1981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接下来有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并招收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7年,国家教育部在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合并,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名义归为中国语言文学内的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明确规定比较文学为中文系主要课程之一。此后,中国比较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学校增列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全国大部分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比较文学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史”与“论”的关系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中一个关键的问题,通过对8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学“重评”的考察,可以演示出“史”、“论”问题与文学史建制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洪承教授长期耕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化究等方面建树颇多。先后出版了《王统照评传》、《文学史的沉思》、《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文学边缘的整合》、《现象与视阈》、《废墟上的精灵》等。这些著作展示了杨洪承教授长期以来不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闾对现代文学与文化进程进行思索和透视的努力,也显示了他在文学批、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及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创获。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阅读——朱寿桐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 :朱教授 ,您好 !听过您的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的讲座 ,您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今天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之托 ,想对您做一次专访 ,请您谈谈中学语文中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授和学习的一些问题 ,可以吗 ?朱 :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我愿意谈谈中学语文教学 ,这也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李 :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 ,现在有些中学生喜欢轻松的大众读物而比较漠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 ,不仅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古代文学 ,也包括与今天相去不远的现代文学作品 ,比如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鲁迅、郭沫若…  相似文献   

9.
百余年比较文学学科史的舞台上学派纷争层出不穷,法、美、苏等各派名家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主张不断推进着比较文学研究向前发展,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历史比较文艺学研究共同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石.然而,比较文学学科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够成熟,在学派纷争的背后,比较文学的“危”与“机”并存.在这种现状下,中国比较文学应充分利用其先天优势与后天机遇,以世界文学的视阈和胸怀超越“学派”性质,为比较文学学科和东西文明对话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 :何老师 ,您好 !您一直致力于现代文学的研究 ,并且长于结合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从而对研究对象达成一种深入、广泛的“透视”。读了您的一些文章 ,发现您对现代文学的剖析与把握对我们中学语文的思想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性。今天 ,您能就中学生对现代文学的阅读与欣赏这个问题谈一谈吗 ?何 :很高兴谈这个话题。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比较 ,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中学生来讲 ,如何正确地阅读与欣赏、理解与把握这一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整体上了解现代文学的意义 ,才能恰如其分地领…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它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中的“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文阐释了我国现代文学中“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的的理论源头,以及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2.
《中文自学指导》2011,(3):49-56
一、“竹内鲁迅”之后:研究史的回顾 薛羽:尾崎老师,您好。日本是海外鲁迅研究最为发达的地方,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传统。近几年,您一直在东京大学开设“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史论”的课程,很大篇幅是研读日本的鲁迅研究论著或论文。中国国内对此虽然有一些翻译和介绍,但很有限,您能给我们勾勒一个基本的研究史线索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无论从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均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报刊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具有现代文学观念是现代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是在历次的文学运动及文学论争的过程中萌发的,报刊是现代文学观念传播的媒介。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大众媒介的登场,文学创作与接受逐渐演变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报刊促进了现代投稿制度及稿酬制度的确立,催生了晚清以降“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作者群体与读者群体更趋平民化,实现了现代文学的大众化。报刊为白话文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阵地,而报刊与白话文的结合,又促使政论文、报告文学等新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比较文学教材编撰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着教材编撰中能力本位意识薄弱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与时代同步的前沿教材,以满足教师、学生和学科的需要;在教材编撰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全面掌握比较文学的概念和规律;需要正确处理好教材编撰中的知识积累、思想方法等几个环节,使能力本位贯穿于比较文学教材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方面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如吴福辉先生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而由钱理群先生任总主编,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三位先生担任分卷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以下简称《现代文学编年史》)则是现代文学研究界最新的收获。《现代文学编年史》规模宏大,浩浩三大卷,时间跨越整个现代文学时期,内容则与传统文学史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和平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安徒生童话的当代价值——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首都儿童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乐黛云、于友先、高洪波、李宁、束沛德、樊发稼、金波、张美妮、曹文轩、王泉根、宗介华、张之路、陈鹏、冉红、李红叶等,中国童话大师严文井、叶君健的家属以及首都高校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是中国文坛与学术界“2005安徒生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中国地区纪念活动圆满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正式走进高等院校课堂的教学历史尚不足30年。自中国比较文学诞生之日起,这一新兴学科历经了复兴、自由发展和规范创新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其基本走向呈健康发展态势,目前已成为继法国和美国繁荣之后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但是,对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在学科理念、教学理念、师资梯队建设、管理规范化、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撰等诸多方面尚存在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全球化发展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要求,努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才能为这一新兴学科再创辉煌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和较早获批为博士点的专业学科,“比较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均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列课程”则为国家精品课程。本学科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前有朱雯、朱乃长等具全国影响的著名外国文学专家和翻译家的开拓,现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景尧教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是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入,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而以“人的文学”为中心,则不失为一可行之法。因为以“人的文学”为中心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既代符合现代文学的实际,也为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支持。此外还符合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综合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传奇性的老人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贾植芳教授堪称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了。他的传奇性不仅仅在于他曾坐过四个朝代牢而至今健在,而更在于几十年的岁月尘埃、政治风雨不仅没有把这位清瘦矮小的老人摧垮,相反,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他闪现出更加耀眼的智慧的光芒:他是我国大陆最早招收比较文学研究生的导师,又是最早招收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生的导师之一,他已经主持编写了好几套数百万字一部的大型中国现代文学辞书,出版了“小说集”、“散文集”、“序跋集”,他的长篇回忆录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台湾还出版了描述他不寻常一生的长篇传记《贾植芳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