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结构功能表面的超精密加工、精密复制以及对于复杂表面测试与测量等技术已成为被国际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金刚石飞切加工是一种高效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本文介绍了金刚石飞切加工的特点,刀具的几何运动,并通过与传统加工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金刚石飞切加工的模型,对其数学模型的建立,切削参数的选择、加工质量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聚合物支撑型亚胺键COFs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包括亚胺键COFs、聚多巴胺材料的制备,比表面积和表面形貌分析,材料质量与温度关系的变化规律,对酚类污染物吸附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制备、表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等多个知识点,教学实践表明:该综合研究实验促进了"科教融...  相似文献   

3.
从力学去除机理对振动抛光和磨料流抛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旋转磨粒流抛光方法,同时增加了运动行程长度,提高了材料去除率;既能使工件表面更加平整,又能改善表面的应力状态.分析了如何配制最合适的磨料流加工研磨磨料,通过几种不同配料的对比实验,最后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橡胶和磨粒的混合模型,可以兼顾高强度、高扯裂性、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蓝宝石晶片研磨试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磨料种类、不同磨料浓度和加工压力对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众多磨料中SiO<,2>比较适宜研磨,用此磨料在浓度15wt%时材料去除率比较高,在压力9.8N时综合效果较佳,而MgO磨料适合获得理想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5.
向自然界学习是人类各种工程技术原理、重大创新发明及先进材料研制的源泉.以自然界中超疏水槐树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板复型法绿色构筑仿生洋槐树叶超疏水自清洁表面材料,并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材料的多尺度结构和宏观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仿生槐树叶材料具有超疏水低粘附特性,静态水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为6.6°,同时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自清洁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液-液相分离技术以及戊二醛交联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小球。利用红外和热重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小球其进行表征确认。通过测试海藻酸钠小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表征其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清除能力,吸附了亚甲基蓝的海藻酸钠小球通过盐酸的解吸附作用实现吸附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吸附性能测试等方面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7.
测量有机光电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有助于了解载流子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传递机制。通过对几种有机光电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测试方法详细的阐述与对比分析,深入理解各种测试技术的原理,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测试技术的实验方法,总结出各种测试技术的优劣及适用性,对研究载流子在有机光电材料中的传输特性及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细轴的加工提出基于线切割机床的线电极放电磨削(WEDG)的加工方案.利用改造后的线电极放电磨削加工装置,分析WEDG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找出各种工艺参数对线电极放电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软模板,利用室温固相反应技术,用碘化钾还原二氧化硒制备纳米硒,并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以上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多种形貌的纳米硒,研磨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及产物形貌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学材料亚表面损伤的截面显微法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截面显微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样品制备和检测工艺流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亚表面裂纹深度与磨料粒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磨料流加工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细孔磨料流加工机床.从浆料流变学的角度,推导出磨料流加工中壁面剪应力的数学表达式.结合数学表达式对其加工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新型磨料流加工机床研磨内孔的3种主要方式.相比只存在粘性剪应力的研磨加工,新型研磨机床采用复合粘性剪应力和雷诺剪应力的工作方式,其加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最后给出细孔磨料流加工机床在喷油器体内孔研磨加工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铸态AZ91D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然后通过直径φ6mm、φ10mm和φ20mm的钢球对其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强变形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表征了AZ91D镁合金表面强变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AZ91D镁合金组织发生明显变化,表层最细晶粒尺寸可达20 nm,变形层组织呈梯度变化,钢球直径对表层机械研磨处理试样组织影响明显,小径钢球晶粒细化效果不明显,大径钢球则不能覆盖整个处理表面.  相似文献   

13.
虚拟网络安全实验平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和实验需要,提出了融合虚拟软件技术、虚拟蜜罐技术和网络嗅探与分析技术共同来构建虚拟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分析了虚拟实验平台所使用的各种技术,介绍了该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在教学和实验中对该平台做了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可以虚拟网络环境,帮助教师完成各种攻防实验测试以及网络操作和管理的教学和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运用金相显微、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技术研究表面机械研磨(SMAT)处理后低碳钢辉光膏剂等离子渗硼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等离子辉光炉中进行700℃×6 h渗硼后,机械研磨处理表面的渗硼深度比未处理表面有明显的提高;渗硼层均为双相FeB Fe2B组织,但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的渗硼组织含有相对较多的Fe2B相。表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辉光膏剂等离子渗硼的深度,改善渗硼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字化测试技术,研究构建了精密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创新教学实验室,分析了数字化测试技术在数控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全新的基于数字化测试技术的数控产品质量检测评价模式。教学及实验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该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学习,增强了对实验数据论证、检测优化、质量评价分析、反馈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模具表面精加工是模具加工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正是模具钳工劳动强度大、成为模具加工瓶颈的原因之一。传统精加工技术主要是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和现在发展起来的机械精加工。非传统精加工主要包括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电解研磨、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超声波加工、磁流变抛光、激光抛光技术以及电火花抛光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光学元件表面超光滑加工,避免传统机械加工方法造成的亚表面损伤,将射频等离子体加工应用于石英玻璃抛光加工。分析了通过调节离子束的能量、束流密度和入射角等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束能量的增加,试件的表面粗糙度RMS先减小后增大,当离子束能量为200~600 eV时试件表面粗糙度明显提高,为离子束抛光能量最佳范围。离子束流入射最佳角度范围为45°~60°,随着离子束抛光时间的增加,试样表面粗糙度先降低后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沉积纳米MnO2形成电极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与形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评价了材料的电容性能。通过测试表明,MnO2在泡沫镍表面均匀分散,所得复合物在电流密度为5mA/cm2时放电比容量达到944.2F/g,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实验设计中制备路线简单可控,表征方法方便易得。该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许晖  宋艳华 《考试周刊》2011,(52):186-186
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纳米ZnO的合成及表征分析,运用XRD、红外、DRS等表征了其结构特征。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高压汞灯为光源,探索了其光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降解处理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化学、环境化学、无机材料合成、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实验内容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燃烧法制备镍锌铁氧体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通过XRD、SEM、EDS等测试对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分别测试了镍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燃烧法可将镍锌铁氧体有效包覆在电气石表面.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包覆之后复合粉体被磁化、保留磁性的能力均有所增强,达到改善电气石表面磁性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