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张敏 《山东教育》2009,(1):111-1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心愿,而身体健康离不开营养,每个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命的长短,都与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儿童期合理的饮食对孩子一生的健康都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食育是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健康,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爱的能力等。"仅37%的中西部农村小学生知道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仅10%的学生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报告主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  相似文献   

3.
WIC项目旨在通过提供营养食品、在饮食中补充营养元素、进行营养教育及相关的卫生保健和其他社会服务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WIC项目(The 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Infant and Children),其理论基础是儿童早期特别是从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是决定其一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关键期。婴幼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4.
刘遂谦 《父母必读》2014,(8):104-109
不同发育时期的宝宝,对不同类型食物有着特定的需求,何时吃、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如何从进食中获得快乐?当然,这也是父母的一门重要功课。婴幼儿时期是塑造行为模式的黄金期,正确的喂养模式及科学的进食教育,可以帮助宝宝形成健康饮食习惯,奠定健康的饮食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母婴世界》2013,(11):140-141
老观点认为婴幼儿4个月时就要添加辅食,而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提出,应在宝宝满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卫生部2007年出台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也指出: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6个月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才应开始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及小婴儿处于人类一生中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的营养与喂养对其发育极为重要。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喂养方式。是决定喂养是否成功、是否能够保证婴儿快速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而最为合适的喂养方式就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杨孝文  任秋凌 《早期教育》2006,(6):I0002-I0002
《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于4月27日正式发表了婴幼儿新的国际儿童生长标准,第一次就全世界每一个儿童应怎样生长提供证据和指导。新的世卫组织儿童生长标准证明,在儿童生长至5岁时,各方面的差别更多地受到营养、喂养方法、环境以及卫生保健而不是遗传或种族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心愿,而身体健康离不开营养,每个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命的长短,都与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儿童期合理的饮  相似文献   

9.
《家教指南》2006,(7):35-35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于4月27日正式发表了婴幼儿新的国际生长标准,第一次就全世界每一个儿童应怎样生长提供了证据和指导。新的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证明,在儿童生长至5岁时,各方面的差别更多地受到营养、喂养方法、环境以及卫生保健而不是遗传或种族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鲁佩 《教育导刊》2004,(18):54-55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合理的饮食对婴幼儿的健康尤为重要。幼儿的膳食,是从婴儿膳食逐渐过渡到成人膳食的。此时,幼儿生长速度虽比婴儿期稍慢,但其大脑及身体各器官发育正日趋完善,而消化功能却未完全成熟;加之幼儿随年龄增长,活动量增大,对营养素的需求也就相应增加。因此,合理地给幼儿提供营养食物可以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否则会有损大脑和其他器官的发育。那么,怎样才能调整好幼儿的饮食,使其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1.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素质教育课《饮食医药与健康》通过讲授健康理念和健康标准,饮食营养与卫生常识,食物的能量和营养价值,饮食与健康,医药与健康,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达到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水平,终生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为开展《营养与健康》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对复旦大学选修《营养与健康》课的学生在开课前和期末结课后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健康教育前,大学生所具备的良好饮食习惯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营养知识匮乏;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出合理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后,大学生对营养健康、不良饮食与慢性病形成,以及疾病预防常识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常见的不良健康习惯减少。结论: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营养与健康》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营养、健康的关注,改进自身的营养状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良好的营养习惯对于其一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同时,还能通过他们向整个社会传递正确的营养健康习惯,为减少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做出潜移默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幼儿成长发育期,充足合理的营养对他们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幼儿健健康康,是每位家长的愿望,也是全社会的愿望。而幼儿饮食合理的营养与科学管理是促进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的物质保证。笔者就管理制度、平衡膳食、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养成饮食好习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08,(12):153-153
2岁以前的辅食添加应提高到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地位!辅食添加对儿童早期大脑发育、体格发育十分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辅食添加纳入世界儿童基本生存服务包之中。2007年8月,我国卫生部正式出台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中也进一步强调:应该为满6个月的婴儿提供及时的、满足其营养需要的辅助食品。不断有专家指出:应该把2岁以前的辅食添加提高到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饮食不仅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从人体自身来看,饮食涉及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及居住和生活环境等;从社会角度看,饮食涉及民俗、习惯、经济、道德等。总之,饮食与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大学生中开设《膳食与健康》课程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生活习惯的教育,而且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饮食健康现状,并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在独立学院开设《膳食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翁红阳 《教育探索》2000,(10):54-54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健康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的正常发育,提高全民族的卫生健康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1990年,前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其中“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规定的内容是:①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②青春期生理卫生;③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④合理营养与健康;⑤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⑥常见疾病的预防;⑦心理卫生;⑧体育锻炼与健康。 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多种,生物教学是与学校健康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慧 《教育》2011,(8):20-21
有人说越来越富裕的中国父母们并没能给孩子提供有营养的早餐。在今年的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期间,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1——培养健康饮食行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报告》)称,1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营养质量不足比例从1998年的48.8%上升为2008年的78%,增加了30%。《教育》旬刊记者调查发现,各类机构近年来在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所做的同类调查其结果大都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何年 《教育》2011,(22):20-21
有人说越来越富裕的中国父母们并没能给孩子提供有营养的早餐。在今年的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期间,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1——培养健康饮食行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报告》)称,1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营养质量不足比例从1998年的48.8%上升为2008年的78%,增加了30%。《教育》旬刊记者调查发现,各类机构近年来在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所做的同类调查其结果大都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下转第19页)美国科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幼儿出现的某些异常情绪或行为除了某些疾病的原因外,还可能与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造成营养失衡有关。为此专家建议,在排除了某些疾病和遗传、环境因素后,家长不妨通过调整饮食或教育婴幼儿改正挑食、偏食行为的办法来促使他们异常的情绪或行为减轻乃至消失。那么如何调整饮食呢?铁缺乏有些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经常头晕眼花乏力,并有“异嗜癖”,喜食泥土、砂石、纸屑、头发、指甲等,应考虑到这些婴幼儿体内是否缺铁。缺铁可导致贫血。对缺铁的婴幼儿应重点补充含…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内容之一,是体育课程课改的主要创新部分。本文就营养与身心健康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论述涉及营养与心理健康;营养与身体健康;营养与智力三个方面,为高中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施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