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蓉  宋杰 《职业技术》2023,(4):8-14
从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建设体系来看,株洲制造业人才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效应在提升,人才发展政策措施和创新平台在完善,产教融合在深入推进。但株洲制造业人才发展还存在城市—制造业—人才融合发展格局待优化、开放合作质量还不高、保障投入需加大、人才吸引力待提升等问题。推进株洲制造业人才高质量发展,要破解长株潭制造业、人才和城市不均衡发展格局,要建设保障制造业人才生活生态优化的幸福家园,要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层次多样的长效机制。在做好顶层设计、聚集创新要素、聚焦综合服务、形成政策合力上持续发力,走出一条城市、制造业、人才、教育多维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探究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生逻辑,构建其支持系统与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一体化从理论研究进入实际应用的重要步骤。文章从动态发展过程、内涵要义、实现路径等层面对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生逻辑进行解析;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从共生发展的职业教育环境支持体系、统筹共建的产教融合发展体系、共享发展的职业教育资源联动体系、包容开放的职业教育科创互动体系、运行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体系等层面构建支持系统评价体系,为系统研究职业教育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产教科城深度融合是加快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有效产出区域城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实践中依然存在区域城市、行业、产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发挥不充分,校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在分析高职产教科城融合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产教科城生态体系体制机制,建立城行校企研多层进级互融并进组织架构,规范拓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出入口,实施产教科城平台+高职产业学院、科技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产出校企共荣共享策略,补齐产教融合建设短板。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丰富和功能延展提供了方向;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服务“三农”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教育目标,以一、二、三产融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教育内容,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教育目的,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功能定位模糊、人才培养适配性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全、人才评价标准不明、共生环境保障不力等六大共生发展困境。需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整合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深化校村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校村命运共同体,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相增益、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房地产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融合发展成的新业态,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旅游房地产在实践上十分流行,但理论探讨相对比较薄弱。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在城市问题、旅游开发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少见在旅游房地产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生态位概念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房地产生态位的概念,并以昆明市为例,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揭示其旅游房地产开发中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现象,提出了错位开发、生态位扩充、生态位优化等开发策略,希望为实现区域旅游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互动发展需要长效机制作保障,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建设互动机制的理论依据。职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互动发展,应形成法规驱动、利益互惠、有效制衡等机制,并通过加强统筹管理、构建职教集团、出台系列政策、完善中介体系,以形成多元治理、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需要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职业院校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8,(1):114-120
在网络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即将形成崭新的智能生态。文章立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智能生态的内涵解析和特点分析,基于网络赋能和主动学习理论,形成了智能生态实现路径的价值闭环循环系统。文章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要以"不破不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实现网络的协同发展,促进学习资源转化为教育价值的效率提升,建构精准供需平台,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
南海 《职教通讯》2012,(25):1-4
职业教育总是受制于一定的文化环境的,我们把职业教育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称之为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状况令人堪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应努力培育对中国职业教育构成文化支撑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体系文化,按照产业的形成规律、企业的成长规律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有机融合的时机与途径,提升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自己的生态位,承担特定的历史使命。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突出表现为:职业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失衡、职业教育与教育系统之间的失衡以及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失衡。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论。职业教育体系的生态失衡问题不仅影响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其他教育类型并最终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需要树立职业教育生态观,积极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在多样化的教育类型中确定职业教育的生态位,优化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环境,避免同质竞争与雷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仍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价值观偏差、目标不明确、学科体系尚未形成、运行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用"生态学"理论,构建包括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发展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孵化体系、师资体系、文化体系在内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发展体系,旨在与创业教育生态发展体系的其它子系统相互协调,产生共生、协同作用,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由传统模式向生态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经费逐步提高。如何评估财政职业教育支出绩效是未来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基于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和促进社会融合等基本功能和目标定位,结合投入—产出—结果组成的财政绩效闭环控制体系,构建了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此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绩效,进一步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林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核心任务。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准确把握并有效协调生态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协调共生、依附共存、主导共荣三种基本关系,促进新形势下我国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必须与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有效嵌入和深度耦合。这一耦合在实践中有三方面的逻辑支撑,即技能形成、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在价值旨归上表现为推动技能战略不断创新、促进技能形成体系不断完善和助力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实现耦合的具体路径主要有:完善国家技能战略,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增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耦合韧性;推进产教融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灵活互动;建设技能开发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自主联通。  相似文献   

15.
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和结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实行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重、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区,为学习者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信息和知识亟待解决,创造前沿性实体学习环境和智能化空间虚拟延展也在砥砺前行。在智能生态体系中建构现代职业教育空间结构,为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从教育教学实体扩展至网络平台空间、从技术技能培养延伸到跨界能力培养、从知识体系的广度和宽度的发展到深度与厚度的培植、从传统认知观念更新到互联网生态认知,这些都为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在智能生态体系中的空间结构奠定基础。智能生态体系中的教育资源供给全部聚合于网络空间,使教育领域及各产业领域的边界感逐渐弱化,构成有利于重构本领域各要素之间关系并形成新竞争力的空间布局。教育供给的O+O联动模式为学习者量身打造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高效转化为教育价值,通过实体领域与空间领域协同发展、资源领域与内容领域的协同合作、模式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协同共生,共同为学习者赋能,赋予学习者具备终身学习、持续创造及更新教育生态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区,为学习者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信息和知识亟待解决,创造前沿性实体学习环境和智能化空间虚拟延展也在砥砺前行。在智能生态体系中建构现代职业教育空间结构,为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从教育教学实体扩展至网络平台空间、从技术技能培养延伸到跨界能力培养、从知识体系的广度和宽度的发展到深度与厚度的培植、从传统认知观念更新到互联网生态认知,这些都为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在智能生态体系中的空间结构奠定基础。智能生态体系中的教育资源供给全部聚合于网络空间,使教育领域及各产业领域的边界感逐渐弱化,构成有利于重构本领域各要素之间关系并形成新竞争力的空间布局。教育供给的O+O联动模式为学习者量身打造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高效转化为教育价值,通过实体领域与空间领域协同发展、资源领域与内容领域的协同合作、模式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协同共生,共同为学习者赋能,赋予学习者具备终身学习、持续创造及更新教育生态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态位理论及其综合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态位不仅渗透到现代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而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工业、经济、教育、政治等领域,并促使教育生态位、产业生态位、发展生态位等一系列专业名词的产生,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工具.本文就生态位的概念、意义、实例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度阐释了自然界的本体性、系统性、批判性以及辩证性,并形成体系严密、内容丰硕的生态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继承发展了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把它同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有机融合,进而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创性中国化的生态理论形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关键时期,因此,深入研究与领会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新时代理论形态,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引领世界各国共同治理全球性生态环境,无疑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方法论意蕴。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遇到了许多结构性的、系统性的、自上而下的问题必须解决.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生态现状,通过确定高校学生社团的生态位,完善高校学生社团外部生态环境,增强高校学生社团生态内部机能,保障高校学生社团生态发展养料等途径,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