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生物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我认为在生物学习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生物学习活动.那么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实现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2.
生物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关系紧密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标准要求,生物教师要自觉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学提高学科交叉渗透能力,巧设课堂提问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让生物教学走入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根据多年对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的探究,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生物组特色的高三生物复习模式——"三三三"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生物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堂是实施生物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也是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推行基础教育的改革,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才能真正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生物学习中,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有助于减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提倡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实施有效教学,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学习,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政治质量。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改革精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师授课形式,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无法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而启发式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有效弥补上述问题,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学的要求。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作为生物课堂教学任务的主体,通过启发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也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实施有效教学时,应把握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生物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堂是实施生物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也是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推行基础教育的改革,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作为教学一线工作者,深刻体会到有效的英语教学是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除了在教学行为中,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指导尤为重要.优化学习状态是高中教学中,提高效率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注重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更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陈琼 《林区教学》2014,(10):107-108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亮点,已成为生物教师教学实践与探索的热点。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建构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有助于减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出来。针对这一要求,生物教学面对挑战,传统的生物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也是低效、不科学的。为了配合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成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整合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转变生物教师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创设创新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启发式教学,加强与实践的联系,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实施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完成这个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孙国华老师执教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课,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方法等方面,做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吴婷婷 《天津教育》2021,(4):103-104,107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展开建模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生物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终生教育,使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加强建模教学的应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才能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进行正面的引导,推动生物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既是实施新课程的客观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需要。要通过构建具有生活化特色的生物教学活动,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应主要采取让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活动生活化、作业与练习生活化等策略,实现生物教学与生活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