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物理模型是解决物理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有效地构建物理模型是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需采取合理方式构建物理模型,注意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谈物理习题中物理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鸣 《物理教师》2009,30(3):58-59,62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在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通常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模型之上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就是在一定的物理情景下创立的物理模型.创建物理模型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物理教学因其内容抽象,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学生难以正确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故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模型这一重要概念,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物理教学的载体是物理模型.模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研究物理科学中的问题,熟练地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本文旨在对模型教学在高中物理运用中的策略作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立物理模型是学习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例析了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物理模型不仅是物理学赖于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中学物理问题与物理模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一般都是依据物理模型构思、设计出来的。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通过对几个典型例题的解析来说明习题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物理问题模型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陈雪 《高中数理化》2014,(20):41-41
高考物理改革不再是对物理定理生搬硬套,而是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不断创新,这就对学生的物理模型的创建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模型构建的思维,使之物理模型构建的能力不断提高.1物理模型构建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更要懂得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物理模型思维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兆华 《物理教师》2009,30(12):34-35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课程目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模型”的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中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必须要涉及和掌握的重要方法.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正确选用物理模型,运用物理模型的过程.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物理模型思维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模型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8.
功和能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高中物理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中,都涉及一些需要用功能观点进行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有较高的思维起点,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它完全符合理科命题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达到对实际问题分析、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能力的考察",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实际问题分析、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笔者认为解题时应"明确物理过程,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关键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学生构建模型的情况,直接反映其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司玉娟 《考试周刊》2013,(83):146-146
物理模型的构建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生物的简图模型也是物理模型的一种,在习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物理模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消化,培养了建模能力及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理想模型”既是物理学赖以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物理模型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尤其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而言,由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的局限和数学能力的制约,许多物理情景并不能直接抽象成学生熟悉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几何光学中的动态问题是指在几何光学知识的范围内,物、像及光学器件的平动、转动和振动问题.这类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综合运用了光学知识、运动学知识和几何知识,是力学和几何光学的有机结合.因此对几何光学动态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注重对物理情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  相似文献   

14.
倪红飞 《物理教师》2011,(11):18-18,21
2010年江苏省高考卷的第3题,是一个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情景设计的试题,体现了物理学与生活的结合,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把实际问题抽象、简化成恰当的物理模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范世民 《物理教学》2010,(1):48-50,37
新考纲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即“能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行处理;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能针对具体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并做出判断;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下,近年来高考命题中确实把“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作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重点,绝大多数试题的物理情景设计新颖,不是一套公式就可解的,  相似文献   

16.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物理模型的建立,在物理规律探索与研究、物理理论的提升和整合、物理思想的推广与传承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从能量的观点分析物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规律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中,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中都涉及到一些需要用能量观点进行分析和解决的物理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有较高的思维起点,以及对物理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能力,所以这种问题成为近年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中考查学生能力的好素材.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运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而且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库仑定律是中学物理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高中学生对之已有一定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抽象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从能量的观点分析物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规律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高中物理学的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中都涉及一些需要用能量的观点进行分析解决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的思维起点高,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对物理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探究的能力,因而成为近年来高考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