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亦善亦恶性论。就人性善恶而言,人性是善,是恶,是无善无恶,或是亦善亦  相似文献   

2.
面对生存世界不断发生的主题变更,教育人类学以其多学科的观察视野,亦在不断进行研究取向上的相应转换,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既定教育议题的全貌审视,同时亦带有对特定时代问题的批评与反思,当然,更是试图以超越既有时空话语体系下的约束与局限,通过文化传递及人性转换的整体视界,诠释人性存在的多维内涵。  相似文献   

3.
人性关乎人的本质及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其他学科的根基所在。对人性的探究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形成了诸多流派,但多囿于善恶二元道德评价体系之中。比较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性学说侧重对人性本体的研究,最终发展为独特的"体用不二"人性哲学体系;西方人性学说侧重于相论的研究,而对人性本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跳出传统的人性二元框架的束缚,从"体"、"相"、"用"三界说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系统考察,乃是研究人性的崭新路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性哲学体系,亦即人性动态一元论,能有效的弥补东西方人性学说的不足,更合乎人性本身和指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对于同一法律问题,不同学者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阐述,可谓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在死刑存废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论,究其本源还是因为对“刑罚的人性基础”存在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目的是"成人",实现教育培养理想人性的目的,首先要从本质上认识人,了解人性。如此,人性是教育之本,是教育之始,亦是教育之终。面对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已在脱离"人性"的道路上迷失方向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早期教育人性缺失的原因,思考教育回归人性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人性论可归结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四种观点。外国人性论可归结为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五种观点。笔者还介绍了王海明先生新人性善恶论。  相似文献   

7.
“人性发展论”的中国文学史观建基于十八至十九世纪西方发展论的史学观。它认为,在中国历史中,人性是发展的。中国文学是人性发展的反映;人性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中国文学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其逻辑结果必然是:中国文学及其审美形态的历史过程如同人性的历史过程一样,是一个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二:将中国历史中的人性与西方历史哲学中的人性概念相等同,因而抽去了中国历史文化之独特个性和丰富性;将中国文学史视为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忽视了文学史与一般社会发展之间的差异性,也忽视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审美个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8.
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教育提升人性之意义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引导人性中的社会性生成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亦作为一种价值实现活动,是人寻求自身意义与价值实现的过程,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性中特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人要适应现实环境、关注自身的现实生存,而人性的自我超越性又决定了人在面对现实环境时会力求做出适度改变,实现价值生存的意愿。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则引导人从现实生存向价值生存迈进,从而达到人性完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为正确把握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性即指人的社会属性,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主要社会属性,不同阶级的人亦有着共同人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文艺不能孤立地表现人的自然属性,不能表现抽象的人性,但不能不表现共同人性。近年来,无论是在对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的探讨中,还是在文艺作品对人性的表现中,都存在着明显的失误。  相似文献   

11.
人性假设是对人性特征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认识,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性展现形式.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人性的不同展现形式。人性是一种动态生成、不断建构的完整体,即人对生活意义追寻的过程,亦即人追求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幸福人”人性假设为我们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为教育教学实践找回了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人性的历史性是说人性具有发展变化的属性。孔子提出“陛相近,习相远”,已经考虑到人性的发展变化问题。荀子继孟子之后,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从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他认为人性是不变的,这种认识与他的“古今一也”的历史观相一致。另一方面,从人类个体的角度,他又承认人性包含着常与变的双重因素。人人皆有善恶两端,这是人性之常;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这善恶两端却是此消彼长的,这又是人性之变。鉴于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荀子认为有必要用“礼义师法”教化民众(即“习”),以阻止人性的不断恶化,这就是“化性起伪”说的由来。于是,苟子就提出了人性改恶向善的约己模式,以与孟子发挥善端(亦即“习”)的任己模式并驾齐驱,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大主张。苟子的这一主张为秦汉时期思想的转变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功能认识,即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知识,而在于道德,在于培养人性之善、人性之美。西方古代对教育的认识亦如此。  相似文献   

14.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人性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重点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统一来阐述马克思的人性观,并对马克思的人性观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人性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重点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统一来阐述马克思的人性观,并对马克思的人性观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关于人性的纶断有许多种: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亦善亦恶论等等。他们大多以其人性观为起点,依据一定的道德目的来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的。可以说不同的人性观就推演出不同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进化心理学之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心理学用适应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认为适应是生命之本性,进化的心理机制是人性的基础。我们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的同时,亦就在人性的基础上研究个体差异。这里还讨论了:从进化的观点看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进化心理学对性别差异的解释以及进化心理学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中的人性研究以经济问题为前提,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以人性化管理为重要内容,两者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分别论述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研究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够为经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拉尔夫·埃里森的文化融合思想和文艺评论中体现出他对黑人人性问题的高度重视,他在小说作品《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对黑人人性进行了探索与挖掘,并试图通过艺术书写引起更多人和整个社会对黑人人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考察了人性与人性复归问题 ;人性和创新、人性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 ;立足于这些论断 ,可以从人性复归的角度来对创新教育进行审视和探讨。本文主要阐明创新教育实质是一种人性复归的教育 ,从而为创新教育提供一种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