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查考生对政治、地理、历史三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由此形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学科思维品质。2001年综合测试卷的满分值增加到300分,其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值各占50%,总题量基本保持不变。分析文综测试卷中的选择题,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卷选择题为12题(每题分值4分)48分,非选择题单科题(38题)1题32分,综合题1题(40题①、②)历史部分20分,总分值为100分。今年文综历史试题仍保持选择题(单选题14-17题为一个题组)和非选择题(38、40题)两大基本题型,坚持基础知识考查与思维能力考查相结合,着重以变换表述形式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为重点,历史专业化的概  相似文献   

3.
复习目标导航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1994—1998年曾出过大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文化的基本特征(1996年“唐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地位”题)、科技发展(1995年“三大发明在中、欧的不同遭遇”题)、思想文化(1994年“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题、2002年文综卷“儒家思想”题)、文学艺术(1998年“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征及原因”题、2003年文综卷“长城”题)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史在近几年高考中愈来愈被重视。选择题中,每年都有科技史内容,如2002年广东卷徐光启题,2003年全国文综卷《齐民要术》题,上海卷徐霞客题,2004年全国文综卷中西科技对比题。2004年以来,运用选择题考查文学艺术内容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趋势。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杜甫题、上海卷屈原题,2005年全国文综卷建安文学、唐诗、话本题,上海卷青铜艺术题。在能力要求上,主要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和运用有关原理深入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从2000年开始的新的高考改革中,为了落实教育部上述《意见》的要求,考查的模式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一)全国文综卷的考查模式八年来,全国文综卷政治学科试题中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其考查模式都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1.选择题的考查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落实教育部上述《意见》中关于突出能力、突出应  相似文献   

5.
看了 2 0 0 4年全国文综卷以后 ,感觉其中第 16~ 19题“文字资料和文物都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立意比较新颖 ,而四个选择题也设计巧妙 ,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首先此题立意突出了能力 ,其要求不再停留在学习历史的层面 ,而是上升到了研究历史的高度 ,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 ,本题又基本定位在这一高度的一个最低难度水平上 :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史料 (文字、文物 )知识的认知能力。这一立意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 ,文综考试并不是像人们简单理解的着重考查三科知识的交叉部分从而弱化各自的学科特点 ;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以各学科…  相似文献   

6.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从整体上看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仍然保持了近几年的特点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同时也强调能力的考查。主要特点如下 :1.紧扣考试说明 ,各科都注重了本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 ,全卷仍然采取“拼盘式”结构 ,突出了学科内综合。2.试卷题量与2002年试卷比较有明显变化。卷Ⅰ选择题共22题 ,分值占44 % ,比去年增加了两道物理选择题 ;卷Ⅱ非选择题共12题 ,分值占56 % ,从学生反馈与阅卷情况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完。3.试题题序较去年也有明显变化。卷Ⅰ的题序仍然保持往年的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 ,但卷Ⅱ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 2 0 0 4年多份文综高考试卷中历史试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文综高考卷历史命题有四种值得重视的趋势 ,毋庸置疑 ,这对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趋势之一 :注重基础 ,回归教材。文科综合考试历史学科的命题 ,侧重于考查历史主干基础知识的应用 ,注重现实立意 ,强调考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如 2 0 0 4年全国文综 (四川 )卷选择题中关于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题、中日关系题等 ,2 0 0 4年全国文综 (浙江 )卷选择题中关于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题、文字资料和文物研究历史题、中俄关系题和主观题中哥伦布航…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与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比较,2002年高考文综试卷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稳定.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满分为300分,单选35道题,共140分,非选择题6道共160分,其中综合试题2道共60分,涉及政治学科的卷面分值为113分.2002年文综试卷满分仍为300分,单选35道题共140分,非选择题5题共160分,其中综合试题2道共60分,涉及政治学科的卷面分值仍为113分.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与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比较,2002年高考文综试卷呈现出下列特点。一、试卷结构1.试卷分值稳定。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满分为300分,单选35道题,共140分,非选择题6道共160分,其中综合试题2道共60分,涉及政治学科的卷面分值为113分。2002年文综试卷满分仍为300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理综试卷化学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体现创新,学科联系自然含蓄,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对今后的化学教与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一、试卷特点(用2001年江浙卷与2002年全国卷比较) 选择题从10题(60分)减少为今年的9题(54分),而问答题从2001年的4题(52分)增加到今年的5题(66分),虽然,总题量仍为14题,但随着单项选择题的减少,第二卷题量和分值的增加,难度有所增加,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命题思路。试卷集中考查了重点章节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内综合,又较好地进行了跨学科联系,实验题和计算题的难度都较去年略有增加,但仍和课本知识联系密切。二、试题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10年起至今,广东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形式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合卷的文综试卷。其中历史部分是从第12至23题共12题的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和第38、39两大主观题共52分,总计100分。经过四年的探索,广东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形式基本定型为文综背景下的历史试题,并形成鲜明的"粤派"特色。一、文综背景下历史主观题的特点1.历史味浓郁的情境型试题新课程实施以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的史料选取突  相似文献   

12.
吕华荣 《物理教师》2003,24(11):62-63
2003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从总体上说符合2003年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注重了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科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学科中基本方法的考查,而且加强了学科内的综合.其中物理部分试题还重视与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的联系.如第25题,该题是非选择题卷中的第3题,应该说属于中档题.此题以曾经流行过的一种向自行车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为背景,主要考查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的产生以及圆周运动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等知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从阅卷情况看,本题满分20分,但得分率并不高,估计难度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0年苏浙吉三省高考首次实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来,文科综合卷在高考改革进程中至今已经走过了五个春秋,并被大部分省市采用。笔者拟对近五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中的历史选择题进行一番比较,谈谈近五年来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命制变化特征,以及对高三历史备考复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0年苏浙吉三省高考首次实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来,文科综合卷在高考改革进程中至今已经走过了五个春秋,并被大部分省市采用。笔者拟对近五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中的历史选择题进行一番比较,谈谈近五年来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命制变化特征,以及对高三历史备考复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文综卷历史试题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从2001年到2004年的五年中,每年至少有文化史类题目,且命题方式各有千秋。例如2001年第25题考查圆明园的艺术风格;2002年第19题考查《茶馆》与《等待戈多》的比较;2003年文综卷第28题考查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成就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1 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基本概况2003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总分150分,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和政治六科综合为一份试卷。Ⅰ卷36题(选择题)共108分(2002年30题共90分),Ⅱ卷8题(非选择题)共42分(2002年10题共60分),全省考生平均分比去年高,难度小,多数考生在考场有答题的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在内容、结构、命题设计、价值取向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试题视野开阔,形式新颖,能力上凸显政治学科所应承载的基本考核能力要求,难度系数略有上升。一、政治试题的特点1.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的稳定性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依然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共35题140分,非选择题共4题160分,全卷共39题300分。政治试题占100分,其中选择题12题共48分,非选择题的分值为52分,结构较为合理,与前几年的文综试卷结构比保持了相对稳定。2.命题指导思想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和“以能力立意…  相似文献   

18.
《福建教学研究》2007,(7):47-48
2007年高考文综试卷与2006年相比,从政治学科来说试题整体结构和题量基本稳定.注重考查综合解读信息及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总体难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非选择题部分.对学生的考核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几乎所有非选择题的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试题特点 2002年地理试题(试卷地理部分见本刊第38页)在保持2001年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中心问题立意、关注生产生活热点、考查综合能力等特征的基础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地理分值略有增加,题型结构有所调整学科内综合由2001年的77分,增加到81分。第I卷选择题的数量增加,第Ⅱ卷36、37题的设问减少,由2001年7问,减少为4问,设问趋于问答题的形式,给考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启示一:留意“历史常识”自2007年全国文综卷I第12题考查帝王的“谥号”以来,每年高考全国卷都有一道历史常识性选择题,省市自主命制的高考历史试题也大都仿效。2010年新课程文综(湖南卷)24题是一道历史地理常识题,命题者将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广东与广西分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一组。本题难度不大,因为有关中国各省的简称及其渊源,考生在初中地理课学过,现实生活中也时常涉及,理应成为高中学生拥有的历史地理常识;同时,西周主要封国,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