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尚志小传     
史宣 《下一代》2010,(7):16-16
赵尚志(1908-1942),辽宁省朝阳县人。历任中共满州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2.
承先烈遗志继往开来──本刊特别荐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李兆麟的生平: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李兆麟(1910-1946),原名李超兰,辽宁省辽阳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曾担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建设内容包括坚持党指挥枪、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新型官兵关系等。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建设经验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在新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最著名的将领,由他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在当时的抗联将士中广泛传唱。这首歌曲充满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振奋了军威士气,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传播了党的抗日政策。这首军歌在当时的年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时至今日,抗联的不少老战士仍在唱它。杨靖宇将军的革命精神与他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人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是我们党在东北创建的抗日武装。杨靖宇率领抗联一路军在Meng江地区同日本侵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密林雪原中的硬汉子:杨靖宇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1940年2月23日,他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为了狠狠地打击日寇,杨靖宇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下半年,日寇调集重兵  相似文献   

7.
杨靖宇简介     
杨靖宇(1905—1940)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河南确山人。1929年至东北工作,积极领导抗日活动,长期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与日军战斗中壮烈殉国。1938年秋后,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被迫进入深山老林,生活和战斗都极为艰苦。由于敌人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日联军的服装样式,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经过认真、严肃研究后制定的,被称为“红军服”、“红军帽”。东北抗日联军服装的样式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黑龙江省受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较早,1920年10月这里就建立了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山河."这是郭沫若同志《咏杨靖宇将军》的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杰出的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培育下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指挥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和东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字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杨靖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团结义勇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形成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地团结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1.
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杨靖宇将军率领人民革命军(1936年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广大抗日民众的支持下,于1933—1938年在中长铁路沈阳至大连以东地区创建的。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靖宇领导南满抗日军民,以此为战略依托,坚持对日作战达7年之  相似文献   

12.
剑录 《老年教育》2011,(4):10-11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他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期间,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相似文献   

13.
这挺轻机枪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二支队长王汝(rǔ)起,指挥部队从敌人手中夺取并用来装备自己的重要武器。王汝起曾用名王坚,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爱国激情,于1932年秋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组织起红枪会,反抗日本侵略者。1933年参加救国军,任八团团长。1935年2月,王汝起的部队被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他任一师二团团长。同年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4月,王汝起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副师长,率领部队在依兰、宝清、同江等县与日伪军进行英勇战斗。1938年1月,调任抗联七军一师师长。1940年,王汝起带…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夏伯阳”之称的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由于受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赵尚志一生中曾三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然而,坎坷的经历并没有改变他对党的赤诚  相似文献   

15.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牡丹江绵延八百里,江水滚滚翻巨浪。这一带,抗日事迹数不尽,今天讲一讲,八女投江事一桩。(白)所谓“八女”,是指八位抗日女战士。她们隶属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妇女团,都是年轻人。大的24岁。小的只有13岁。  相似文献   

16.
杨靖宇——人们提起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的名字,便会肃然起敬。 杨靖宇将军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他率领部队给日本鬼子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令敌人闻风丧胆。  相似文献   

17.
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第74页提到,东北抗日联军"有八个女战士在日军的重围里英勇奋战,最后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投入牡丹江".下面,对在人民中广为传颂的"八女投江"的英勇事迹,作一些简略的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关东军在1937年有四十万人,在我国东北地区残踏、蹂躏,到1938年增加到五十万人.他们对东北人民加强其法西斯统治,进一步实行“归屯并户”和“三光”政策,使抗日游击区广大农村变为一片焦土,并在经济上严密封锁,严格管制东北人民的衣食住行,连一尺布、一斤棉、一粒粮都不准外运,妄图隔断抗日军民的血肉  相似文献   

18.
李兆麟是辽宁省辽阳人。他早年在北平求学时加入共青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杨靖宇共同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并担任第三路军总指挥。抗战胜利后,李兆麟出任黑龙江省副主席。国民党占领哈尔滨后,李兆麟被特务暗杀,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了为期14年的抗日救亡运动。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进入本溪地区后,开辟了本溪、桓仁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起密营。密营的建立对于抗联进行战略转移、抵抗日军的扫荡、进行后勤补给和安置伤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密营的定义、种类和建立的特点、本溪地区的主要密营以及密营在东北抗战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少年铁血队,是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司令部里的一支少年武装。他们机智勇敢顽强战斗,但也做过傻事、错事。现在给大家讲第二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