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于1989年出版的《普及科学一美国2061计划》(Science for all--Project2061 Of USA),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提出了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科学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科学养的培养,要精简课程内容总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等新的理念。美国2061计划倡导的科学教育新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各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2061计划"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其首要的目的就是减轻科学课程的负担。具体而言,即精简教材内容、教学核心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2061计划"删掉了科学课程内的主题,删掉了不必要的细节,减少了技术词汇的数量,减掉了课程中无用的重复。对于我国而言,科学课程内容应选择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教学行为要具体化,制定纲领性文件要严密论证、客观试验。  相似文献   

3.
美国"2061计划"实施三十多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该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中跨学科整合课程的开发;学生在进行能量学习中错误观念的形成与纠正及对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在"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理念下,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与帮助。适当参考美国"2061计划"新进展和实施方法,对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是有益的,主要启示有:科学课程在设计时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更要关注课程的系统性;依据调查结果做出科学教育决断;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2061计划”是旨在提高美国人科学素质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计划,1989年出版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3年出版了《科学素养的基准》。“2061计划”为提高美国人的科学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和课堂指导方面。例如:教学内容是否与学习目标一致?内容能否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讲述一个有趣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促成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的出台,这些文件包括: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1983)、国家教育精英委员会(NCEE,1983)、项目分析(PS,1983)、2061计划(1989)等。文件要求,为了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积极态度,科学教学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上述文件的指导下,这些年来美国在教师的职前训练、在职培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改革。那么,这些研究和改革对美国中学化学教学到底有  相似文献   

6.
张璇 《宁夏教育》2003,(6):51-52
20世纪末期,为适应经济竞争的需要,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新改革时期。1989年2月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的《2061计划》的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普及科学》,报告面向全体美国人,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这13年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作了全面的描述,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阐释了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事业的性质并对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确定了目标和方法。为了将改革推向深入,为了使这些目标不至于落空,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协会于1996年制定了规范改革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此…  相似文献   

7.
尤炜 《人民教育》2013,(2):34-39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召开了第一届综合科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此后,许多国家开始大规模开设综合科学课程。迄今为止,综合科学课程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地区)和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共同选择。在此期间,加拿大的STS课程、《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美国的"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先后启动、公布,它们均以经过统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国民有无科学精神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兴衰成败。美国在80年代推出了2061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一举措的高瞻远瞩性完全值得我们借鉴。新世纪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于处于迅猛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紧迫性。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可以从课程方面和课程以外方面两条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9.
FOSS、STC、INSIGHTS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2061计划"的推动下启动的三项科学课程研究项目,也是当下美国较为流行的三套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本文对三套教材的出台背景作简要介绍,并通过对三套教材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特点等进行对比,透视美国科学教育的特点及整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2.在课程内容上,加强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现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 3.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化课程。美国在“2061计划”中将中小学生在12年中应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情境教学,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出发,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探讨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近几年以来,各国的科学教育界对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教育逐渐重视起来。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2061计划将"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视为当代科学教育努力的方向。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科学本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科学本质大多属于观念的东西,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组织发起,旨在改革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以普及科学知识的“2061计划”,最近报告了其第二阶段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该计划由紧密联系的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始于1985年,集中讨论普及科学知识的内容,目的是为所有学生规定出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1989年发表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及五个分学科的报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以《国防安全教育法》、"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为代表,美国先后开展了四次影响较大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这些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科学教育去宗教化和课程改革频率高、范围广。对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启示是,关注大众科学教育;尊重科学论断的多元性;利用核心概念设置课程内容;加强科学教育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张世卿  张宏 《天中学刊》2004,19(5):19-22
因前苏联在外层空间的挑战而引发的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大规模教育改革,即学科结构运动,基本上着眼于课程的改革,旨在加强科学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技术人才.70年代初倡导关联课程和人文化课程,目的在于改变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的现象,但使中小学教育再次走进学术性衰弱的误区.70年代中期出现的“恢复基础”教育热潮,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恢复了传统主义教育的一系列做法.80年代掀起的教育改革,着眼于教育的综合改革,以《2061计划》的出台为标志,美国的科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1.课程理念:促进平等,追求卓越。美国以往的教育侧重于精英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面向每一个儿童,要求教育适于每一位学生,以保证所有学生不论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都能平等地获得当代社会生活必须的知识和技能。2.课程内容:重视基础学科,强调信息素养。基础学科是中小学课程的核心,通过对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核心课程的学习训练,学习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中,提出要实行"阅读先行计划",普及美国学生的识字率,确保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三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美科学教育比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中美两国科学教育存在差异。在课程与教材方面,美国采用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我国实行的分科教学。在教与学方面,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倾向于使用归纳推理方法,注重演示、实验及动手操作活动,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国中小学则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注重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需修订编写,科学这应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创新教育。日本在1996年7月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上提出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咨询报告,强调理科教育重在培养科学素质.应以“重视观察、试验、探索活动等解决问题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取代非科学的“死记公式和试验结果式”的旧教学方式.在培养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要注意感受、质疑、推理等学习过程。美国一直重视与强调创新教育,在1989年《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应根据系统研究并认真验证和亲身体验的原则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应与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即应从观察提问开始,而不是灌输现成答案,应使学生积极地运用假设收集和应用证据,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韩国在1995年的《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方案中指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大学由传授现有知识和外来知识的场所向成为科技、化创新源的方向转移”。可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教育改革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在目标上追求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需要更加开放的课程内容和更加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国家课程统一性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要围绕科学探究学习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符合创新人才要求的课程,通过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课程内容以及灵活的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要充分挖掘爱好科学学习的学生的发展潜力。建平中学多年形成的“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模式,使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了育人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由美国国家研究院推出“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之后,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1.在课程目标方面,尤为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美国中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展望21世纪,如何根据可预见的社会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问题。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为使今天的儿童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组织发起了由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各主要学科几百名知名专家学者和部分教育工作者广泛参与的“2061计划”,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