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现代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件、资料等数字化信息,其还包括高校教学设备仪器、教学示范中心资源等硬件资源。通过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与应用,能够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高校教学工作开展。本文就现代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完善、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虚拟研发组织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工作流与Web服务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SOA的协同管理平台,分离了研发管理的核心业务逻辑和流程控制逻辑,采用面向语义的流程服务模型构建了Web服务的执行环境,以提高业务服务和流程服务的动态发现和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Web服务的发现、组合、调用为应用背景,引入Web语义技术与Agent技术,通过语义Web丰富的描述能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来准确描述Web服务,以Agent社会为Web服务发现、组合与调用的基础架构来构造了基于开放Agent社会的Web服务组织平台,实现Web服务的自动发现、组合、监控与调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推进,高校存在教学系统缺少统一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共享弱,教学平台单一,研发困难等问题。本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校园数据中心,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个性化教学服务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由于Web服务可处于分布式环境中、在异构平台上进行交互以及高度的集成性等优点,Web服务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语义Web服务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语义Web服务,重点分析了自动Web服务发现、自动Web服务执行和自动Web服务组合等技术的实现机制,并分析了有关OWL-S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平台建设方案,探讨了课程资源体系、内容设计、平台支撑和教学应用4个问题。所探讨的问题在学科资源建设方面具有共性,为将来的学科资源共享共建提供了参考。该系统已在部分高校试点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运营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桂刚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96-197
阐述了语义Web服务搜索机制的体系结构,语义Web服务搜索体系结构由页面浅搜索及其WebDeep数据深搜索组成。RDF4S是一种针对语义Web服务而定义的一种资源描述框架。提出了搜索语义Web服务的一种方法和机制,指出了DeepWeb深层数据进行了查询处理的方法。用实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物流业务为导向,根据Web Service和本体构建了一个基于语义Web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在领域本体的基础上,以用户静态和动态偏好相结合来扩展用户的查询条件,从而实现了根据用户的个性需要和货物的属性来匹配到满足条件的供应商,提高了查全查准率。基于语义Web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可以更有效的配置物流资源以及更合理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狄宏林 《今日科苑》2006,(11):118-118
我校投资300多万建成百兆级校园网,在网络管理的逐步规范,开通了与分教点的视频、音频网上答疑和网上答辩系统,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网络计算机学习基地和网络多媒体教室,构建了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以及教学视频点播平台的今天,校园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合理规划资源已成为实施现代化远程教学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热点。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正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资源整合不是把现有资源简单拼凑,更不是把信息技术被动的融入到课程之中,而是把资源整体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相似文献   

10.
语义Web服务主流框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Web服务主流框架OWL-S、WSMO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二者为数字图书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语义Web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语义Web服务进行了阐述,然后对语义Web服务的主流框架OWL-S和WSMO进行了分析,进而对OWL-S和WSMO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对语义Web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与大企业联盟的技术创业企业成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岑  张帏  姜彦福 《科研管理》2012,33(2):97-106
资源的匮乏常常是技术创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而战略联盟为技术创业企业提供了一种以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合作和发展模式,成为技术创业企业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针对技术创业企业与大企业构建的战略联盟,从资源基础观和"战略-结构"的视角,建立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整体分析框架;进而对高技术创业企业海兰信公司进行了深入案例研究,分析了其通过构建战略联盟获取资源、实现成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业企业选择联盟战略后,可以通过与伙伴企业进行组织间的合作、沟通和学习,使资源得到互补,战略更加明晰,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创业企业成长和绩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颖 《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17-118
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特色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加上高职院校领导不够重视,馆藏文献资源质量不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和教育职能难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学校办学实际,特色专业建设和专业对口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加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逐步完善特色资源体系,为图书馆开展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以深化图书馆对企业的服务,推动图书馆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体现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框架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研究,构建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框架模型,通过社会资本的关系、结构和认知三个维度开展共享行为。认为较高的科技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将有助于提高科技人力资源的共享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智力资源共享在人们工作学习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协助用户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挖掘到所需求的知识,已经成为智力资源共享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构建了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并讨论了模型实现的相关方法。论文将智能agent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web知识发现,根据目标特征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知识提取,通过聚类和分类最终完成信息向知识的转换,以协助完成智力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剑 《现代情报》2013,33(2):59-62,67
数字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有效利用资源的必要手段。但是目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存在资源类型异构、重复建设等问题。为了改进与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不同资源库间数字文献的开放共享,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的概念、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面,包括:IaaS形式的图书馆云服务、SaaS形式的图书馆云服务等,设计了一种实现不同异构资源库内数字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服务系统可能性,以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开放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现代情报》2010,30(11):59-61,64
校园数字化建设系统是一个针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进行管理的总体解决方案。通过校园数字化建设系统架构的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集校内外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检索、利用、二次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的功能于一体,实现数据共享,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高效地保存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吴江 《情报探索》2014,(2):47-51,56
介绍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与著作权保护遇到的问题和常见解决方案;分别从土豆网、优酷等网络视频,音乐MP3,淘宝、阿里速卖通电子商务网站3个方面,介绍网络商业活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销售模式,并探讨其模式对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充分分析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问题后,对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流程进行创新,从用户需求获取、识别与匹配和服务对接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出四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的保障机制,并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模式。以此能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科技资源共享效率,最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QoS(Qouality of Service)用于衡量一个服务在网络中使用的服务质量。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业务的不断扩展,网络中的新型业务和应用如视频会议、FTP文件服务、电话会议对网络资源都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一个网络中不同业务的资源要求成为一个有待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催生网络QoS服务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肖远飞  张诚 《软科学》2011,25(2):24-28
以联盟网络中企业间关系为分析对象,基于资源共享性与战略行动的意识性两个维度,对关系资源形成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关系资源是通过共享效应、挖掘效应和溢出效应机制来获得。联盟网络中关系资源规模受到关系专用性投资、资源共享惯例、彼此资源的互补性、组织的兼容性与联盟治理机制的影响。关系资源的持续性取决于联盟关系网络中隔离机制体系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