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当你走在路上,感觉后面有人看着你,而你回过头时,发现有个人真的在看着你。那么,为什么你可以感觉到有人在看着你?研究发现,视皮层受损的人有盲视能力。盲视不仅能识别简单的物体,甚至可以对人类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盲视的产生,是相关刺激通过视皮层以外的脑区进行加工的结果。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和位于中脑的上丘有关。上丘是鱼类和鸟类接收眼部信号输入的结构。在哺乳动物中,  相似文献   

2.
太阳视运动是人的一种感觉,是地球自转及公转导致的人与太阳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侯夫 《华夏星火》2010,(3):76-79
相比之下,老牛决定"前无古人"地捐出蒙牛股份时才47岁,被誉为"全球捐股第一人"。那些视老牛为眼中钉的人,谁能在有生之年做到如此彻底地散尽家财?  相似文献   

4.
黄毓 《今日科苑》2010,(11):28-29
在熙熙攘攘的世博会上,有一个人比世博局官员更忙,比志愿者者更累,比参观者更能坚持,他是谁? 这个人,视国家如嫂子,视环保如妻儿:  相似文献   

5.
黄毓 《金秋科苑》2010,(11):28-29
在熙熙攘攘的世博会上,有一个人比世博局官员更忙,比志愿者者更累,比参观者更能坚持,他是谁? 这个人,视国家如嫂子,视环保如妻儿:  相似文献   

6.
说来有趣,电影的发明,竟然跟缝纫机大有关系. 电影的发明,是名副其实的"集体创作".据统计,大约有100来个人曾对电影的发明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有20多人对电影的发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因为电影技术是综合性技术,没有各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是不可能发明的.  相似文献   

7.
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说过,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的确,暴力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同时遭到人民大众的厌弃,因为人们渴望生活在没有暴力的和平年代。然而,我们发现表现暴力的文学却很有市场,从《水浒传》到民国时期兴起的武侠小说热,没有消失过。时至今日,电影影像大肆渲染暴力,刺激受众的感官,满足他们的想象。现当今的中外电影越来越以"暴力美学"作为卖点。近年来一批新锐导演的作品也被广泛地给予关注,贴上暴力美学的标签。如美国的昆廷·塔伦蒂诺、中国香港的吴宇森等。其实不仅仅是电影,包括近年来新推出的电子玩具、电视访谈节目,例如犯罪实录等,以事实为根基,再加上暴力元素,展现残酷画面,也是同样被加以"暴力美学"。暴力,可能是大多数人最早、最持久的观影记忆。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是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暴力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在电影的各个方面都能加以运用。如画面处理,剪辑技巧,或者是普通的情节发展。著名哲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有双面性,人能从建设和破坏中寻求快感。但是这和人性并不相互排斥。本文对暴力美学研究的目的并非是提倡暴力,而是通过对暴力问题的探究,对其背后的深层社会文化进行深度追问,对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8.
正想减肥?先交个喜欢运动的朋友!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运动习惯能够"传染",朋友的示范作用会让人跑得更快、消耗更多的热量。先前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肥胖,会让其朋友出现肥胖的风险增长57%;如果两个人视对方为亲密好友,其中一人变胖时,另一个变胖的概率提高了171%。  相似文献   

9.
<正>炸弹总有一个很大的显示剩余时间的设备,以便主人公和观众掌握剩余时间;如果必须拆一枚炸弹,主人公不必担心该剪哪根线,因为他剪的总是对的;如果跟敌人拼"功夫",不必担心他们人多势众,因为他们总是很耐心地排成队依次进攻,并且,在一个人被打倒之前,其他人只会在周围上蹿下跳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10.
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大多数人要想实现自己冒险的渴望,就只能走进虚拟的游戏世界。在游戏里,你可以是劳拉,可以是AOGI,也可以成为其他任何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吸引人的游戏情节从哪里来?它们中有很多,来自票房极佳的影片。  相似文献   

11.
正感觉包括视、听、触、嗅、味五个方面,人工智能专家认为,人的感觉是极难模仿的,人类在感觉方面所达到的“超能”程度,目前连机器人也望尘莫及。超敏感的手机器人虽然凭借电流控制能“握住”杯子,但人的手却要比它更高明。以触觉为例,人的指尖能感知只有5微米高的突起,而这个数字仅仅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50。至于舌头和嘴唇的敏感度就更高了,当你试着把一根头发放到嘴里时,立刻就会感觉到有一个大东西在嘴里。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14,(7):51-53
在日本,除了迷人的樱花、美味的寿司和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让人驻足外“,忍者”这一古代特殊的职业也充满了神秘色彩,以忍者为题材的电影、游戏、漫画不计其数。他们是日本版的“007”,在日本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康尔健 《今日科苑》2007,(7):111-111
严顺开:1937年6月生,著名喜剧演员,涉足电影、电视剧、话剧、滑稽戏等多个领域,他在电影《阿Q正传》中饰演阿Q,荣获瑞士国际喜剧节最佳男演员奖、第六届百花将最佳男演员奖。他是中国惟一获得“卓别林手杖奖”的演员。  相似文献   

14.
安部公房是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登上日本文坛的他用敏锐的触角捕捉到了当时潜存于社会中的人的虚无状态。其代表作《砂女》就是围绕人的存在问题开展的。本文试图通过沙的不同寓意来分析与研究这部小说所体现的人的生存处境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陈建全 《知识窗》2009,(7X):6-7
<正>过去语文老师视教材为典范,视"教参"为权威,在教材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新课改形势下,追求所谓的"创造性阅读",无视教材存在、轻视教材价值的现象无所不在;课  相似文献   

16.
崔佳萌 《科教文汇》2010,(25):75-76
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苏联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电影亦是如此。"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电影无论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还是题材创作上都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着重讲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甜蜜"婚姻"。虽然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并不曾因中苏关系的破裂而消失,但是中国电影逐渐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世普 《知识窗》2007,(11):10-10
鲜花与掌声从来都被年轻人全力追逐。在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的周星驰也不例外,中学时期就梦想有一天能主演一部电影。然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总是很遥远。周星驰在电影剧组的第一个工作是杂役,干些诸如帮人买早点、洗杯子之类的事情,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演出。  相似文献   

18.
神经仿生学     
神经仿生学是神经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明显的例子是应用色觉三原色理论发明了彩色印刷和彩色电视,应用视觉暂留(视后像)的原理发明了电影。此外,模拟人脑控制和协调肢体运动的原理,设计了能自动调节握力的机器手,既能轻轻地握住一个鸡蛋,又能使劲地举起数十斤的重物。在当今人类探索宇宙的时代,根据内耳前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4,(8):29-29
俄罗斯专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亚毫米波超外差热视仪,它能利用亚毫米波成像技术探测到普通红外线热视仪无法探测到的隐蔽物体。亚毫米波指波长在0.35毫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介于红外波段和射电波段之间。这一波段的电磁波虽然仍属于热波,但是其性能独特,可以穿透普通红外线所不能穿透的障碍物。亚毫米波超外差热视仪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这种热视仪是由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和ScanEx工程中心的专家联合研制的。他们利用照相平板印刷术将普通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做成威化饼状的分层结构,以使电子只能在每层砷化…  相似文献   

20.
正遥视又名直觉潜能,原本是指人的视觉器官超越正常视力范围而看到遥远事物的一种特殊现象。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就有许多具有遥视功能的高僧或奇士。尤其是在西藏文化中,相传许多僧人便具有奇妙的遥视神功。进入20世纪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