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Aureka分析软件的专利引证树和专利地图对国外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并对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的高被引证专利进行专利引证树分析,得到了被引专利的技术总体分布、技术发展历程、目标公司及竞争对手布局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薄膜太阳能领域相关企业制定研发策略、寻求技术发展方向和规避专利侵权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专利被引频次高低一直被作为测量专利引证指标的重要依据,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技术领域存在不同类型的专利引证关系.以我国医用内窥镜、治疗型超声发明专利为例,通过可视化分析绘制各自的专利引证地图,结果呈现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引证类型:引文树型和引文网络型.这对于专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引证类型所侧重的专利评价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对5种煤炭类核心期刊1994-2013年高被引(被引频次≥50)论文的被引频次、年度分布、作者和机构分布、基金项目及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煤炭科学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专利计量方法和软件,对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授予的专利进行计量分析。遴选出10个被引用次数最多的高被引专利,分别从这10个专利的自然状况、国家和地区分布、引用频次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共被引网络等几个层面进行深入阐述,归纳了高被引专利的相关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相关技术产生与应用的案例分析,对高被引专利的经济社会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5.
区域间专利引证对技术知识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具有重要作用。以纳米领域为例,收集2011—2015年专利引证数据,剖析全国31个省份间专利引证关系并进行分类,构建区域间引证关系的影响指标,利用泊松和负二项模型进行回归与检验。得出:高被引、高引证、双高地区均集中在北上广苏等区域,引证密度快速增加;引证量与自引率持续增高,被引量下降,说明纳米领域专利技术的区域辐射效果较弱,区域间专利引证不活跃;回归分析发现区域R&D经费、科技覆盖范围、h指数与区域间专利引证存在正相关。综上所述,给出了提升中国区域间专利技术引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搜索路径连接统计法和搜索路径节点对统计法计算引证路径的连接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引证网络的技术进化路线提取算法。从美国专利数据库中采集了5073项1975年至1999年授权的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专利,分析了专利的地区分布情况和年度分布情况。从专利数据集NBER中查询得到专利引证关系,利用网络分析软件Pajek构建专利引证网络,提取了数据挖掘领域的技术进化路线。由实验结果可知,技术进化路线包含创新、扩散和突破,是一个渐进式创新和根本性突破相结合的过程。根据专利内容将主要进化轨迹分为三段,从继承性和延续性的角度分析了各阶段技术的发展情况。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从专利情报分析的角度,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校专利运营能力较强的前10所高校运营情况,包括专利运营总体趋势、专利转让时间特征和地域分布、技术热点分布和被引频次等。研究结果表明,该10所高校的专利运营能力已经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专利运用体制建设、培育高价值专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高校的专利运营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专利文献计量指标与专利寿命相关性研究中实证结果存在的不一致问题,采用定量的系统集成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再统计。从21篇实证研究文献当中,提取出了51项独立研究和10项专利文献计量指标,采用元分析方法将原始研究进行集成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不同调节变量对专利寿命调节效应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人数量、前向引证频次、权利要求数量、审查周期、文献篇幅、同族国家数量、专利家族数量以及专利权人数量对专利寿命具有正向影响,后向引证频次和技术覆盖范围对专利寿命具有负向影响;同时,技术领域、授权国家以及专利权人类型对不同计量指标与专利寿命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被引分析方法经常被运用于竞争对手识别中,但高被引分析方法阈值难以确定。本文尝试通过关键技术路径方法和专利引证地图法识别全息摄影技术领域中的竞争对手及竞争对手格局,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上分析高被引分析方法、关键技术路径方法和专利引证地图法识别竞争对手的不同和各自的局限,并探讨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竞争对手识别和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许琦  顾新建 《科研管理》2015,36(6):10-19
从专利引证的视角,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衡量专利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从定量分析入手对专利产业化的概率进行辨析。论证了专利产业化的判别与评价原理。专利引证网络的时间无关性、不可约性以及引证路径单向性满足马尔可夫链收敛的条件。运用马尔可夫链对专利引证网络的随机浏览过程进行建模。建立了专利引证网络与马尔可夫链的对应关系,将专利产业化概率的计算过程转化为计算马尔可夫链转移矩阵稳态分布的过程,设计了转移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迭代算法。从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数据库中采集了235项1976年至2006年授权的半导体制造领域电子发射器制造技术的相关专利,分析了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专利数据集中查询得到592条专利引证关系,利用网络分析软件Pajek构建专利引证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专利产业化概率模型切实有效,与专利产业化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以作为专利产业化可能性的一种指示。  相似文献   

11.
张米尔  刘喜美  李海鹏 《科研管理》2021,42(10):140-147
唤醒专利是特殊类型的专利,由于技术内涵的超前性,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处于罕有引用的休眠状态;在经历多年的沉寂后,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最终受到关注并获得高引用而被唤醒;作为大器晚成的专利类型,唤醒专利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亟待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选取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的专利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专利引用的时序特征分析,研究构建唤醒专利的识别方法;运用该识别方法筛选唤醒专利,剖析其典型特征,研究提出利用唤醒专利特征,分析和监测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以往运用CITESPACE软件主要依据被引频次、中介性、突现性等指标识别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以专利为研究对象,即引用其他专利是投入或消耗,而发表的专利是产出,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新能源的前沿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新能源各个领域对整体新能源领域的影响程度。文章的专利数据来源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利用Python编程语言提取出专利的PN字段和CP字段信息,并在SQL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得到一种能源领域引用另外一种能源领域的专利数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专利引用矩阵,通过技术感应力系数的测算得出海洋能是新能源开发和研究的前沿技术领域,影响力系数的测算得出太阳能技术领域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领域且太阳能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变化对整个新能源领域专利变化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王曰芬  张露  张洁逸 《情报科学》2020,38(12):19-26
【Purpose /signific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patents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core technology and its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field.【Method /proc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effects and purpose, the core patents identific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entropy-weighted method and grey correla⁃ tion analysis method, screen core patents, then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es and owners in combination with tech⁃ nology life cycle.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with the patent data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Result / conclusion】 Three indicators of behavioral effects perspectiv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identifying core patents. 201 core patents of which the technical scope is expanding are screened. Technologies such as electrical computers and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sys⁃ tems, voice recognition, digi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elepho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hould attract attention. Apple, Phoenix Solutions, Cognex, Siebel Systems and Microsoft have many core patents.  相似文献   

14.
TRIZ理论来自对专利的研究,TRIZ理论应用对技术创新有推动作用.技术系统进化原理是TRIZ理论的核心.对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进行研究,通过技术进化路线对技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结合系统S曲线法则,实现技术专利的合理布局,进而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收益.  相似文献   

15.
核心专利在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区分核心专利与基本专利、外围专利和重要专利等术语,总结归纳核心专利的特征以及定义。进而,以新能源汽车装置领域为专利数据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核心专利挖掘指标对核心专利的影响效应及解释能力,得到引用专利数量、IPC分类号数量、同族专利数量和同族专利被引用专利数量指标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说明书页数、附图页数和摘要字数逻辑回归中不显著,即其在核心专利挖掘中所起作用非常小,专利许可是有可能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专利权利转移与核心专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研究从实证角度对核心专利挖掘指标的理论基础,对于核心专利挖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专利引文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祖国  李文兰 《情报科学》2005,23(5):700-703,707
本文对中国专利被其他专利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专利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发展规律。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研究技术循环时间、高被引专利、专利地域分布、申请人分布等特点。得出结论:中国专利技术近年来技术进步速度有所加快;中国专利被其他专利引用的情况有一半基本是发生在自公开后的三年内。国内科技、经济发达地区申请的中国专利具有较高影响力和重要程度;日本和美国申请的中国专利也具较大重要性和影响力;国内大公司、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外大公司、国内科研院所拥有较重要和较具影响力的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中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及PCT专利申请文献作为数据源,从时间维度和技术领域两个维度综合考察中美量子计算的发展趋势,由面带点深入挖掘典型专利人及高价值专利。研究发现,美国的量子计算技术起步早,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且已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化阶段;中国的量子计算发展势头虽然很猛,但专利权人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且核心专利偏少。因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量子计算顶层设计,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技术演进研究可用于梳理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内部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引文分析在技术演进研究中存在难以准确判断专利的技术主题相似度、分析的范围和潜在信息的丰富性有限等缺陷,而文本挖掘方法可以对专利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利引文分析的缺陷,因此探索将专利引文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相结合,在专利引用关系矩阵和专利文本相似度矩阵的基础上创建C-T(Citation-Text)专利网络,并对C-T专利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来研究技术的演进过程,旨在进行技术演进研究方法的创新,丰富技术演进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杨祖国  李文兰 《情报科学》2005,23(12):1845-1851
本文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通过对1985-2003年中国专利被专利文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主题分布情况及技术主题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的技术主题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研究发现:IPC A部(人类生活需要)是被引用最多的“部”类技术主题;C部(化学、冶金)及D部(纺织、造纸)技术领域与A部(人类生活需要)技术领域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及相关性;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主题的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A61K与A23L技术主题之间有较多联系;A61K035/78是被最高频引用的脱分组类技术主题。“人类生活需要”及“化学、冶金”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较其他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