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是一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心理老师,学校领导每年安排我在六、七两个年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越来越觉得在心理课上布置"作业"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从创作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心理距离”的涵义、内在矛盾性、易变性和“心理距离”形成的因素等观点,并结合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中的实例,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指出“心理距离说”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和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相遇了。他握着我的手说:"老同学,这些年来,你名声大震,我是特意来看你表演的!"我觉得他把"上课"说成是"表演",心理很不舒服。"公开课"不仅仅是将  相似文献   

4.
一线教师工作期间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学生在课堂中突然哭泣。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彰显着教师的智慧,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学生们当时的状态甚至以后的人生。教师可以应用几种应对方式,包括共情、一般化、鼓励与支持、指导、情感缓冲,来有效应对学生哭泣的问题。事实证明,在心理课堂中,借助学生哭泣这一行为展开干预,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对话,作为一种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不仅应存在于教学之中,而且也应存在于学校心理辅导之中。正是通过辅导老师与来访学生之间所进行的有意义的言语对话,使来访学生从中获得心理支持和帮助,从而增强信心,促使其心理和行为向着有意义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成功的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对话,可以分为五个具体的辅导历程和辅导策略——心理贯注、心理接纳、心理支持、心理激励和心理疏导,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从心理疑虑到心理认同,从心理封闭到心理开放,从心理距离到心理合作,从心理阻抗到心理沟通,从心理无助到心理成长。一、心理贯注:从心理疑虑到心理认同心理贯注是辅导老师展开对话的首要辅导技巧。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辅导关系的建立及其功能的发挥。在学校心理辅导中,  相似文献   

6.
心理辅导室里,一个女孩坐在我斜对面,双手不停地揉着衣角,几次欲言又止。她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苦于  相似文献   

7.
请您帮帮我儿子吧,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个北风呼呼的晚上,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面目清秀、矮墩墩的男孩走进了我的咨询室.男孩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整张脸僵硬着,目光中透出几许无奈和痛苦.他的母亲则显得有些激动,一进门就拉着我的手:"心理老师,请你帮帮我儿子吧,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待坐定后,这位母亲向我诉说了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思路和实践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学校心理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特色,即将心理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直接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主要对俄罗斯心理教育的主要思路和实践策略做一简单介绍,为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在我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个有心人是多么的重要,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处处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你才会感到异常的喜悦,这喜悦如蒙蒙细雨,似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彼此的心灵……这学期我接了一个新班,有个小女孩叫刘瑾,长得文文静静的,性格比较腼腆,连走路也总是轻手轻脚的,一看就知道是个能让老…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都知道,我是一名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在新年第一周,我为七(3)班同学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我拿出一张8K大小的白纸做教具,白纸中间有一个黑点。我问大家:“你们看到了什么?”并再三强调心理辅导内容没有对和错之分,只在乎大家的心理体验。同学们纷纷议论了一阵之后,胆大的站起来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了烦恼,既要寻找聆听其倾诉的对象,又要求对方为自己保密。鉴于这种心理,部分学生往往选择异性作为聆听的对象。一位女学生讲到:“我有心事和他讲,他能耐心听,并且能给我保密,就连与父母都不敢说的事情,都可以向他  相似文献   

12.
一、发现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心理教师,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要想为与考试分数无关的心理课争取课时真的很不容易.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这个学期终于开设了心理课.我根据教材认认真真地备好了课,怀着无比激动与兴奋的心情,走上了讲台.然而一节课结束,我却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教室.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我进入区教育学院工作.我主动要求到中学兼课实践.2012学年至2014学年三年里,我先后在我区两所初级中学兼任预备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每周承担2~3节的课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有过困惑,经过研究、思考、实践,我设计了"心情语录"用于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解决我的困惑与烦恼.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并不只是表现于物质和经济方面,同时也集中反映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在帮助贫困生切实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深入剖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求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的有效策略,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与需求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心理新闻"就是一例.而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可以正式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物理事实,二是社会事实,三是心理事实.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所谓"心理新闻",就是时近期发生的、积累了一定阶段的"心理事实"的报道.目前,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新闻产品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急需理论上的探讨与完善,以期对新闻实践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6.
1999 年 10 月, 初上讲坛的我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作的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初次接触心理游戏.后来我又参加台湾心理学会副会长钟斯嘉教授主持的"心理工作坊"的培训.受此启发,我将游戏教学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学生团队训练、班级心理辅导课上一一实践.2012 年,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学校要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借着这股春风,我仔细梳理了十多年游戏教学方式的得失,结合我们学校特色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确立了"'心灵快乐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课题获2013年度象山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开发的"心灵快乐游戏"课程获宁波市第三批普通高中精品课程,并入选浙江省第三批网络选修课程.这次科研探索之路,我的体会是: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尽全力去做,就会看到数倍于你预期的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17.
我应该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特别关心别人的事,但大家好像都不太喜欢我,有时还排挤我。在班里和同学们的关系很紧张,经常为一些小事和别人争吵。其实我很在乎人际关系,可越注意越处理不好,为此我很烦恼,确切地说很气愤。对别人的不理解,我会耿耿于怀,甚至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这一天我都会不高兴,还可能有一些过激行为。现在烦得我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心理不健康呀?雨露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改变自己,有个好人缘呢?  相似文献   

18.
女友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时间考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证书,我想让她帮我进行心理辅导,但女友说,与其帮我做心理辅导,不如教会我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相似文献   

19.
Q:我是职高三年级的学生,无论从身高、体重还是年龄上,我可都算是“大男人”了,虽然也有几个“铁哥们”,但感觉我们之间并不是“铁磁”,他们还总说我树敌太多,我怀疑他们在嫉妒我。就说一周前和2班的那场足球比赛吧,我已经“梅开二度”了,对方的后卫在禁区里铲倒了我,应该罚点球的,但我的铁哥们也同意“裁判”的判罚,却说我假摔,还劝我算了,居然替人家说话,真让我生气。说真的,当时要不是我涵养大,真想揍那哥们一顿。现在越来越觉得朋友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了,为这事我感觉很气愤,也感觉很无望。再有就是现在我和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平时父母对我很好的,尤其是母亲,对我很细心,我学习很紧张,像整理房间、洗衣服、换床单被褥的活都是母亲干的,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父亲总说母亲惯着我,还总是无故地指责我长不大,不知道心疼母亲。父亲老是为母亲打抱不平,难道他也在嫉妒我吗?不知道这些烦恼是他们故意烦我,还是我真的有问题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烦恼越来越多了,雨露能帮帮我吗?  相似文献   

20.
"告别理性":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为心理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介绍后现代心理教育思潮的基本主张,归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教育观,探讨建构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多元化与本土化的新理念.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是建构心理教育范式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