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德学校是贵州近代史上的一面旗帜,贵州近代派遣的留日学生中有不少是达德学校的师生。这些留日学生因受新学的熏陶,在他们归国后在传播进步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推动了贵州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前80年(1840-1919年),虽然年代不长,但史料却十分丰富,可谓“浩如烟海”。而史料的考证、整理工作,则又是极其艰辛的基础性工作,和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相比照,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些尚缺的。可喜的是,郑剑顺老师的《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最近与读者见面了,它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史料概览,是初学历史考入门的工具书,也可供大专院校历史学专业用作教材。和以往的史料书籍相比较,《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有如下特色:一、内容广博。本书将近代史料学概论,史料目录学介绍…  相似文献   

3.
《近代稗海》是中国近代稗史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是编辑室的成员,先说一说编辑这部丛书的缘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史学会主编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人民出版社重印了许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报刊和资料,许多机关、团体、学校也编印了各种专题史料,史料工作的成绩是很大的。近代史研究所于1954年创办《近代史资料》杂志,征集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百多年间的档案、函电、日记、著作稿本和罕见书报等等,编为期刊和专刊。一面保存、流传孤本,一面做为已刊的资料之补充。期刊杂载各种史料而篇幅有限,专刊不拘篇幅却限于专题。历史科学要求详细地占有材料;孤本史料也需要早日印行流传,以  相似文献   

4.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历史研究必须建筑在全面、系统、真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没有不重视史料且在搜集史料上下苦功的。司马迁为写《史记》,“纳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且“南游江淮”,“北涉文、泗”,观察历史遗迹,并“问其故”,为搜集史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立论于雄厚的史料之上,才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①凡此足以说明史料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一、史料的类别及搜集方法史料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  相似文献   

5.
牛时著《伊犁兵要地理》是民国年间唯一出版的伊犁地方史志,也是民国新疆第一部“兵要地理”.《伊犁兵要地理》的内容涉及清末民初伊犁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及对俄交涉等多个方面,内有许多不为其他文献所载的重要史料.《伊犁兵要地理》在伊犁地方志著作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其正好可补文献、档案之不足,在西北边疆史、新疆近代史及军事史、中俄关系史研究及伊犁地方志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伊犁兵要地理》也反映了作者要求增设县治、移民实边、兵制改革、加强界务、防范俄国等治边理念.  相似文献   

6.
在我校隆重举行建校80周年盛大庆典之际,第一部全面反映建校历程、办学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安徽师范大学校史(1928—2008)》,日前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前省长、老校友王郁昭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作序。《安徽师范大学校史》全书共45万字,正文分上、中、下三篇,共十章。上篇叙述了我校从1928年建校到1949年解放阶段的历史,具体为民国时期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省立安徽学院时期的历史。中篇叙述了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到“文革”结束时期的历史,这时期是我校校名多次变动的阶段,经历了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工农大学历史时期。下篇叙述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校的发展历史。这本校史以史为鉴,以学校办学发展为主线,以弘扬求实创新精神为宗旨,以重要历史时间、事件与人物为重点,对现有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和考证,准确客观地厘清了学校办学发展的历程。不仅准确、客观地记录了师大80年的风风雨雨,真实地反映了“师大人”在艰苦中奋进、在崎岖中攀登的创业精神,同时还展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佐证了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历史积淀。这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记录,反映了学校的光荣与特色,是学校进行校史校情教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育论坛》2007,(2):F0004-F0004
长沙县第九学创建于1942年,原名私立达德中学,“智、仁、勇之谓达德也”。学校坐落于长沙县金井沙田村。学校办学的宗旨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把它提出来讨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只有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对近代史上的许多问题、作出科学的论断。 苑书义同志在《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载《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二期)一文中,对“争取独立和谋求社会进步始  相似文献   

9.
<正>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身心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不言而喻,这在多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均有涉及。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课堂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其核心要义需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如在“史料实证”方面要强调“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涉及“历史解释”则要求“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可见,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史料,来辨别证据、评估论点,进而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这一定义,首先,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史料,历史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史料的梳理和理解”。这既包含了对史料的求证、鉴别,也包含了对史料的理解、解释。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对史...  相似文献   

11.
“史料实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生命线”.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中,就“史料实证”而言,其水平3的要求为:“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史料;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长沙县第九中学创建于抗战烽火中的1942年,其前身为私立达德中学和金井中学。“达德”校名源于《中庸》“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1978年更名为长沙县第九中学。该校是长沙北部边陲的一所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秀的农村普通高级中学。上世纪80年代,高考成绩即闻名全省,曾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湖南日报》多次撰文报道;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历来评《吴梅村诗》者皆重其文句修辞而忽略史料价值的倾向,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吴诗》的史料价值进行论述。认为:第一,是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重要史料,当时的许多宫廷斗争内幕、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吴诗》中都有具体的反映;第二,是了解吴梅村思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吴梅村的思想变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有着突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诗对这一心路历程作了详细的叙述,为其他史料所不及;第三,诗中很多资料属正史所无,可补正史之不足。《吴梅村诗》是我国诗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是当之无愧的“诗史”。  相似文献   

14.
由张革非,杨益茂、黄名长等三人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料学稿》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近40万字,分五章。第一章导言,主要从理论上对史料学、史料、史料和史学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手口说明。第二、三、四章分别按类别史料、通史史料和专史史料三条线索搜集、研究和评介史料。类别史料按照诸如档案、文集、全集、类书、方志、报刊等类别介绍、评介史料。通史史料则按照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等展开史料的评介和讨论。而专史史料则按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中外关系等专题展开。三条线索纵横交错,对中国近代史料作了较全面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施行“文治”的独特朝代,因而文人参政意识空前高涨,文人地位也在历代最高。北宋初期的宋祁,集官、文、史于一身,各有建树。今通过对现存史料的研究和考证,全面论述了他作为上层官员、西昆后期作家和《新唐书》之《列传》编撰者这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梁景和先生新著《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一书,史料丰富,结构严谨,叙述清晰,第一次廓清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论辩的体系与脉络。书中的整体分析与个案点评以及研究思路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与创新性,也显示出作者治史的公正立场、敏锐眼光与卓越见识。虽在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现代化”论等问题上似着力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书仍是继续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及其论辩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7.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核心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其中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则是重要的环节。 上海编《历史》新教材在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方面,颇有特色。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就增加了不少爱国主义教育的史料。如何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如何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切实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如何把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出历史教学的新路子,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实践、探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受争议的著名人物,或日之“小人而有才者”;或日之“北洋怪杰”;或日之“独夫民贼”、“窃国大盗”;或日之“走向共和的英雄”,等等。评价历史人物须以史实为根据,史实客观,标准公正,尺度适中,如此才能对历史人物有正确的把握,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在这一系列的学术研究环节方面,史实客观是最为要紧的。史事不实或不清,其他则无从谈起。若欲厘清史事,必藉史料,史料之搜集、考证与再认识,史料范围之扩张,新史料之发现等等,不仅能丰富史实,而且也能有益于史实的澄清。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2005年5月版),正是一部有助于辨明清末袁氏沉浮史实的新史料。此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孔祥吉教授与日本学者村田雄二郎合作整理,并被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龆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有句名吾“史学就是史料学”。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提出“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学工作者总是根据史料来认识和重构历史事实的,通过史料呈现历史事实,认识历史、揭示历史本质。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要求做到“沦从史出,史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北京大学张注洪教授著)已由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9万多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研究与文献资料概述”,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研究情况和主要文献资料,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专题探讨”,专门介绍了怎样利用历史文件、回忆录、外国文献等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方法。最后还附有“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