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八九八年九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日本。同年十二月,他们在横滨创办了清议报。一九○一年十二月,该报停刊。一九○二年二月,梁启超又办新民丛报(以下简称丛报),作为他们宣传改良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丛报是半月刊。第一期出版于一九○二年二月八日(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日);最后一期出版于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前后历时近六年。由于一九○四年二月以后,经常不能按期出版,所以实际上只出足四年,一共刊行了九十六期。丛报的编辑兼发行人是冯紫珊,实际是梁启超负责主编。丛报每期篇幅一百二十页上下,约五  相似文献   

2.
新闻伉俪     
在我国新闻史上,有好多夫妻携手奋斗,献身新闻事业的佳话。梁启超——李惠仙梁启超是维新派报刊政论家。他曾经主编过《中外纪闻》、《时务报》。戊戌政变后,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其妻李惠仙于1898年7月,同  相似文献   

3.
全庆,正白旗满州人。同治十一年六月由刑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次年十二月降调;光绪四年五月复由刑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土,光绪六年十一月补大学土,次年八月体致。光绪八年(1882)死,韶文格。据同治四年十二月、同治八年十二月造报的《正白旗满洲都统、将军等年岁册》分别载明:“双寿佐领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正白旗汉军都统全庆,现年六十五岁,十二月初四日生。”“承前佐领下礼部尚书·正白旗汉军都统全庆,六十九岁,十二月初四日生。”按照这两件档案所记全庆的年岁推算,其生年均是嘉庆六年。又,同治十二年军机大臣奏呈的《遵旨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外移民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大都热爱着中华化,世界各地兴办的各类形式的华媒体,成为他们保持化根源和化消费的媒介。日本中报刊的出现始自明治末年的1898年。当年6月29日,《东亚报》在日本创刊,这是日本中报刊的起点。当年12月23日,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把日本中报刊的水准推到一个划时代的高度。在1900年至1911年短短的十几来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5.
“出版”考(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本刊第3期拙文《‘出版’考》对出版一词的考证,其中关于外来语名词事,关于梁启超最早使用出版一词事,还须作些补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语言文学家对外来词的科学考证,其中包括出版等专业名词,明确认为是“从日本借来”的史实,本文也作一确切的历史说明。梁启超《自由书》一文,是1899年3月22日—1901年12月1日,发表于他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上的随感录64篇的汇集,这已在1898年8月“戊戍变法”失败东渡日本之后。1899年2月他  相似文献   

6.
一、<清议报>发生版权问题的历史背景 <清议报>是梁启超逃亡日本两个月之后在横滨创刊的.从创办背景及条件来看,人手、资金及硬件配套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尤其是稿源严重不足.<清议报>急于发刊的原因,一是为保皇党赢得舆论阵地,二是为了发表长篇连载<戊戌政变记>来回应日本舆论界对康梁因轻举妄动而致维新失败的批评[1],目的是使日本政府庇护康有为.这与创刊号标榜的办刊宗旨相去甚远.而且,还没有等<戊戌政变记>连载完毕,康有为便被迫离开了日本.[2]  相似文献   

7.
大学士福锟生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锟,镶蓝旗满洲宗室,爱新觉罗氏。光绪十一年十一月由户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八年八月补大学士,光绪二十一年间五月休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死,谥文慎。据光绪十八年造报的《镶蓝旗满洲大臣年岁生辰册》记载:“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宗室福锟,五十九岁,道光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时生。”照此册所记福锟在光绪十八年时59岁推算,其生年应是道光十四年,与此册所记其生年完全相同。但这毕竟还只是据同一件档案作出的推断,要确定其所记福锟的年岁生辰无误,尚须再求得佐证。光绪十二年军机大臣奏呈的《遵旨查开王、大臣年…  相似文献   

8.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1月2日(戊戌十一月二十一日):《清议报》自即日出版的第二期起,开始刊载谭嗣同所著《仁学》,先后连载十三次,至该报第一百期始全部登完。 1月29日(十二月十八日):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特派驻俄记者,《向导》、《前锋》、《热血日报》主编瞿秋白诞生。瞿初名双,又名爽、霜,笔名宋阳、易嘉、何  相似文献   

9.
<正>一、横滨正金银行在东北的扩张横滨正金银行由日本中村道太郎发起,创办于光绪六年(1880),总行设在日本横滨。光绪二十年(1894)后,随着与中国的贸易增多,特别是在营口已形成满洲贸易总汇的条件,因此横滨正金银行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决定在营口设立支店。这标志着日本金融势力开始侵入辽宁及整个东北地区。光绪二十六年(1900),横滨正金银行营口支店正式开业,总辖东北地区所属各支店和出张所。当时,日本人称牛庄支店,  相似文献   

10.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1月13日(壬寅年十二月十五日):即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二十四期发表了黄遵宪致梁启超书,对梁《新民说》中的某些“激烈”言词表示不满。 1月29日(正月初一日):《湖北学生界》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刘成禺、李书城、时功玖、程明超、王璟芳、尹援一、窦燕石等编撰。设有图画、论  相似文献   

11.
“广告”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告虽然起源很早,但直到19世纪末,我们的语言文字中还没有出现"广告"一词,古人习惯使用的是"告白"、"声明"等词。"广告"一词以汉字形式出现,依据现存史料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旅日华侨的资助下,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在1899年4月30日出版的第十三期中,该报刊出了用日文撰写的招揽广告的告白《记事扩张卜广告募集》,这是中国人自办刊物中第一次使用"广告"一词,但此时的"广告"尚属  相似文献   

12.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1月20日(庚子年十二月初一日):澳门《知新报》出第133册后停刊。 1月×日:另一份《农学报》在武昌创刊。湖北农务学堂主办。半月刊。 2月14日(十二月二十六日):《申报》进入第一万号。是日发表纪念性论说《本报第一万号记》。  相似文献   

13.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介绍西方新思潮,倡导国民性改造。这是梁启超一生中的辉煌时期。梁启超在日期间思想发生了激变,接受了西方的近代启蒙思想,并发表各种言论,有力推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粱启超     
《档案与史学》2011,(8):3-3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1889年中举。次年拜康有为为师。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编辑《万国公报》百日维新”时。协助推行新政。1896年在上海参与创办《时务报》,任主笔。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在横滨创办《清议报》1902年创《新民业报》905年起与《民报》激烈论战,坚持改良立场。  相似文献   

15.
4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 1月6日(癸卯年十一月十九日):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论《说报》,论述报纸的作用,并对“诬我报界”的报纸,和“滥厕笔削清议之席”的报人进行指责。略称: “西国誉报章为政府监督;中国詈主笔为斯文败类。夫报者,诚一国之代表者也。国民程度之高下,智识之开塞,风俗之美恶,要以报馆之多寡,消[销]路之畅滞,记载议论之明通猥鄙为准则,征之西国之所以监督之者,中国之所以败类之者,推求其故,莫不皆有致之之原因。  相似文献   

16.
报史一页     
第一家中文日报为《上海新报》,创刊于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1861年12月),比《申报》早十年。第一家西文日报为《上海每日时报》,创刊于清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一日(1861年9月15日),比《字林西报》早一年零九个月. 第一次用国内电讯的是《申报》,时为清光绪七年十一月初四日(1881年12月24日). 第一家用轮转机印报的是《新闻报》,时为1914  相似文献   

17.
现在,各报均刊登各种期刊的“目录”或“要目”广告,颇受读者欢迎。但是,目前有的报纸往往拖的太晚,刊物早已出版售光,报纸才刊登出广告。如《诗刊》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是当月十日出版发行,而光明日报十一月三十日才刊出此期目录;《安徽文学》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光明日报拖到十二月二日才登目录。拿文汇报和光明日报两家来比,明显看出文汇报做得比较好。如《安徽文学》一九七九年十一期,文汇报十一月九日就发出“目录”广告,光明日报晚发了二十三天;《学术月刊》一九七九年第十  相似文献   

18.
(一) 《晋察冀日报》(它的前身是《抗敌报》)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创刊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祭冀边区的五台山麓,到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华北解放区联成一片,和晋冀鲁豫、晋祭冀两地区党报合并改出《人民日报》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在抗日战争初期创刊,在解放战争胜利中结束,出版了十一年六个月零三天。十一年半中,它与晋察冀根据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在反围攻、反“扫荡”中始终坚持了报纸的出版。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对敌斗争是频繁的艰苦的。因为晋察冀党的组织,正确执行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路线,抗日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都发展得很快,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来,一个以五台山、恒  相似文献   

19.
访《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旧址这次访日,东道主提出的活动方案是先在东京参加会议和讲学,然后去关西地区的大阪、京都和奈良参观访问。在征求意见,问还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我只提了一条,就是希望去横滨看看梁启超办报活动的旧址。这一要求,在到东京后的第7天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星一十月十八日晴夜雨晚作书致高名凯,托其向孙楷第借裕瑞所撰《枣窗闲笔》。名凯旋来,馈酒二瓶,略坐去。十一月十九日星二十月二十六日晴傍晚,聂崇岐来,借书衣题识,还前所借者,又借十余册,与之。久谈,留晚饭始去。十一月二十七日星三冬月初五日阴大风为《通鉴长编》、《西陂类稿》各系一跋。十一月二十九日星五冬月初七日晴得王锺翰十月十五日美国信。周一良来,馈《十经斋遗集》二册,羹持四把。晚高名凯来,示我敬一主人画竹册六叶,有韩菼、张英诸人题诗,极佳。十二月三日星二冬月十一日晴上课。通学(斋)估送商丘刘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