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升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  相似文献   

2.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是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  相似文献   

3.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相似文献   

4.
“三好生”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附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成了学校里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还能给老师捎一些难买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特别出色,就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相似文献   

5.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6.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官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是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说话,老师在后面吸…  相似文献   

7.
三好生     
<正>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  相似文献   

8.
“三好生”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附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成了学校里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还能给老师捎一些难买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特别出色,就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  相似文献   

9.
“三好生”     
<正>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  相似文献   

10.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相似文献   

11.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尽管姚淘淘表现一直很好,却从未当选过三好生。寒假前学校照例召开表彰会。校长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话,整个操场乱哄哄的。要发奖了,旁边一个同学用力推他,“快!校长喊你上台领奖。”他激动得不知所措。“快去呀!”在同学们的催促下,他走上了主席台,向校长敬了一个队礼。“你来干什么?”“我来……领奖呀!”  相似文献   

12.
“三好生”是评价好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三好生”评选制度的建立,“‘三好生’就是好学生”的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然而,“三好生”的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也不尽相同。近些年来,三好生评选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被功利化的新闻屡见报端,在新世纪新阶段,“三好生”的标准也理应顺应教育理念的变革,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童晖 《家庭教育》2007,(10S):12-13
河北邯郸一位家长来电说:“我的孩子上初中二年级。不久前,他和学校老师因学习发生矛盾。孩子很苦闷.我也很苦恼,不知该怎样帮助孩子化解他与老师的矛盾和冲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06,(5):29-31,15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学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学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相似文献   

15.
杨聪 《师道》2006,(2):30-30
这学期,我接手六年级(1)班。原先的五年级合并后重新分的班,部分学生还是附近的一所学校撤消后插进来的,因此,不但师生之间很陌生,而且同学之间也不大熟悉。不说别的,就说名字和人,不经过一段时间也是很难对得上号的。第一次见面,我进了教室,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环视了一下教室,等学生都安静下来了,就从口袋里抽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方形小纸片看了起来。我问大家:“你们猜猜看,老师手里的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呢?”学生很好奇,因为以往不是老师拿着点名册一一点名,就是老师让他们按座位一个个地自我介绍。有的说:“是不是某几个同学的名字啊?大…  相似文献   

16.
于雷上三年级时我开始“教”他。我听一二年级的老师说这个学生从来就没写过一个字,书也没读过一句,好像也没见他张过嘴。未免太夸张了吧?我们这所乡村小学不常交作业的,或是经常抄他人作业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不过一个字不写的好像少见。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现在有些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嚣张,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礼貌,犯错误时有恃无恐,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老师和父母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我班三年级下学期转来一个男生,他没来之前,班里没有骂人打架的现象,可他来了之后,受他的影响,班里的学生开始骂人,甚至和外班学生打架。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谈过很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和他的家长多次沟通,可是他却丝毫没有改变.甚至在四年级时还变本加厉,和外班的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他还经常在班里说谁和谁好了,谁喜欢谁了,弄得班里乌烟瘴气,他自己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老师     
胡海棠 《教师博览》2004,(12):38-38
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张,与其他孩子合不来:他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似乎从未洗过澡。他的学习也很不好……每当汤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会不由自主皱眉头。  相似文献   

19.
诚实为本     
有一天,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向我报喜,说她准备将我的女儿作为优秀学生候选人报送市“三好生”的评选。我很高兴,想不到女儿进中学后进步这么快,刚刚在班上被评为“三好生”,现在又被推荐为市三好生候选人。  相似文献   

20.
彭荣 《班主任》2008,(12):24-24
今年我接了一个六年级班,刚接这个班,别的老师就私下告诉我张鹏(化名)是个“自私大王”。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我对张鹏就多了一些特别关注: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张鹏学习很用功.成绩很好,经常深钻难题,但也的确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很自私,从来不让别的同学碰他的东西;别人问他题,他从不热心讲解,生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