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解放儿童,实质上是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即将儿童当“人”看,让他拥有着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而不是成人的附庸、任人支配的“小羔羊”;将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而不仅仅将它看作成人的预备;在儿童的成长阶段提供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让他们的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的伸展,还幸福于儿童。从哲学的高度看,解放儿童的基本内涵,就是真正把儿童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选择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创造的主体,并根据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儿童观,把儿童真正培养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现象学为基础,以儿童对炫耀的行为体验为逻辑起点,分析儿童炫耀行为背后的自我发展,得出以下结论 :儿童因为天性使然的个体本能和正向偏见而表现炫耀;儿童采用朴素的自我展示策略—通过炫耀展示自己的能力;儿童由于外部奖励与物质自我发展的动机驱使而炫耀;炫耀是儿童驱除自卑感的方式或者是其高自尊的表现。根据儿童炫耀折射出的意义,教育者应走出成人立场,进入儿童意义世界去理解儿童的炫耀行为。  相似文献   

3.
理解儿童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儿童文化的本质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与成人文化相比,儿童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儿童文化是充满热情、易变的,凭感觉的成分多,而成人文化相对来说则体现为科学性、理性化,具有客观冷静和稳定的特性;儿童文化是充满张扬和想像的,而成人文化却表现为现实性和重复性;儿童文化的价值观具有多样化、易变性的特点,成人文化的价值观则更体现为固定化和不灵活性;儿童文化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4.
对幼儿创造教育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幼儿创造教育的内涵  (一)幼儿创造力的本质特征  创造性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幼儿也不例外。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大量实际观察表明,儿童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儿童的创造力几乎表现在他的所有的活动之中。我们认为儿童具有创造力,但并不意味着儿童能够与成人一样可以进行科学创造发明。在承认儿童和成人都具有创造力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儿童的特点与发展水平,儿童的创造力与成人的创造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有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  1.幼儿创造力的自发性强,表现范围广泛  幼儿生活在一个心理上松弛的阶段,这为获得和…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儿童游戏治疗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诊断阶段  患儿基本情况:  ×××,男,1995年9月22日出生。于1998年4月在其所在的幼儿园小班被我们发现。主要表现如下: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兴趣狭窄,不与别人玩耍,不喜欢玩玩具;对家庭装修用的电动工具却很精通,能自己装、拆儿童三轮车;对成人的问话不能理解,只能简单重复;记忆力好,对电话号码、电视广告语等能熟练记忆;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用咬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不能适应正常的集体生活;老师反映他行为刻板,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问题,动作发展不协调;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不一样,经常看旋转…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提出: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作为主体,他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是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的主体,是自我改造与自我发展的主体。作为客体他即是教育者改造和塑造的对象,也是自我改造、自我塑造的对象。作为被改造和塑造的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即他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追求来选择教育影响,并内化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这就意味着,学生是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参与到教育过程中的,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地教导,更不仅仅是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儿童尽管未臻成熟,但同样已具有“能动的、“自由自觉的”人这一属类的基本特性。及早确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顺畅进行等具有深远意义。成人应通过营造宽松环境、建立主体性教育机制去确立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者要尊重未成年状态。”目前国际社会基本认同的童年概念包括:第一,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即承认其独立人格;第二,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不能将其当作“成人的预备”;第三儿童在成长期,应尽量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活。这是精彩的忠告,又是让人深思的警策。教育,往往把儿童视作“待超越”的初始阶段,一个尚不够“文明”的低级状态。父母、教师总是焦渴地期盼着儿童能尽早摆脱幼稚和单薄,“从生命之树进入文明社会的罐头厂”(凯斯特纳语),尽早地成为和自己一样,“散发着罐头味的人”,继而成为具有进入…  相似文献   

9.
谈严爱相济     
严爱相济是一条基本教育原则,严是教育者对儿童的要求,具有强制性,爱是教育者对儿童的给予和情感体验。严与爱是辩证统一的,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应把儿童当个人来看待,其次既要爱护关心儿童生活,又要严格要求儿童,再次既要面向全体,一视同仁,又要区别对待,因材严爱。  相似文献   

10.
王丹 《学前教育》2009,(3):50-51
个体的社会性是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成人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音乐交往,可以给儿童提供大量人际交往机会和经验。因此,教育者也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人类的地位 ;在人生的秩序中 ,儿童有儿童的地位 ,必须把成人当成人看待 ,把儿童当儿童看待。[1]一、问题的提出儿童是教育的对象 ,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教育者正确认识、对待儿童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儿童的研究 ,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儿童观 ,有助于教育者自觉遵循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有助于教育者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育活动。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 :教育者的职业就是研究人。但当前不少教育者对儿童的研究很不够 ,存在“四化”倾向 :表面化、随意化、单向化、抽…  相似文献   

12.
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个性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功效,儿童不是因为年幼而游戏,是因为需要而游戏,幼儿为独立的人,是有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让游戏来伴着孩子成长,这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性是儿童哲学的本质属性,乃在于儿童哲学时常要求我们在儿童与成人之间进行视域的叠加而非视阈的消融。对不可协调的差别进行保持是跨文化哲学的基本主张,理解跨文化性是成人与儿童之间达成意义共创的必要条件。儿童哲学对童年与文明的冲突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有力的行动,旨在以文化间的视角构建儿童与成人持续共享的可能性框架,协助教育者跨出对成人文化的固执与盲信,跨入对儿童文化的包容与尊重,最终使得一个互相成全、彼此关照的教育世界得以复归。  相似文献   

14.
幽默就是一种游戏,幽默也是一种游戏精神。儿童的幽默通过游戏的情境得以表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即是幽默游戏。儿童幽默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幽默游戏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儿童幽默游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道德养成、行为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人与教师应积极关注和支持儿童幽默游戏,通过儿童幽默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与幽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其主要内容就是将主客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问的关系。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审视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是“和而不同”的,是互为条件的共在;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必须进行对话交流,必须承认普遍共有的规范,默认共同的规则,两种文化才能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续润华  孔敏 《成人教育》2011,31(12):53-55
现代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生观与传统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生观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学生观强调每一个成人学生都是具有独特发展优势的个体,要求教育者充分相信他们;强调成人学生是主体的人,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强调把成人学生当做一个发展的人,要求教育者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们;强调成人学生是一个具体的人,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强调成人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要求教育者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17.
儿童创新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也是 2 1世纪合格人才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校、家庭必须站在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培养儿童创新能力。一、儿童创新能力的特点儿童受身心发展特点和经历经验的局限 ,其创新能力的发生发展与成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表现在 :1.儿童的创新能力是以其自我实现为主要特征的成人的创新突出表现为形成和取得科技成果或技术创新 ,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有明显的独特性。儿童的创新主要是指他自身从未实践过的经验 ,从未经历过的体验。因此 ,儿童的创新能力一般指的是 :通过儿童自主行为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者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和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来衡量和苛求他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行者的姿态,以坚实的行为捍卫童年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搭建起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教师》2012,(16):F0002-F0002
本书为作者在耶鲁大学担任“特里讲座”主讲教授时的演讲集。作者指出,教育者不要用一堆混乱不堪的成人概念去填塞儿童;对于儿童所学的东西,也不要作为死的资料让儿童被动地加以接受,这样会使儿童成为“知识矮子”。并强调,给学生的知识与给成人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