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交际与思维的工具,为了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除了有意识地指导家长在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多做工作多配合外,还应该创设一个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良好教育环境,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有效的方法去影响。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用心创设宽松丰富的语言环境。陈鹤琴老先生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首先教师与学生之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开放的可沟通的交往环境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而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则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教师如用真诚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细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给孩子不断的鼓励、支持,孩子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自然有话就敢说、喜欢说。我园托班有一位新生,有什么需要就用动作表示,要添饭就指指自己的小碗再指指饭锅,家长反映宝宝并没有语言障碍,我们老师了解情况后非常有耐心,在满足他需要的同时总是主动和他交谈,像妈妈一样照顾他,宝宝便是从愿意叫“老师妈妈”起开始说话的。2…  相似文献   

3.
<正>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而儿童阶段又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此阶段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纲要》还指出了环境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重视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孩子才想说、愿说,从而感受说的快乐。自由发言,不简单否定孩子的答案是一种宽松,而我认为,宽松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深层次平等。宽松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理解接纳、支持与鼓励的”。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有话敢说。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孩子说话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因此  相似文献   

5.
1.让幼儿有交流的愿望。不愿说或不敢说是大多数幼儿的普遍心理。《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潜力才能被充分挖掘,从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6.
刘丽 《课外阅读》2011,(6):302-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语言交流活动。然而,教师如何调动幼儿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自主交流,关键是怎样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必须把握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词汇量日益增多,逐渐能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除了需要组织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外,还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环境,创设平等、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幼儿想说、敢说、有时间说、有地方说、有交流的对象。因此,我们在幼儿能学又迫切要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沙漩 《早期教育》2005,(10):26-27
3-6岁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聪明的妈妈们可别错过了这个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如果在家里开辟一个“语言区”,创设一个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有内容说”的语言环境,一定能够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相似文献   

9.
交往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让儿童学会交往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任务,也是独生子女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1.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要让孩子敢说话、爱说话。家长不能摆出“家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或流露出瞧不起孩子的神情。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理解的,应该让孩子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发展语言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为幼儿创造交流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捕捉一切可以让幼儿交流的机会,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让他们体验交流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师要提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让幼儿在交流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必须把英语听说放在领先地位,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要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敢说";要结合游戏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要给予鼓励评价,让学生"乐说";林变换各种形式,让学生"会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创设自由,多样、轻松的语言环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让语言回归幼儿生活和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实现《规要》中关于“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向.现在的幼儿受到祖辈父辈的过度爱护而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因而交往语言比较贫乏,我从本班幼儿的实际出发,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语言交往教育活动. 一、创设良好的交往氛围,让孩子想说、敢说  相似文献   

15.
儿童身上潜藏着四种潜能:语言和社交的能力;制作的能力;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艺术的能力。而这些潜能的挖掘,最主要的是离不开环境。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探究欲望,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的应答,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来讲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着这样的目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学期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这样一个语言角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手段。幼儿的语言教学实质是交际,是师幼间,幼儿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语言交流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放在人格和生命的高度来敬畏和尊重,创设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孩子们想说、爱说、敢说。一、创设生动有趣的静态环境,使幼儿喜欢说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结合起来,孩子看图时通过感知来把握画面的人物,景象  相似文献   

18.
金芬 《早期教育》2000,(11):32-32
一、创设口语练习的氛围--让幼儿"敢"说 幼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即使本来在家长面前能说会道的,也会因为怕生、害羞、胆怯等原因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自己想说的话.刚入园的幼儿有的还听不懂普通话,因而无法和他人交流、沟通,以致整天都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因此,幼儿教师应把培养幼儿"敢"说放在首位,努力创设环境,营造口语练习氛围,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想说、敢说.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孩子在园一日生活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与老师、同伴互动.可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往往参差不齐,对说话意识不强,不喜欢主动与成人、同伴交流的孩子来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作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说"的平台,让孩子敢说、愿说、会说,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在幼儿阶段奠定语言基础非常重要。从《纲要》的要求可以看出,要培养、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创设一个交流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