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也是深圳市儿童高发及多发的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发现及早干预预后较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深圳市幼儿多动倾向行为发生状况、影响因子及其性别差异性等问题的探究,了解深圳市幼儿多动倾向行为的特征及人群分布状况,期望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发展和培养儿童健康人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  相似文献   

3.
对学龄前儿童多动反应的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但过分的“多动”有可能是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表现。多动反应幼儿普遍存在心理、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发育。一、正确认识儿童的多动反应1多动反应儿童的特征。一般说来,小学期、少年期临床医学诊断的“多动症”儿童,其心理行为模式的发育、发展过程,可追溯到学前期或者更早的多动反应。多动症儿童在新生儿期,有易兴奋、易惊醒、夜哭、常需抱着入睡的特点;在婴儿期开始出现多动现象,如抱在怀里乱动、不安宁,容易激惹、发脾气;幼儿入园后开始表现出多动,上课时小动作多、话多、东张西望、干扰…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期出现的种种偏异行为会自行消失。但是,这并不是说矫正幼儿的偏异行为不重要,因为这些行为阻碍着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及时矫正幼儿的偏异行为,就好比是清除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种种障碍。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有各种行为问题的幼儿通常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表现,例如,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表现过分胆怯(退缩、沉默不言、动辄哭泣等),对批评过分敏感或冷漠,攻击性行为过多(威吓其他幼儿、经常争吵斗殴、行为粗暴、有破坏性等),在各种竞赛中屡遭挫折,对任何事缺乏兴趣和动机,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抑郁,病态说谎,人际关系差,清洁成癖,在家庭生活中过分依赖成人或过分霸道,在家庭与幼儿园中的行为截然相反等等。教师和家长比任何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能够注意和观察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些行  相似文献   

5.
社会退缩作为幼儿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较常出现的问题,其不仅仅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进程等问题,而且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描述社会退缩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原因并指出了其发展规律,且针对原因及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一、社会退缩行为概念  相似文献   

6.
李雪梅 《教育导刊》2004,(18):24-26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育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与幼儿园的教养方式与教育模式若有不当,会造成幼儿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及早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市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为以后幼儿园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04年1~4月对广州市委幼儿园的幼儿心理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目前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的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  相似文献   

8.
社会退缩作为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较常出现的问题,它不仅仅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进程,而且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在描述社会退缩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并指出了其发展规律,且针对原因及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任何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导致幼儿在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功能等方面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都叫做幼儿心理伤害。心理伤害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他们有苦只能往肚里咽,如果他们受到心理伤害,就会使他们整天郁郁寡欢,烦恼不安,时间长了就会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外向的孩子,如果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他们就会以…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行为反映了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状况及个性特征。行为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不正常行为即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妨碍幼儿身心健康、影响儿童智能发展的行为。 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的,即攻击型行为。其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学习无兴趣,不遵守纪律,不能跟同伴友好相处,严重者还会发生欺骗、盗窃、逃学、弃家出走等。一类是内向性的,即退缩型行为。表现为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独离群,不易适应新环境;或者性情温顺,但神经过敏,烦躁不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严重的会发展成情绪性问题行为。 造成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1.父母的精神障碍,如酗酒、神经症。2.母亲分娩不顺利,导致幼儿轻度脑功能障碍。3.家庭环境不良,如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婚,经常打骂、训斥孩子;或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放纵。4.学校教育不当,如教师态度冷淡,不关心、不尊重学生,处理问题不公正等。5.社会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民族汉考作文题的特点,按照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少数民族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把握写作规律,掌握写作技巧,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Jij练。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诊断和修正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了解网络学习者以及社会对网络课程的需求。网络课程因为融合了教育、教学、技术、网络王杞等因素使得网络课程评价比传统课程评价显得更加复杂。通过文献阅读,分析了我国当前网络课程评价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算能力是数学素质的具体体现 ,反映出每个学生综合数学能力 ,近年来高考加强了对数学能力的考察 ,而运算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笔者从三个方面通过例说论述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一是运算能力的表现 ;二是运算能力与数学思想 ;三是运算能力重在长期训练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书写新情境题中化学方程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黑泽民的电影<罗生门>对芥川龙之介的同名小说做了极大改编.两者却存在难以割裂的内在关联.但两位艺术家在艺术旨趣与历史意识上表现出极大分歧.这一改编对我们今天的影视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牛奶漫谈     
本文对牛奶的化学成分、各成分的存在状态、理化性质及营养价值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李健高 《初中生》2008,(12):27-28
A:I'd really like to go and see the swimming at the Olympics. 我非常想去看奥运会的游泳比赛。  相似文献   

19.
A:I'd really like to go and see the swimming at the Olympics. 我非常想去看奥运会的游泳比赛. B:Yes,me too.I like the swimming,especially the…1what's it called?You know when there are two swimmerstogether? 是的,我也是.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有一位新来的数学老师。下课后,约翰问彼得:“你觉得这位新老师怎么样?”“我觉得他不可靠。”彼得说。“你真的这样认为吗?”约翰很疑惑。彼得说:“是的。昨天他说3+4=7,可今天他又说2+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