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6,(10):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 8月18日,山西首家服务“三农”的专业广播——山西农村广播正式开播。山西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针对这一特点,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和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决定成立一套以宣传“三农”、服务“三农”为专业特色的广播,让农民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2.
开播于2006年8月28日的农村频道是河北电台八个专业广播媒体之一。它以“三农”需求为第一关注,以“三农”宣传为第一责任,以“三农”发展为第一追求,为农村听众提供政策解读、市场信息、实用科技、法律服务以及文化娱乐节目,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凭借着真诚的服务,农村频道逐渐成为农民的“身边广播”、“实用广播”和“贴心广播”。《直播“三农”》、《“三农”今日谈》、《科技村村通》、《供求双通道》、《走进城市》等一批富有频道特色的栏目已经在农村广大听众中拥有较高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同时,连续摘取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中国新闻奖两个大奖。8月25日,农村频道举办了开播三周年节目研讨会。局、台专家及农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为农村频道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家省级专业农村广播频率出现于2003年陕西电台,随后农广频率遍地开花,它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为农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及娱乐为职责,逐渐为我国农村受众所了解。但是,目前农民从对农广播中听到最多的是“老戏”、“评书”、“广播剧”、“医疗节目”等,新闻报道显得凤毛麟角,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4.
对农广播服务“三农”,是广播作为喉舌的首要职责,也是广播媒体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当前,各地正在扎实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为专业对农广播,江西科教农村广播从2005年7月1日开播以来,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的同时,一直在探索如何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更好地服务好农民的生产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蔡玲  邱建新 《新闻前哨》2005,(10):71-71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难点在“三农”。三农问题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心,尤其是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这其中对农广播应该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广播具有接收简单、便捷,受外界影响较小,信息量大等独特的优势,农村广播在宣传报道上应该给“三农”更多的照应。那么办好农村广播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07,(6):F0003-F0003
江西农村广播作为江西省唯一以3000多万农民为核心受众的省级广播媒体,自2005年7月1日开播以来,以其鲜明的“三农”服务特色和实用、亲切、朴实的传播风格,受到农民听众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7.
对农广播服务“三农”,是广播作为喉舌的首要职责,也是广播媒体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当前,各地正在扎实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为专业对农广播,江西科教农村广播从2005年7月1日开播以来,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的同时,一直在探索如何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更好地服务好农民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1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金土地》节目诞生。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媒体中唯一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每天不问断播出的对农节目。节目运行7年来,始终关注“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三农”开展一系列广播活动,不仅吸引了听众,扩大了广播影响力,还成为新疆听众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心,聚焦“三农”、定位“三农”已经成为时下新闻媒体主要的报道任务。要办好对农广播,就要面向“三农”,立足本土化,打造精品栏目,增强对农广播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10.
《西安档案》2004,(5):34-34
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坚持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强化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力度,加大服务功能,以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办主要形式,全力打造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平台,推动了全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乔千 《中国广播》2011,(12):79-81
提供服务是农村广播的首要任务,也是农村广播的立身之本,只有做好服务,农村广播才有传播力,只有不断提高对“三农”的服务水平,农村广播才能保持生命力,才能依托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民农业生产的需要,广播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做好三农报道,记者是桥梁和纽带,是党委政府的传声筒,是服务农民的宣传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做农村新闻报道经验,就如何把握好三农报道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孙月 《河北广播》2007,(4):47-4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心,这其中对农广播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广播具有接收简单、便捷,受外界影响较小,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在对农广播的多种节目形态中,新闻类节目无疑是重头戏,那么如何办好对农广播新闻类节目,使之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六次将目光聚焦“三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给予“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给全国农村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以来,从陕西开办全国第一家农村广播,到现今24家省、市农村广播分布全国东西南北中,6年间全国对农广播蓬勃发展,以新的形象,面对广大的听众群体,以独具特色的节目内容成为广播业界新的生力军,农村广播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月18日-22日,由甘肃农村广播主办的2009年全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19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的44名代表共同寻找农广“蓝海”,寻找乡村“钱景”。本届论坛以“坚持、坚信、创造、联合”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对农广播频率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还将2006年成立的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更名为中国农村广播联盟,研讨农村广播广阔的合作和发展之路,交流打造特色频率、特色节目、特色服务,发挥定位优势和联盟协作的经验,切实把农村广播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阶段,大力提高农村广播有效覆盖率、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宣传服务,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部分代表在论坛上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三农”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而如何引导农民科学致富一直是广播人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随着全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通过广播学习科技知识、了解科技信息。河北农村广播自开播以来,一直本着“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的宗旨为广大农民服务。为了达到帮助农民更快、更好走向富裕的目标,农村广播从2008年1月起隆重推出了《农博士来咱村》节目。这档节目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走到田间地头,解答农民朋友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探索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主办,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对农广播高层论坛”2008年11月1日在嘉兴举行,就对农广播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发表了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王彩霞 《兰台世界》2006,(12S):25-25
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服务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结合本地区“三农”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王刚同志关于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贯彻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8.
首先谈谈对河北电台农村广播的印象。通过收听近两年来的节目,觉得农村广播所办节目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时效性、服务性、贴近性,充分地满足了听众的多种需求。节目定位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比如,《直播“三农”》、《“三农”今日谈》栏目,每当中央和省里出台重大涉农政策时,栏目总是以第一时间向农民送上最权威的信息,并连线权威专家为农民朋友进行准确的政策解读,很好地体现了节目的新闻性和服务性。《供求双通道》、  相似文献   

19.
刘瑞忠 《新闻爱好者》2008,(11):120-120
县级广播电台的受众主要是农村干部群众,各类节目传播的内容也大多与农民有关,一直以来都被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对农宣传的主要工具,也被农村群众看成是最亲密的媒体和朋友。由于农村听众居住分散,因此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在农村市场仍然有着天然的宣传优势。对农广播专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青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办好对农广播专题,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今日黑土地》品牌节目看强化对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广电系统为“三农”服务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广播电视媒体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做好服务“三农”的工作,推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学刊》在2005年的《广播电视服务“三农”》(上、下)《对农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三期专栏中,集中发表了21篇广电对农传播的文章。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话题。本期专栏,刊发海宁潮·天通杯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三篇一等奖征文及征文活动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