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去年,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如今又值“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之际,对于如何有效的保护、传播与延伸闽南文化,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
  本栏目通过对闽南俗语的图像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以实际的创新案例探讨闽南民俗文化在转化传播形式的现实意义。蔡永辉在?闽南俗语图像语境的现实意义?文章中认为,应从关注时代人文现状的角度来赋予民俗文化新的多元传播活力。陈学君的?闽南俗语的图像诠释与传播?从图像诠释和传播闽南俗语的角度,为闽南俗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生存空间。蔡淑芬的?泉州特产包装设计的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闽南特产的包装该怎么去定位和设计,才能使闽南特产的包装能有独特的闽南文化特色,从而使闽南文化浓缩为流动、带得走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20,(1):100-103
针对现有福建地区特产包装设计缺乏地域、文化和艺术特性,提出将闽南文化应用于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系统性思路。试着从包装的基本要素角度探索,通过采集、整理、归纳闽南文化,结合学生的获奖案例,尝试分析如何让古朴的闽南文化符号在包装上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地方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增添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学报的特色必须历经长期的培育,而先行创办特色栏目则是必要的选择。《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的“泉州学研究”栏目经过8年的精心构建,在海外交通、方言、南音、地方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了对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该栏目于2010年转换为“闽南文化研究”。“闽南文化研究”是“泉州学研究”之内涵的延伸与扩展,将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特产蕴含地域文化主题,其包装设计理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民间美术作为地域文化典型代表,应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对提升特产包装文化品味以及特产销售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概述灵璧钟馗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分析灵璧地方特产包装品牌意识淡薄,商品包装简单粗陋,包装设计缺乏创意,地域文化特色不浓等现状,从灵璧钟馗画的造型、色彩、构图、寓意四个艺术特征,探讨如何实现灵璧钟馗画的艺术元素与灵璧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应用,力求拓宽灵璧地方特产包装的设计思路,促进产品销售,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5.
闽南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支流,记载着独具地方特色的闽越民族文化精髓,是研究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振兴海峡西岸战略的提出,为闽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挑战和契机。通过社会学视角,以泉州地区为例,在讨论闽南民俗文化特征和分析当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推动闽南民俗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地方文化的传承。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是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拓展地方文化传承渠道的有效途径。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积极融入闽南文化,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拓宽闽南文化的传承渠道;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需着力开设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校本通识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8.
由泉州师院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创新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已经走向世界。学者们在提升“两岸文化共同体”的整体化认识、促进闽南文化研究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特产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品牌是一个地方特色的标志,特产品牌向名牌转变对创建与保护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方文化建设及形象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特产品牌建设中,企业首先要不断加大自我保护力度,增强特产品牌保护的法律意识。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靠传媒、社会团体、政府及消费者和法律等多种宣传和保护手段,提升保护特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21世纪的文化多元化的新格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在音乐领域调整专业设置,使地方音乐进入高校,不仅可以起到保存传统的作用而且能办出地方院校特色。泉州南音作为一个传统的优秀乐种,在闽南语地区广为流传,将其作为一门专业引进高校,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与台湾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舞台。“九一八”事变后,在“树立科学的文化”“致力地方的历史”等学术语境影响下,福建协和大学福建文化研究会创办、出版学术刊物《福建文化》,传播海洋物质文明、海疆管理机制、海洋人文思想、海洋精神品格,建构海洋文化认同,培植民族自信力;并通过田野调查、公开讲演、学社沙龙、乡村服务等公共传播渠道拓展海洋文化知识的社会影响。其所倡导实践的“历史的眼光” “科学精神”“分而为之”的学术传播理念,为中国海洋文化“科学化”进程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闽南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依靠力量、实施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创新闽南文化传承、建设文化强市的思路与对策,并试图将这些思路概括为以高校为“点”,以旅游项目、通讯传媒、城乡建设为“线”,以公共文化平台为“面”的全面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3.
Two distinctive paradigms have been used in researching higher education phenomena in China’s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first might be described as “critical realist,” and the second as “interpretivist.” The book Portraits of 21st Century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Mov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has inclined toward the second paradigm and a central concept is that of “civil society.” However,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rgue that the concept of “commercial civil society” may better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Different from civil society that is based on voluntary action and contributions, commercial civil soc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profit making behavio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fit making features of Chines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us aims to supplement the interpretivist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e book.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concept of “commercial civil society” not only reflects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Chines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operates, but may also be helpful for analyzing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phenomena in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随着闽南文化大力发展的需求,对于如何有效的保护与传播闽南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闽南俗语推广的研究,以近年出现的惠女阿芳画说闽南为个案研究,围绕其“闽南俗语”这一艺术创新语境而展开,其内容的通俗、生动与时代感气息,充满了浓郁的人性生活与艺术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的视觉感知,这恰好是当下保护与传播闽南文化必要的传递形式。以图像诠释文化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国家《规范》、《规程》与现行福建地方《规范》在基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确定方面存在的差异问题。通过相关条文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差异存在的原因以及地方《规范》对国家行业《规程》进行量化后产生的不利问题,提出了确定安全等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菽庄花园是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有“海上文人园林”之称,表现出文人园林的“园隐”思想特征并赋予景物“文人化”特征。分析菽庄花园造园背景,揭示其选址、布局、题名、风格等方面所体现的“园隐”思想。菽庄花园因园主经历和时代环境而体现出文人隐居、忧国忧民的造园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是中国文人园林艺术的结晶,连接着闽台两地的情感纽带,反映出园林艺术、文学、社会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校音乐教育应构建本土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紧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构建“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对接、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以此形成自身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8.
福建永泰爱荆庄在建筑形制上居住与防御并重,建筑基本类型、构成要素、空间形制等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且蕴含着独特的“女绅文化”载体,体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闽派地域建筑艺术魅力,可为新农村民居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平潭是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全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是“闽台合作窗口和对外开放窗口”,未来还将朝着自由港城市迈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岛城市风貌对平潭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总结平潭城市风貌现状,梳理挖掘城市特色之源,提出平潭“海上花园之城、文化包容之城、低碳智慧之城”的特色定位和“平潭风、台湾味、国际范”的城市格调,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和“法定化、标准化、精细化、多元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平潭国际旅游岛特色风貌塑造与城市设计的具体路径和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传统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缘法而治""明德慎罚""群体意识"与"尚中贵和"等治国理政思想,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建设、以德治国、群众路线与和谐社会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论。这些民主政治理论已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蕴含着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有力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