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合肥市居民社区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的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指标因子的重要程度,并以各项指标满意度平均分生成象限图,分析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满意程度,找出合肥市在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学家克拉克提出的影响满意度核心要素和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SCSB)模型,构建了社区居民满意度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假设。通过对五类社区共467位居民的实证研究发现:供需关系、居民感知对社区居民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居民期望对社区居民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而社区居民满意度对居民的社区情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还揭示出意识和参与因素对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区信息化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凯  龚子英 《情报科学》2008,26(4):546-549
以服务质量概念模型(缺口五)为基础,并针对社区信息化服务的特性进行修改,从而提出社区信息化服务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维度,结合重要性分析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XX社区信息化服务的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测评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洪洲  陈显军 《科教文汇》2013,(35):197-199
本文阐述了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设计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在线综合技能培训,分析了如何使用信息化系统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并讨论了信息化系统在未来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信息化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社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和缺乏全面考虑等问题,对社区信息化水平有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思想,建立社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社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可以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情况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和完善,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最后把此方法应用到某社区的社区信息化评价实例,并给出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华淑华 《情报探索》2009,(12):91-93
介绍了发达国家建设智能社区的经验与特色,对发达国家的智能社区建设成功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借鉴国外智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推进我国智能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信息化社区,使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借鉴Fomell的建模思想,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自身特征,选取相关变量并提出结构关系假设,从而构建社区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指数(CICPSI)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从而修正和完善模型.  相似文献   

8.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全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参考重庆市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即构建一个平台、完善三个系统、理顺四级管理,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齐头并进;并提出统筹城乡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路径:以一个平台为核心,三个体系为支撑,打造三大块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的社区信息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区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衡量依据.提出了一套社区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分别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研究了各个评价指标对于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程度,并在东西部典型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为西部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社区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发达国家在社区信息化管理方面具有较成熟且具体的实践经验。文章首先阐述了智慧城市和社区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继而分析了我国社区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情况,并总结部分发达国家的社区信息化管理经验,以此探索社区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方向,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中国社区信息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社区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子模块,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关注和支持。信息化时代给传统的社区建设带来了极大冲击,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政策文件的角度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研究意义作了分析界定,并对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予以了梳理。在实际调研“芜湖96365生活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对其成功的平台优势、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推而广之,将其中的一般性策略用理论方法提炼出来,以期为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构建了社区信息化系统用户满意度概念模型,并以安徽省舍肥市300户居户为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均较好地解释上层结构变量;公众预期对电子公共服务系统的差异感知和满意度是否适配没有显著影响,差异感知对公众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电子公共服务质量感知的维度划分与差异感知观测变量的设置都是合理的;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越来越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并逐步形成了单独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外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出现了哪些研究成果和不足;二是分析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因素及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江苏省社区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江苏省社区信息化拥有从国家到地方政策支持的大环境,社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社区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社区信息化试点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提出了江苏省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建议:一要建立新型的社区信息化推进机制,二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财力创新机制,三要通过制定规划、标准和相关法规来优化社区信息化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聪丛  王娟  徐晓林  刘旭 《现代情报》2019,39(5):143-155
[目的/意义]智慧社区是社区信息化进程中演化出的新形态和新概念,其相关研究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方法/过程]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智慧社区相关的国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本研究从概念内涵和研究范式明晰了社区信息化发展研究脉络,并进一步总结了智慧社区研究的动力机制、议题关切和热点趋势,以期为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和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霍明  张复宏  赵伟 《现代情报》2016,36(9):27-33
针对我国农村社区信息化过程中,由于对其发展演进阶段无法准确把握造成的信息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投资决策失误和资源供需错位等问题。根据信息化演进理论和我国农村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将农村社区信息化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基础建设、初级应用、深度应用和全面整合4个阶段,并分析了4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关键指标、面临困境和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论中的哈肯模型构建了一个农村社区信息化演进七层次模型,对农村社区的动态演进阶段进行量化判断与分析,从而给出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对策措施,以提高农村社区信息化的效果和效益。最后,通过一个数据算例验证性所构建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分析了城市社区信息"条块分割"问题的成因及危害,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即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信息整合机制;同时指出了这一机制正常运转所需的组织结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杭州市滨江区居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了解、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率及缓解三级医院就诊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从杭州市滨江区某社区中抽取了3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效问卷273份。结果:对社区首诊概念知晓率为63.74%,对社区首诊制度了解率仅为38.83%,有社区首诊意愿的为居民60.4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与医疗机构的远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了解、对社区卫生服机构的技术满意度与居民是否愿意实行社区首诊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了解及社区卫生服机构水平影响了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实力、水平仍需提高,社区首诊制度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社区信息资源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小玲 《情报科学》2005,23(12):1823-1826
社区信息资源建设是基于信息资源结构的,信息资源结构是基于社区信息化系统用户的。本文从社区信息化系统用户需求入手,分析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结构,并进一步对基于结构的信息资源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变村庄为社区,变传统农民为社区居民。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意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民作为内生动力,对其合理规划和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差异大,众多因素错综复杂,农民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新农村建设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