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读了贵刊2009年第07-08期卷首语——刘松老师的《感动自己》后,我思考了很多。刘松老师是名师、名校长,对小学数学教学有很深入的研究,本人十分佩服。但文章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也许能得到刘老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贵刊2009年第07-08期卷首语--刘松老师的<感动自己>后,我思考了很多.刘松老师是名师、名校长,对小学数学教学有很深入的研究,本人十分佩服.但文章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也许能得到刘老师更多的赐教.  相似文献   

3.
听说好友刘松要上《小学教学》(数学版)“人物聚焦”栏目,心中非常高兴。这充分说明刘松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刚满7岁的刘松是一年级的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把他寄养在我家里。他脾气倔,动不动就哭。问他什么,不问十几次他就不会答应。自己不会刷牙,不会洗脸。我常常为如何教育他而犯愁。他一切只能听老师的,可我既不是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家长,要教育好他还真需要找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刚满7岁的刘松是一年级的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把他寄养在我家里。他脾气倔,动不动就哭。问他什么,不问十几次他就不会答应。自己不会刷牙,不会洗脸。我常常为如何教育他而犯愁。他一切只能听老师的,可我既不是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家长,要教育好他还真需要找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听说好友刘松要上<小学教学>(数学版)"人物聚焦"栏目,心中非常高兴.这充分说明刘松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纪老师的案例《第一次,我没让他参加考试》,很能理解纪老师此刻的心情。自己全身心的付出,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守候了六年,用心浇灌了六年,换来的却是为了一节体育课如此昧着良心的告黑状,的确叫人难以接受。我今年带的也是六年级班,下面结合自己的班级谈谈我的几点思考。一、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这是纪老师班的案例,可从中我却看到了我们  相似文献   

8.
仔细拜读《小学教学》2009年第7—8期刘松老师的《“打电话”教学预案》后,为刘老师巧妙的引入、循循善诱的展开和幽默风趣的风格所折服。我们组织了几位骨干教师对刘老师的预案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颇有收获.但也有一些困惑和思考。现撰述如下,以求教于刘老师和各位行家。  相似文献   

9.
仔细拜读<小学教学>2009年第7-8期刘松老师的<"打电话"教学预案>后,为刘老师巧妙的引入、循循善诱的展开和幽默风趣的风格所折服.我们组织了几位骨干教师对刘老师的预案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颇有收获,但也有一些困惑和思考.现撰述如下,以求教于刘老师和各位行家……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11,(10):10-11
朱老师: 您好!感谢您的来信! 您所提出的问题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思考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假想自己正处于您当时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李海林教授与叶黎明老师的两篇文章曾引发教坛就真实作文开展的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引发了很多教师的思考,我也是思考者之一。在思考中,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来信选登     
亲爱的老师:你好。如果你不介意,请让我叫你老师吧——教我学会思考的老师!我爱写文字,爱用笔记下自己的情绪。虽然感觉自己的文字太乏力、太干枯,却又止不住对文字的爱!即使写得不好,但总是属于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学期,在我区举办的"名师八桂行"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刘松老师的《四则运算》一课。刘老师的课从一道算式"100-24×3"开始,他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计算,再追问学生"为什么‘28’这个结果是对的?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以及"‘100-24×3’如果想等于228,可以添一个什么符号?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最后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数学思考?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思考,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思维水平、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把学生数学思考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2013年12月21日~22日,我在泉州有幸观摩、学习了来自浙江省特级教师刘松、北京市特级教师牛献礼、江苏省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期,学校在宣传栏公布了上一学年校先进个人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我去看时,遇到了自己班上的学生。他们看见我,问:“老师,我们都找了两遍了,怎么没看到你呀?”。我忘了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回去后陷入了思考。是啊,平时多是老师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生的这句问话使我意识到学生也同样在要求他们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希望他们的老师成为一名高水平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刘松老师"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起点适度、设计新颖、问题给力、主体突出、生成巧妙、情感融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许卓娅 《学前教育》2009,(12):16-18
曹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大家的提问总是启发和激励我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我说“有趣”是因为这些问题自己以前也没有更深入地思考过。因此,每次在老师们的问题引导下思考,都是非常有挑战性、非常愉快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听了几节名师的数学课,与往年相比。多了一个元素——阅读指导。以下从刘松和张齐华老师的同课异构来欣赏名师们的阅读指导.对比中感悟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贵刊2011年第2期刊登了李军亮老师的一篇文章《“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展读之余,引发了我的思考,很想借此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国高材生在美国留学,老师讲了六点,考试时,他全答对了,老师只给了他最低的等级。他不服气,找老师理论。老师解释说:“你答了六点不错,可这六点全是我讲的呀。只不过你记住了.通过考试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你为什么不能从我讲的六点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新的见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