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法国高等教育的中央集权体制和双轨制体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法国高等教育法开启了变革时代。通过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1984年《高等教育法》和2007年《综合大学自由与责任法》三部法律,法国有效解决了高等教育危机,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当代法国高等教育法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高等教育立法应当与时并进,高等教育改革应当以法律为基石,其关键在于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制度构建和大学内部治理的民主参与和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2.
万峰 《教育》2012,(11):60
法国的高等教育很有特色,分为两大体系,即开放式体系和选拔式体系。开放式体系指的是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é),目前法国有87所公立综合大学。这类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机构。法国的综合大学采用"宽进严出"的淘汰制,进入综合大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以免耽误学业。综合大学提供众多学科领域各种不同类型的培养课程,颁发国家文凭和高质量的大学校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法国高等教育发展回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法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战后高等教育的复苏和以三个法律为标志的三个改革 ( 1 968年高等教育指导法所确立的第一次改革 ,1 984年高等教育法形成的第二次改革 ,1 989年教育指导法所引发的第三次改革 )以及 90年代以来正在进行的大学改革几个时期。本文以时间发展为线索 ,回顾与评价了 2 0世纪法国高等教育改革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对 2 0世纪法国高等教育发展勾勒出了一个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4.
自2009年1月1日法国20所大学开始按照2007年颁布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实行自治。本文通过分析法国大学自治传统的沿袭、《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的背景与内容,探求法国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定位政府与大学的权责,建立新的大学治理模式,进行大学自治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5.
波伦亚进程中的法国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波伦亚进程中,法国以坚定的政治意愿投入改革。改革使法国大学呈现出崭新面貌,大学之间的合作得以加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开始向新的体制靠近,大学的课程得以统一梳理。尽管后续改革的困难极大,但是一个更加国际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欧洲高等教育的诞生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or精英,各有优势法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从院校类型上来讲,主要分为两大类:综合大学和精英学院.首先,来说说法国的综合性大学.法国共有87所综合大学,大约有180万名学生,就读综合大学的法国学生约占全国大学生的74%.由此可见,综合大学在法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法国综合性大学的专业科系设置齐全,从数学、化学、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工学、电子、材料到文学、语言、艺术、人文科学、法学、经济、管理、健康、体育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各学历层次的培养课程,并可颁发包括学士(3年制)、硕士(2年制)、博士(3年制)学位在内的各类国家文凭.  相似文献   

7.
私立大学在西方源远流长。早期的西方大学大都是私立大学,多由行业组织转变而来,具有独立办学的传统。直至文艺复兴以前,西方国家极少干预高等教育事务。后来,出于政治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干预,举办了大量公立大学,但私立大学的传统在西方社会从未中断过,成为其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研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与成功做法,对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  相似文献   

8.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各国,特别是以法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体制高度集权的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内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法国通过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结构调整、实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建立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等措施增强了大学之间的合作,推动了学生的流动性,密切了高等教育领域与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法国这次的高等教育改革增强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了高等教育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反应能力,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在探讨80年代至今,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所采取的因应措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在90年代逐渐迈向普及化后,在财政困窘下,一方面是政府对大学的补助款逐年减少,一方面是大学体认到市场的优势,以市场的利基舒缓财政的压力,形成政府、市场与大学财政良性的互动关系。政府对大学财政的改革所采取的作为是:(一)以教学需求为导向,改变经费分配机制;(二)推动实施校务基金,协助公立大学财务自主;(三)对私立大学提供奖补助的经费;(四)5年500亿竞争性补助款的分配。至于市场对大学财政改革的影响,是1990年开始实施"大学弹性调整学费",除由政府订定每年收费标准外,大学按需求有10%上限的调整学费空间。对于学费征收,政府给大学自主的空间有限,学费对公私立大学有"市场失灵"的现象。所以,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财政改革的作为仍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的利基发挥的功能有限。最后,本文对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未来财源筹措途径提出若干策略,作为改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博洛尼亚进程的总目标已成为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标准,对以多样化为特点的法国高等教育而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法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以整合博洛尼亚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研究区为主旋律。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对法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增强了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促进了学生的流动性,密切了高等教育领域与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China’s k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are modelled on the French école Polytechnique. As such, they are utilitarian institutions, rooted in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manpower for society’s economic progress, and tending to ign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As China’s elit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ook in a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recent massification process, China’s k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underwent reform to become more comprehensive in curricular offerings and more research-oriented in function. The authors have uncovered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Despite repeated discussion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never actually a conscious strategic choice for universities. Only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a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did universities develop their own unique reform strategies in a move to becom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research oriented. The authors have adopted a multi-stream analysis framework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ree case study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ST), and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WAFU). It was found that Chinese universities already have quite a high level of autonomy, but that the government still has the power to make strategic decisions. Each university’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has been an independent process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tructure over this period, and policy-making has combined top-down and bottom-up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也必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观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需要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完全按照产业的运行规律去发展,而是必须遵循其特殊的教育规律;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需要整合和科学的分类发展;高校内部改革需要以人本、创新、全面和协调为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一直热衷于摘掉"师范"的帽子,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纵观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发展历程,高等师范教育体制之争一直未休停过。鉴于百年师范教育之争的历史阶段性决定,给当今的高师院校"摘帽热"留下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距离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还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但办学体制和质量标准比较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高等教育特而不优、特而不名的现象十分突出;终身化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规模较小;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但开放程度较低;民主化改革尚需继续完善;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未来10年,甘肃省高等教育应持续扩大规模,促进普及化、办学体制和质量标准多样化;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完善终身化体系,提高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推进民主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扩大继续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从金融危机看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过去历次相比,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经济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影响显得更加明显与直接,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已显现及潜藏的矛盾与问题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对此,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社会各界全面启动应急机制,并建立起推进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力图化危机为转机,以促进台湾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涛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85-93,109,120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大学数量及教育质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印度已成为智力外流的主要国家之一。在高教改革的推动下,印度的私立院校较之公立大学在开发创新服务项目和满足西方大学学术研究及学生的需求等方面,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印度只有建立有效的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及质量评估策略,与国外大学机构实现功能对接,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成为对外国留学生和教师流动有吸引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法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分析其基本框架和主要特征后,得到的启示是: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代表特别是非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参与评估,构建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外部评估体系与被评估高校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评估后继跟踪机制。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高等教育类型划分影响了民办大学的准确定位 ,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提出民办高等教育应该属于综合类高等教育 ,民办大学有条件办成以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为主的综合大学 ,而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19.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改再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改始终是我国高等学校改革中的重头戏。为此,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细致和有机的探讨是必要的。我们要从问题出发,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教改的具体内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针、措施和步骤,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理严密,可以操作的教改系统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