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合成了3种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荆(C16H33)2N(CH3)2Br(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C16H33,NC33H45(CH3)2Br(二十二烷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C16H33NC12H25(CH3)2Br(十六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并考察了其对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苯甲醛与苯乙酮Aldol缩合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两条疏水长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苯甲醛与苯乙酮Aldol缩合反应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其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结果还显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疏水碳链的数目增加、疏水碳链的增长均有利于Aldol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琥珀酸酯磺酸盐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好、起泡稳泡性高、乳化力强等优点,尤其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小、毒性低,因此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合成原料成本的降低和消费者对化妆品温和性和天然性要求的日趋强烈,这类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量正迅速增加.有关琥珀酸单酯磺酸盐类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3.
在以3-硝基-1,8萘酐为原料的乙醇溶剂中加入氮氮二甲基乙二胺,得到2-[2-(二甲基氨基)乙基]-5-硝基-1H-苯并[de]异喹啉-1,3(2H)-二酮,进一步还原5位的硝基得到氨萘非特。氨奈非特在芳香醛、亚磷酸二乙酯的作用下,合成3个氨萘非特磷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经过HRMS、1H-NMR和13C-NMR表征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浊点等主要指标和活性物含量、渗透力、扩散力、乳化力、洗涤力、起泡力等主要性能的测定方法,对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测定水产品肌肉中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e,SMR)、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dimidine,SDD)、磺胺-6-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SDM)、磺胺喹恶啉(sulfaquinoxaline,SQX)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要求,适用于检测水产品体内的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残留。  相似文献   

6.
亲水基团PEG分子量对漆酚基乳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漆酚(U)、环氧氯丙烷(ECH)、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一系列漆酚基乳化剂(UE).用IR、^1H-NMR对UE的结构进行表征,用吊片法测定UE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研究了UE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高度等性能.结果表明:UE仍然保留了漆酚分子的不饱和长侧链;所制得的UE均溶于水且都能较好地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亲水基团PEG分子量的增大,UE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降低;PEG分子量对UE的起泡能力影响不大,但对UE乳化自油的能力影响较大,当PEG的分子量为1.0×10^3时,所制得的UE10的乳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文山学院学报》2016,(3):24-27
将壳聚糖改性成两亲性羟丙基壳聚糖(HPCS),再将羟丙基壳聚糖经过酰化改性制得具有水溶性的N-邻苯二甲酰化羟丙基壳聚糖(N-PH-HPCS)。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N-PH-HPC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N-PH-HPCS的溶解性、泡沫性和表面活性。结果表明,N-PH-HPCS具有良好的起泡性、稳泡性和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8.
在水溶液中Zn(Ⅱ)与硫氰酸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二甲基苄基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在少量氯化钠存在下,分相过程中Zn(Ⅱ)被定量浮选,可实现Zn(Ⅱ)与Fe(Ⅲ)、Al(Ⅲ)、Co(Ⅱ)、Ni(Ⅱ)、Mn(Ⅱ)等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9.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98K时Tris-HC l缓冲溶液(pH=7.1)中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羟乙基-二甲溴化铵(CHD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BSA浓度对结合作用的影响,用Stern-Volmer方程探讨了CHDAB在浓度较低区域与BSA的作用机制,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了CHDAB与BSA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CHDAB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CHDAB对BSA的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并导致其最大发射波长蓝移;相同温度下,BSA浓度越小,其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越大,CHDAB对BSA的猝灭作用越强,同时其结合常数也越大,结合越强;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HDAB对BSA构象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2,3-二甲基-5,6-二氢吡嗪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与乙醛反应,合成了2,3-二甲基-5-乙基吡嗪。  相似文献   

11.
研制成功一种以沥青厂抽出油馏分为基础油,自乳化力强、成本低的新型金属切削乳化油以该油制得的乳化切削液符合GB-6144—85标准,实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两性聚丙烯酰胺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首先以氨基乙酸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制备丙烯酰胺基乙酸钠(NaSAA)单体,然后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胺基乙酸钠(NaS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NH4)2S2O8和NaHSO3为自由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基乙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通过研究AM/NaSAA/DMDAAC共聚物絮凝和脱水性能,发现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基乙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兼作相转移催化剂,溴化苄与亲核试剂叠氮化钠反应制得叠氮化苄。反应操作简便,时间短,产物易于分离,离子液体在催化性能上要优于常用的季铵盐,而又还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二水硫酸铁铵存在下由异戊醇和苯甲酸合成了苯甲酸异戊酯 .当苯甲酸、异戊醇和硫酸铁铵的物质量比为 1:4:0 .17,回流分水 4h ,酯收率达 82 .3% .  相似文献   

15.
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纳米及微米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纳米及微米级尺寸的聚丙烯酸吸水性颗粒.将Span-80和Twoon-80组成的协同乳化体系分散于烷烃介质,使聚合体系稳定化.聚合初期,单体存在于乳化液滴和胶束中.在自由基引发下,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酸颗粒大小均一,且其尺寸取决于引发剂的类型.若使用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得到微米级的颗粒;若使用油溶性的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由于丙烯酸的齐聚物分子链在油性连续相中溶解受限,则得到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La(NO3)3、NH3F、PVP、Tb4O7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制备了[LaF3+Tb(NO3)3]/PVP复合纤维。将[LaF3+Tb(NO3)3]/PVP复合纤维在600℃焙烧10h,获得了晶态的掺Tb3+的LaF3/LaOF复合纳米纤维。采用热重一差热、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的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掺Tb3+的晶态LaF3/LaOF复合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150nm,长〉50μm。  相似文献   

17.
以(NH4)6Mo7O24.4H2 O,NiSO4和(NH4)2S2O8为原料合成了(NH4)6[NiMo9O32]·8H2O杂多酸盐,并利用化学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1000-400cm^-1处由两组突出的峰组成,显示出Waugh结构单元的特征谱带;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紫外区吸收峰位置为207nm处,可见区吸收峰位置为563.2nm;差热-热重分析显示:该化合物在1067.9-1103.5K分解,说明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循环伏安曲线显示:该电极反应为半可逆过程,是以扩散控制的表面氧化还原过程,且伴随质子化。  相似文献   

18.
在固相反应的基础上,采用草酸根沉淀稀土粒子使其充分混合的前处理方法,合成出一种新型的硼磷酸钇钆铕荧光红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和荧光光谱表征。与(Y,Gd,Eu)PO_4相比,产物增加了与磷元素等摩尔量的硼。硼的掺入提高了发光强度,但没有改变样品的正磷酸盐单斜晶系结构。根据样品的红外光谱,发现其吸收峰与GdPO_4的很相近,说明样品与GdPO_4同构;同时分析了不同浓度Gd~(3+)掺杂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基质离子对Eu~(3+)的能量传递机理。通过对产物的分析发现其具有高的发光亮度及低的热猝灭效应,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最后将本实验所用方法与传统固相法对比,反应温度降低了100℃,发光强度提高了10%以上,且所得样品易粉碎、粒径小。  相似文献   

19.
以二辛胺为原料,硫酸二甲酯为烷基化试剂,CaO为缚酸剂,通过非均相的液—固反应,常压下合成了二辛基二甲基氢氧化铵,二辛胺能定量转化。将二辛基二甲基氢氧化铵与盐酸或氢溴酸中和得到二辛基二甲基季铵盐。此方法反应时间短,反应产率高,一般可达98.2%,所得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20.
膨化硝铵炸药以其优良的爆炸性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但其生产工艺复杂;采用硝酸铵与水、复合蜡、复合添加剂混合制成温度为105℃-110℃的溶液,将这种混合液在真空度为-0.07- -0.09 MPa压力下脱水干燥制粉,得到一种粉状膨化硝铵炸药;通过对炸药进行微观结构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炸药生产工艺简单,各组份混合均匀性好,炸药的安全性能和爆炸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