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几乎象加按语一样的不费笔墨,便使梁实秋的反动面目暴于光天化日之下,可说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我们常说鲁迅的杂文象匕首。这篇文章是相当典型的。文章可分三段:开头到“我可怎么能知道呢?……”为第一段;之后到“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第二段;余下为第三段。第一段主要是引述梁实秋的反扑辩白,以为反面材料。文章开门见山,简明地交代了梁实秋的文章的由来后,即用“先据……再下……于是……”这一长句迅速地摘引了梁实秋的自云“我不生气”的文章的原文,重在摆出他的所谓“疑问”。这个“疑问”总起来说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一番狡辩,否认他是“资本家的走狗”;二是从“我还不知  相似文献   

2.
五、递进展开。文章思路展开的过程,往往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思索过程、认识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这一过程反映在议论文章里,就是一个递进展开思路的过程。教学鲁迅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之前,我们先印发了梁实秋的文章《资本家的走狗》,介绍当年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背景,让学生写作批驳文章。学生的文章一般只能肯定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不能再作深入一步的剖析。于是我们指导学生学习鲁迅杂文《“丧家的”“资本家  相似文献   

3.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自《二心集》)是鲁迅先生三十年代批驳买办资产阶级文人梁实秋时写的一篇杂文。杂文者,从文章的大类看,属于议论文体。从思维方法看,议论文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即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和揭示其思想观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应该以它的逻辑特征为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论证线索,理清文章论证的层次和特点。 这篇杂文的题目比较特殊。它表示的文章完整的论题乃是: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但它却省略了判断的主项(梁实秋)和联项(是),实际上只标出了论题…  相似文献   

4.
我们分析一个句子,不仅要从语法上弄清它的句子结构,而且还要揭示句子的深刻含义。鲁迅先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有两个极为复杂而精彩的句子,它们都居于同一个中心段,论述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梁实秋不仅是“丧家的”资本家的忠实走狗,而且是一个无能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现在分别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里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刻而生动地分析了梁实秋这条“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丑恶嘴脸,痛斥了他污蔑陷害革命作家的卑劣伎俩,从而打击了为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打头阵的“新月派”。这是反文化“围剿”斗争中的一篇战斗檄文。文章的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一个省略了主项和联项的A判断,即“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充分揭示谓项概念的内涵,在“走狗”前面连用了三个限制词,使概念十分明确,显得判断精  相似文献   

6.
【原文】我还记得,“国共合作”时代,通信和演说,称赞苏联,是极时髦的。……加上一个形容字:“乏”。【分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篇精彩非凡的驳论,鲁迅先生以他所特有的犀利笔触,无情地剥下了论敌的层层伪装、张张画皮,展示其丑恶的走狗嘴脸。双方论争的焦点在于:谁是走狗。梁实秋在冯乃超著文揭露其宣扬为资本家剥削统治辩解的反动本质后疯狂反扑,非但拒不认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短小精悍、极其犀利的驳论,也是一篇直刺敌人心窝的战斗檄文。它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发表于同年五月一日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二心集》。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在这前后,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时期。当时由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组成的“新月派”,为了适应这种文化“围剿”的需要,无耻地充当了急先锋。其中自诩为所谓文艺批评家的梁实秋,向反动派献媚取宠,表演得尤为恶劣。一九二九年九月,他抛出了  相似文献   

8.
对《“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一名篇,同行多有研究。这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一点浅薄的看法。一、敌论与作者正面观点的层次驳论文是在批驳敌论的过程中来确立作者的观点的。那么,如何来理解《“丧”》文作者观点的层次呢? 人教社八五年发行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教学参考书》是这样写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叙述论战的缘由,引出梁实秋的自供材料,树立批  相似文献   

9.
一、着重讲清逻辑性我们把鲁迅先生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课文调整为讲读课文。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县有强大的逻辑力量,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章。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逻辑力量。 (一)一开始批驳敌论,作者以鲜明的阶级观点给“走狗”下了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为范本进行逻辑分析,意在使读者通过文章对鲁迅先生杂文中所体现的逻辑力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语文课的词语教学,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教学实践中接触的一些问题谈谈心得体会.围绕主题 有的放矢在进行词语教学的时候,有些课文难度比较大,如果教师忙于释疑、疏通,就会影响课文分析的完整性、系统性.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是要围绕主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同语教学.试以《“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为例.鲁迅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三个方面着笔,运用了一系列极其准确、生动的词语,深刻地揭露了以梁实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御用文人的反动本质,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文章的题目正是主题的形象概括.我在分析课文时,紧紧扣住了题目里的三个限制词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是同一出处的内容连续引用。例: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两个同一出处的连用,彻底揭露了梁实秋变换手法对黄迅等造谣、诬蔑和陷害的丑恶嘴脸。又例: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  相似文献   

13.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作的著名讲话中,多次论及鲁迅。这些关于鲁迅的论述,涉及鲁迅的诸多重要方面,内容博大精深,笔者试作探讨。其一,肯定了鲁迅对梁实秋的批判。在与梁实秋的论战中,鲁迅先后著文《流氓的变迁》、《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驳斥了梁实秋超阶级的文艺观,阐述了文学的阶级性,揭露了“新月派”充当“维持治安”的“刽子手和皂隶”。抗战初期,梁实秋曾宣扬“与抗战无关论”,受到文艺界进步入土的批判。毛泽东在(讲话》中分析剥…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其晚年,梁实秋在大陆依然是被否定的“反动文人”,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虽然现在情况有了很多改变,但大多数人除了一些散文作品外,对其认识还是很有限的。走进历史,客观地还原其真实面貌,我们会看到一个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人格独立、爱国思乡、有血有肉的儒雅文人梁实秋。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有一个相当长的复句。全省师专《现代汉语》协作教材曾进行了分析。我认为还值得商榷。现按笔者不成熟的意见划分并说明如下,以就教于同志们。 ①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 的吗?”了, \②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 (转折) 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 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 (并列)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围绕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颇有些议论。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获知有些版本的教材减少了鲁迅作品,而同时又选录了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时,嗅觉敏感者很快就作出了鲁迅被“顶替”的判断。大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骂”梁实秋语)留给论者的印象太深了,以致某些论调很自然地就暴露出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浅表性思维。当然,也由于其“异乎寻常”而格外地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张霞光 《高中生》2008,(1):62-63
层进式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其特点是析理如剥笋,一层又一层,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直至精华毕露。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堪称层进式结构之典范。文章先论证对方是资本家的走狗,再论证对方是"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接着又引用大量事实证明对方不仅是"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而且是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点: 1.围绕“丧家的”、“资本家的”、“乏”三个限制词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清梁实秋之流的反动本质。2.围绕三个限制词,突出重点词句,使学生读懂弄通原文。教学课时:三教时教学准备:印发《补充注释》、《内容讲析提要》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散文创作刍议李复兴稍有文学史知识的人.对于梁实秋的名字是不会感到陌生的。那是因为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关于文学的阶级性的论争中,鲁迅曾称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此后名声就一直不大好。1940年初,所谓“国民参政会华北慰问视察团”曾...  相似文献   

20.
把握了一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后,“突破口”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选好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篇典型的驳论文,重点和难点容易把握,传统的教法是从疏通文字入手,以引导学生分析该文的论点和论据为突破口,以教师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