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国教育进展评估(NAEP)是全国性学业成就评估体系,是美国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与学术价值。本文通过评析 NAEP2009科学评估框架,并对比其与NAEP2005科学评估框架的区别,试图为我国建立全国性学业成就评估体系、制定教育评价质量保障程序、提升学业成就评价的命题技术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清华 《课外生活》2009,(10):38-39
古今中外,不少艺术家不只在艺术宫殿中徜徉邀游,他们还涉足科苑,并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科学奇葩,甚至摘取到了比他们的艺术成就毫不逊色的科学硕果。  相似文献   

3.
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IMSS)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于1995年发起,其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各国学生的数学、科学学习成就及其各国文化背景、学习环境、教师因素等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替代性学业成就标准(AAAS)与基于该标准的替代性学业成就标准评估(AA-AAAS)是近年来美国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美国近几年替代性学业成就标准评估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报告和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系统介绍替代性学业成就标准和基于该标准的替代性学业成就标准评估的运作方式及执行现状,并介绍了美国国内对这一体系的研究与反思,为我国的特殊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1978年,当年轻的贺林正经历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之时不会想到,30多年后他会有如此的社会地位与科研成就。今年3月,贺林荣膺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回首人生,正是因为过往的卑微、艰辛与抉择,才沉淀了贺林今天的快乐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验法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内部归因高于外部归因.没有年龄差异,也没有性别差异;学业成就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都很重视能力的归因: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重视能力和主观努力的因素;而学业成就较差的学生,更重视能力和问题难度的归因.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9年2月参加了由美国教育测试中心(ETS)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课题,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工作,完成了试卷分析和翻译、取样、预备性测试和正式测试、数据登录和处理以及撰写课题报告等项丁作一现在这项课题已完成了全部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科学地总结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理性审视中国大众化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展望未来,只有全面统筹兼顾,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科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成就结果密切相关,不同的目标定向对应着不同的自我调节策略和模式,自我调节在成就目标定向与成就结果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与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带给我们如下启示:培养学生确立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目标定向,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就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5~6年级低成就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被试453名,从中筛选出高、低成就者,并对他们的考试焦虑和学习动机进行考评。结果:高、低成就学生与一般水平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极显著;高、低成就学生在考试焦虑、学习动机上的差异极显著;高成就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低成就学生,高成就学生的考试焦虑显著低于低成就学生。结论:考试焦虑、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郑扬威  熊建文 《物理教师》2010,31(1):42-45,48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理论及思想在人类科学、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创立的相对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地位堪比经典力学领域的牛顿力学体系,电磁领域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对科学及科学方法、哲学、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评价了当代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的科学成就,并主要介绍了吴文俊在拓扑学、中国数学史与数学机械化方面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知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生存需要基础性知识,人类的发展需要创造性知识。基于上述理念的知识论,学习科学知识需要了解知识的相对性与相关性,进而把握知识的同一性。透过这样的学习范式,才能真正地领悟科学的本质。在学生科学课程学业成就评价中,始终基于这样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测量618名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性别、年级、城乡及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成就目标模式总体积极,具体为高掌握-高成绩趋近-低成绩回避;女生在掌握趋近、成绩趋近、掌握回避等目标上得分高于男生;城乡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乡镇初中生成绩回避倾向高;学习者总成绩与成就目标不存在差异,语、数、外三科成绩与成就目标关系的模式存在差异。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成就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5.
TIMSS2007科学测评基于各参与国家的科学课程制订了评价框架,并开发了标准化的科学测评工具.在剖析TIMSS2007科学测评的评价框架基础上,对测评工具的开发、设置和命题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基于新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成就目标理论作为解释成就动机行为的社会认知模式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心理研究的极大重视。本文在详尽介绍当代成就动机研究中三个重要的概念:成就目标理论、潜在能力理论和能力自我知觉以及最近提出的2×2成就目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一个把成就目标与8种完全分离的成就情绪联系起来的理论模型,从而深化了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52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更多采用成绩趋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女生更多采用掌握回避目标;高二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接近目标,高三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回避、成绩趋近、成绩回避目标;(2)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是成就目标和学业成就的有效中介,基本上验证了Pekrun等人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以广东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影响效应,以及基于这三者关系建立的中介作用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均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对成就目标定向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成就目标定向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确实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什么要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意义何在?为了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地方或学校怎样对课程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将其转化为评价标准?怎样让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意义在于:规范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理念,提供学业成就评价的维度框架,限定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课程标准转化为评价标准,需要对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进行技术考量。  相似文献   

20.
李琳 《现代语文》2009,(8):19-20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代都有与之一脉相承的理论论述。在具体的语境中,这一理论有它的合理性,它揭示了作家的痛苦经历与创作才能、创作成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