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998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提出“迈向主流媒体”,并且在华西都市报付诸实践后,一时间全国主要的都市类报纸都将主流化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理论研究界也对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现在将有关都市类报主流化研究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更好地推动都市类报纸的主流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突破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一些都市类报纸谋求"主流化"转型.一些都市类报纸声称迈向"主流化"是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本文对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做一分析并认为,踏踏实实做受市民欢迎、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大众化报纸,才是都市类报纸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以责任意识践行主流化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报类媒体的主流化转型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主流化是都市类媒体的责任担当 早在1999年,第二届全国都市报总编辑年会暨理论研讨会上,就有代表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概念.之后,包括<华西都市报><钱江晚报><南方都市报>在内的一些都市类媒体,率先开始探索主流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4.
党洁 《今传媒》2013,(4):131-131,145
面对报纸问题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国内都市报纷纷走上了向主流化转型的道路.都市报主流化的过程中,其从受众定位、内容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同时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过程中又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都市报主流化后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都市类报纸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坚持的自己的特色,采取差异化策略;另一方面也应该着力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提高报纸的质量,也就是做一份有社会效益的大众化报纸,才是都市类报纸的正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典型报道在国内新闻采写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它倡导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承道德文化发挥了作用.2007年,为克服都市类报纸同质化、低俗化倾向,《楚天都市报》顺应全国都市类报纸掀起的主流化转型潮流,开始主流化转型探索,将典型报道作为主打品牌,推出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典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众传媒协调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同时,《楚天都市报》通过典型报道也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塑造了良好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都市报类报纸的勃兴,是以华西都市报的创办为标志的。自此。都市类报纸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都市类报纸已成为中国报业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改变了中国报业的传统竞争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
都市类报纸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新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路径,表现在时评上就是积极开设评论版。本文将都市报时评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时评专版(专栏)的功能定位,并对其运作实践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操作手法,发现其特有规律,期待能为时评的长远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探讨树立时评品牌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意义,期待其能引领都市类报纸迈向价值主流、传播主流、受众认同主流的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华西都市报》自1995年创刊,短短几年,即创下不凡业绩。“创新,坚持不懈地创新”是引导《华西都市报》走向成功并始终站在都市类报纸前沿的核心理念。在传媒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华西都市报》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与创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的《超越媒体———一个“整合型媒体”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风云历程》(以下简称《超越媒体》)一书,浓缩了《华西都市报》走向成功的历史。对有志于办好报纸的人士来说,有效途径之一是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具体而言,则是…  相似文献   

9.
《都市晨报》自2001年5月8日创刊以来,经历了社会新闻打头、批评报道开路、社会新闻减量、政务新闻深化、民生新闻强化、社会新闻硬化、新闻归类重组等发展阶段,不断进行都市类报纸新闻主流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都市类媒体提出主流化转型理念,需要非常有远见的眼光。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市场类报纸只靠一些品位不高的社会新闻来吸引眼球,这种新闻操作方式是难以持久的。报纸是历史的载体之一.在若干年后,后人要回头来研究我们现在的历史,如果只看到这些社会新闻,当然不可能真实地看到今天的现实,那样就是我们一代媒体人的失职。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3,(20):56-59
大数据时代,全国都市类报纸纷纷进行全媒体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实践为例,就全媒体平台的流程再造,如何统一内容管理,统一经营管理,尤其是如何进行全媒体的绩效管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给都市报的全媒体运营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钱琛宇 《新闻世界》2014,(10):146-148
在都市类报纸发展日渐式微的今天,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曙光。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都市类报纸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起数据库以便于更好的分析受众阅读习惯。笔者经过对30家典型都市类报纸一个月的数据统计,发现现阶段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特点,并针对都市类报纸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宏军 《当代传播》2005,(5):101-103
自1995年四川日报创办了华西都市报并获得初步成功以后,仅仅10年时间,全国都市类报纸已经发展到了285家,形成了可观的都市报群体。都市类报纸的办报思路、办报实践、内容风格、经营模式,对整个报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都市类报纸群体的快速崛起,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但是,在都市报的快速发展中也产生出不少问题,诸如品位问题、格调问题、导向问题、结构与竞争问题、队伍的素质问题、新闻真实问题、舆论把握问题等,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都市类报纸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影响新闻真实的重要环节——新闻来源入手,分析都市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警惕都市类报纸的不良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崛起了一批都市类报纸,它们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这类报纸把“城市居民”作为主要的读者群,并由此来确定办报思路和风格。如华西都市报创办伊始,就将自己定位于市民生活报,读者对象是“大中小城市的市民”。这一定位后来获得了广泛认同。市民定位是都市类报纸的最大特色。然而在大众化、平民化、市场化的旗帜下,一些都市类报纸或多或少弥漫着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向,值得我们警惕。其具体表现在:一、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然而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16.
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里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从最近几年连续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中可以得到证明。从浅层意义上来说,楚天都市报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为都市类报纸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6,(9):10-10
据8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揭晓:1.南方都市报;2.钱江晚报; 3.齐鲁晚报;4.华商报;5.华西都市报;6.扬子晚报;7.羊  相似文献   

18.
贴近性与主流化,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题词.“贴近性”是都市报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主流化”则是都市报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追求.都市报跳跃式发展的起点与落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贴近性特点.“贴近性”之所以成为都市报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一是都市报为市民而生,理所当然需要贴近市民生活.1995年1月1日,被称为“都市报鼻祖”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发刊词即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该报明确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声称读者是否喜欢与需要是衡量办报好坏的标准.①“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从而开创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都市新闻观”.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5,(11):69-69
据中新网报道: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2005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终见分晓。《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华商报》,《大河报》,《齐鲁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都市快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都市类报纸的时评方兴未艾,在这“热”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时评“讲时效性选题缺乏判断”、“追求眼球效应忽视理性思考”、“一味夸夸奇谈而不讲专业深度”.本文主要从常识的生成与公共性的角度,对当今的都市类报纸的时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