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2.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洗衣服。她的孩子见了,也好奇地上前要帮着她洗。可他一会儿把盆里的水弄洒了,一会儿又把洗衣粉倒到了地上。妈妈烦躁地说:“你这孩子真不老实,尽给我帮倒忙添麻烦,快到一边玩去。”说着,就把孩子赶走了。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孩子很有兴趣地要帮助父母做事,可由于  相似文献   

3.
年轻的父母们通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原本乖巧、听话的宝宝,长到,3岁左右渐渐变得爱唱反调了:要求他做的事情,他偏不做;不让他做的事情,他非要做;事事都要跟你说个"不",还经常发脾气、摔东西……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呢?  相似文献   

4.
10多年前的儿童教育强调“3岁定终身”。许多人作了研究 ,发现一个人的智力在 6岁前就已经发展了 90 %,而且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 :孩子是一张白纸 ,你涂上什么色彩与图案 ,他就呈现你所绘制的东西。于是 ,早期教育理论开始倍受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 ,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早期教育 ,期望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一个理想的孩子。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也容易导致早期教育出现误区 ,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于是 ,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孩子认字、数数、背诗、算题 ,两三岁就教孩子写字 ,四五岁就把小学的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  相似文献   

5.
1岁到1岁半的孩子常常容易发脾气。又哭又闹,甚至打人,乱扔东西。年轻的父母感到困惑,常为此感到束手无策。有的父母采用“贿赂”的方法,给孩子吃糖、吃饼干。以求得暂时的安宁,但这样多搞了会造成孩子以发脾气来要挟父母。有的父母见了孩子发脾气就心烦,劝之不听,打之无效,就恐吓孩子说:“你还哭,叫警察叔叔把你抱走。”此法可能立时能生效,但会使孩子易于屈服,而形成胆小、懦弱等不良的  相似文献   

6.
和1岁时相比较,2岁孩子的能力强多了。他已能稳当地走路、爬上爬下,也比较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在情绪方面,他似乎比较平静、稳定,而且经常是快乐的,喜欢别人的。这时,父母只要把握住时机,抱他,他会乖乖地扑入你的怀抱,或者听你说话,或者和你交谈,交流感情。但是,2岁孩子的能力依然很低。例如,他想挺直站立,却跌倒了;他想抓住东西,东西却从他手中滑落;他也缺少表达强烈情感和需要的语言等等。那么,要让2岁宝宝生活得愉快,父母要掌握哪些教育技巧呢?  相似文献   

7.
张晓军 《家庭教育》2001,(12):36-36
有时你叫孩子做事、吃饭时,叫了他很多声,他总是不应,好像没听到似的。于是你就高声叫他,直至发火、威吓。第二次,第三次……又重复上面的这一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要让孩子学会答应你,得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他对你的及时反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儿子的有意识训练就证明了这一点。年轻父母可能对孩子吃饭  相似文献   

8.
谨慎教子     
我经常看到有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又被欺负了的孩子,不平地说:“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可是我没见过一个大人对十几岁的孩子这样说。小孩子打架不过是三拳两脚,小青年打架就可能导致法律的制裁,父母都清楚这两者的后果。可是,父母是不是都清楚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9.
睿齐 《教育导刊》2006,(8):51-51
你真正爱孩子吗?那就请你千万不要犯以下十点错误。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归我。2.把孩子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这样,将来孩子对他人破口大骂、粗言秽语,他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让他辛苦干活挣钱,也不教他节省,他将来能和父母一样勤劳和吃苦耐劳吗?5.当他和邻居、同伴或陌生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坚…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戴尔(Wayne Dyer)在他的《什么是你真正想给孩子的?》一书中提到:“创造力才是一切。”既然如此,有些事便是父母不该做的了:◇要求太高,不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比如“:你至少要说出十种以上不同的答案。”◇喜欢喋喋不休地教训孩子,比如“:你不许这样做。”◇限制孩子的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则漫画:儿子坐在地上哭闹,父亲心烦地对妻子说,儿子要什么给他买就是,怎么能让他哭呢?妻子说,你知道他想要什么,他要“天”。 没想到,孩子竟然“明目张胆”地要“天”了,足见做父母的娇惯孩子到了何等地步。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主张:应淡化给孩子过生日的意识,要强化子女给父母过生日的意识;让孩子首先学会爱父母,他才育可能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比较教育学博士魏贤超副教授从教育角度出发,认为给孩子过生日,不应只限于吃吃喝喝、快快乐乐、热热闹闹为目的,而应让孩于体会到“我又长大一岁了”,以促进孩子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为目的。中国少年报副总编、“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卢勤认为:年轻的父母应利用过生日这个机会,与孩子沟通、互献爱心;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建议年轻父母:一要善待自己的父母,二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日,三要理智地对待孩子的生日。  相似文献   

13.
1—2岁孩子的词汇量非常有限,父母若要用语言来指导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行动,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简短的,孩子能直接听懂的。这是最基本的一点。此外,还应遵守以下八条: 1.要引起孩子的注意,确保他是在看你并是在听你说话。为了使语言指导有效,你应弯下腰去,看着孩子的眼睛,也让孩子看着你。  相似文献   

14.
所有的孩子都会惹父母生气,这是孩子了解哪些是行为界线以及当他超越行为界线时,父母会怎样对待的一个途径。一岁的孩子就会通过做惹父母生气的事情来获得这种经验。孩子正是从惹人生气开始了解你控制他的能力,了解周围世界的。许多父母自找麻烦,对孩子的活动规定了许多禁令。孩子要不违背这些禁令,只有原地不动。这反而引起了孩子的招惹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门诊发现,两岁的孩子也会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低龄化正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年轻的家长们。据儿童心理卫生学博士杜亚松医生介绍.诸如依恋障碍症、夜惊症这样的病例,近年来在儿童门诊日益增多,这与年轻的上班族父母因工作压力而没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有关..有些父母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但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年轻的父母们说:孩子是我们的,只有我们才可以拥有他;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天地也管不着。 可是,年轻的父母们,我却要说:请尊重一点孩子吧!他有自己的大脑,有自己的意愿。任何武断地哄、吓、打、骂都左右不了他的大脑,强迫不了他的意愿。即使有时会“唯命是  相似文献   

17.
姚兰 《老年教育》2014,(2):39-39
1.“你来决定……”如果想要孩子做什么事情,或想阻止他做什么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你来决定吧”。这样能给他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自己决定了自己的行为,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做,既可以教会孩子选择就意味着承担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充当约束他们的“坏警察”角色。选择了,并且对它负责,这就是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9.
有些做父母的,一辈子为孩子操心、担心、伤心,然而到头来却成功地造就了一个懒虫和坏蛋。这是为什么呢?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都是我的。2、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这样他的  相似文献   

20.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6岁,他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太倔,朋友让他往东,他偏偏要朝西。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偏偏不!”一旦他的倔脾气上来,十头壮牛也拉不回来啊!朋友简直不知道怎么对付他了,常常向我诉苦。像这样的倔孩子我们身边不乏其人,许多父母为此困惑不已。每个孩子都不喜欢别人说他倔,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倔就是不好,甚至于倔就是坏。事实上,许多父母在说孩子倔时,其含义多数都不是褒义。父母不要说孩子倔,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倔的标签。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你说我倔,我就倔给你看,我就倔到底,看你能够把我怎么样。孩子怀着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