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发展绿色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在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以及当代价值,突出确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推进大凌河流域实现绿色发展,对于维护辽宁省生态安全、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大意义。在对大凌河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探究大凌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推进生态治理、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制度、增强生态意识等绿色发展路径,以期为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在向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大、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问题。分析了连云港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即海洋资源直接利用程度较高、海洋环境污染压力较大、绿色海洋科技能力不强和绿色海洋环保意识缺乏,并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力度、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应用与创新、营造绿色海洋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提出连云港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GDP中扣除对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坚持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方面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是绿色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国际上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规章制度。我国发展绿色经济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认清本国特色,把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从营造绿色环境、完善绿色制度、加强绿色激励、强化绿色考核等方面做好工作,以促使我国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分别对2009—2016年安徽省和浙江省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与比较,进而分析了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不足.结果发现,安徽省存在产业转型不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科技创新后劲缺乏和关于绿色经济政策落实不够的绿色经济发展特点,需要加强资源循环型城乡建设、加强新能源产业建设发展、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和加强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增长极的形成等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包括区域增长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空间模式等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定性分析了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产生物流需求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同时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机械设计、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液压气动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又以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自动化技术是发展较快且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科学技术,实际生产中,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借助自动化技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过程都与自动化技术相联系,尤其是发展绿色经济,自动化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绿色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身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自动化技术.这也是众多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精力研发的技术,因为其巨大市场潜力和持续发展,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适应人类健康与环保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都是动态开放和较为复杂的综合系统,这两个综合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建立基于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安徽省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数、测算了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启示我们应加大对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绿色信贷及直接融资工具,加大环保设施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伦理看来,绿色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自始至终鲜明地、全方位地体现了绿色生态重视人和人的价值、重视自然和自然价值的道德性。在操作层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所蕴含的发展伦理和生态伦理内核,主要是通过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市场、绿色营销、绿色技术、绿色消费等多种以可持续发展为要旨的绿色形式和绿色路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绿色产业开发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其经济效应就是发展绿色产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收入增加,如生态旅游收入等,以及由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减少,即负损失,主要体现在投入产出效应、机会成本优势、产业带动和结构优化等四个方面,通过绿色产业开发的经济效应,有助于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挑战与区域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一系列的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IT)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它是以知识经济为社会经济形态,以虚拟经济为经济活动模式,以网络经济为经济运行方式所构成的经济结构体系。挑战新经济,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努力培育发展区域经济;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最终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恶意绿色壁垒的判定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产品不断遭到国外绿色壁垒的拦截,绿色壁垒已成为继反倾销之后又一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障碍,引起了一系列贸易摩擦,并呈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绿色壁垒措施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善意的绿色壁垒能促进一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恶意的绿色壁垒是要高度防范的。针对恶意绿色壁垒进行分析和认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规范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减少贸易摩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山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保山市环境保护的思路,贯彻环境经济和谐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环境经济和谐持续发展模式,推动保山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一系列的产业形态,是一种集约性的增长方式,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总体上看,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三者缺一不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真正走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循环发展的理念,修改相关的法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充分认识保山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保山市环境保护的思路,贯彻环境经济和谐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环境经济和谐持续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未来保山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推动保山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科技、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综合。科学技术的产生首先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科技和经济作为基础和支撑,同时社会和谐又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的魅力已经显现,怀着极大兴趣的人们有理由对新经济作出广泛的了解。本深入浅出地对新经济的缘由、解释、争论以及新经济为何是高新技术加资本市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阶段性的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会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经济信息系统,是财务会计信息的载体,它提供为决策服务的信息。正确的决策来源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决定着会计报告的可信度和可利用度。而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变化所引起的经济环境、财务环境的巨大变革导致信息需求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对会计报告变革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报告。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引进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发展循环经济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要合理利用外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严把国外设备和产品的入境关;注重引进环保技术和设备;引导外资充分融入循环经济的各个层面;提高国内环保标准;增强外资企业的绿色营销意识。  相似文献   

20.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建立比较成熟、先进的循环经济模式及法律体系,文章回顾了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历史、内容,详细分析了日本循环经济立法中直接管制、间接控制和自我调控相结合的调控体系,并探讨了其中较有特色的抑制废物形成制度、循环物品名目和指标制度、政府扶持制度、经济刺激制度及绿色GDP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