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的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  相似文献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选一段史传类文言文。自2002年以来,设计5道客观题,1道翻译题,分值为20分。可考生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最感到头痛,往往心里没谱,有的考生解答选择题靠瞎蒙,解答翻译题靠胡诌。产生这种答题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少阅读文言文的应有知识,二是缺少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基本方法。针对  相似文献   

3.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是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综合考查了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但考生普遍反映断句题分数难拿,甚至看到断句题就茫然不知所措。那么,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懂得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方面的一些常识,就可以在统览全文、大致了解文意的前提下,借助一些"路标"断好句子。  相似文献   

4.
阅读文言文,可使我们走进古代,和古代先贤对话。这种对话,既是对古人思想的一种继承,也是对我们自我的一种升华。中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就是对这种对话效果的一种检验。中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要占到试卷总分的10%到12.5%,是中考语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要求在教材中被解释为“读读背背,理解大意”。《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力度,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解题时就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胡寅初 《学语文》2002,(4):28-29
一、主观(基础)题统计表 二、主观(基础)试题逐题分析: 1.16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实际上是11-15题文言文阅读题的延伸。和往常不一样的是,沿袭多年的客观选择题变成了主观表述题。这种新题型返朴归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选择的句子往往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对这样的句子的考查,能够看出我们对整篇文章理解、掌握的程度,能够看出我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下.但从阅卷的实际情况看,此题的得分率仍旧偏低.  相似文献   

8.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需要练就的一项基本功。给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类中考试题,它能直接考查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同学们普遍反映断句题的分数难得,甚至看到断句题便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文言文选材源于课外,翻译题分值大,考生失分较多。因此掌握解题技巧,培养解题能力仍然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考生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能力呢?一、以题知文"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语段,多出自教材之外的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命制,在沿袭2004年变革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可以说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精神对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命制的指引功能已日渐明朗化。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向纵观2005年16套考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对照“新课标”,我们可以想见,2006年的高考在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走向将会呈现出以下特征:一、选材:异彩纷呈迷人眼文言文阅读在选材上依然遵循浅易的要求,定位浅易层面,但时间的跨度将会更大,体裁亦将会有新的突破,呈现多样化态势。这一点可以说2005年高考试题已初现端倪,以往选用材料大都为出…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文试卷中第四大题包含三道小题,分别是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诗歌鉴赏,默写。文言文句子翻译是从第三大题中选出来的,与第三大题联系紧密,在对文言文的分析中,对此已经涉及。下面就诗歌鉴赏、默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一种综合性考查,特别是将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题以后,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今年文言文翻译题又由两小题5分,变为三小题8分,可见文言文、翻译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加强文言文翻译的指导与训练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结合试题进行具体分析,请广大考生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李剑林 《广东教育》2013,(12):14-14
2013年广东高考的文言文命题把总结人物性格的客观题改成了主观题,这一变化给不少考生带来了困难。它也要求我们对文言文的复习备考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一至高三,高中语文教师是如何开展文言文教学的呢?通常情况下,会在高一高二时下大力气认真讲解课本上的文言文,临近高三,还会引领学生回归课本,继续夯实基础;迈入高三,以练习册或卷子为依托,学生一篇又一篇地做文言文训练题,老师一篇又一篇地讲文言文训练题,而老师讲完一篇,学生扔一篇,就这样反复着"练讲扔"的动作,直至高考。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在高一高二时的做法,其基本思路是正确的,虽也有不足之处,但无可厚非。但是,到了高三,一天天一年年地重复着"练讲扔"的老路,实为不妥。其弊端有五。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实际上就是给文言文加标点。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人们用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写下来的,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给文言文断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文言文断句题能综合考查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是中考文言文阅读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里,笔者将结合2009年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对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技巧略作解析。  相似文献   

16.
一、解题技巧和文言文考人物传记一样,现代文阅读也考人物传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考文本。如何解答人物传记的设题呢?通过研究历年来高考中此类题的设题以及破解之道,我们得出以下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淑玲 《考试》2003,(2):35-36
高考语文在文言文方面,每年都有一题对语句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言文翻译,通常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四个选项中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从2002起,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一、解题技巧 和文言文考人物传记一样,现代文阅读也考人物传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考文本。如何解答人物传记的设题呢?通过研究历年来高考中此类题的设题以及破解之道,我们得出以下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古人利用这种书面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大量的"浅易文言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途径,我们可分为粗读、细读、精读、回读几部分,以2011年全国课标卷来谈谈文言文的精读。我们在经历了粗读、细读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精读文章有关片段,解答相应题目。一.用代入法解答词语题第4题,是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仍可以采用"审"、"读"、"找"、"比"、"定"的步骤来解题。审题目,可知题目要求选择"对所给四个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通读4个选项,了解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将选项的四个句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力度,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翻译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翻译时就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