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直播形式在一些地方电台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广播的活力,消除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感,广播在听众心中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在听众欣喜地拨打热线参与节目时,广播剧却不知不觉地在许多电台销声匿迹了.笔者以为,作为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该被一些地方台淡化.  相似文献   

2.
吴雪琪 《视听界》2001,(2):55-55
2000年12月,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了“迎接新世纪广播展评月”活动,该活动通过《南通广播电视报》和《江海晚报》公开征求听众对展评月期间播出的各档新闻,专题,艺类节目的意见,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在意见一栏中,有43.7%的听众希望电台能够将广播剧节目划入黄金时间,坚持每天播出,最好能安排重播,有的听众在来信中说“与电视相比,广播剧另有一种魅力,电视剧虽然声屏并茂,但人物一经出现在荧屏,人物形象留给所有的观众都是一样的,广播剧靠声音塑造形象,每个人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邓未必相同,因为听众在收听广播剧的过程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使广播影视成为未成年人开拓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近年来各级电台、电视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广播电视节目“建设工程”。少儿广播剧作为广播电视未成年人节目建设工程中投资省、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既较好地解决了各级电台少儿节目资源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嘉宾在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的作用,与一部广播剧作品的主要演员相当,是抓住听众"耳朵"的关键人物。可以说,嘉宾无论是权威人物或是普通百姓,他们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谈话节目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本文介绍了吴江电台《生活服务热线》节目嘉宾选择的原则,认为在选择嘉宾时,一般遵循在中年人中选取,增加嘉宾身份的选择范围,前提是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并根据栏目独特性、栏目实力选择嘉宾等。  相似文献   

5.
一、广播剧的初创期无线电广播发明于1906年,电台正始播出则始于1920年。相隔3年之后就诞生了广播剧。过去我们都把1924年英国广播剧《危险》当成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最近我发现1923年10月,在格拉斯哥广播的广播剧《罗布·罗伊》(原作司  相似文献   

6.
郝锁庄  安建民 《中国广播》2005,(9):77-77,71
廊坊电台在改革创新中创立了一个广播与听众沟通的新模式,这就是“听众俱乐部”。这一新事物的产生,来自现念和实践上的一次飞跃。广播的消费者是听众,广播媒体的一切改革和创新都毫无例外地要以构成广播市场主体的广播受众的需求为基点。把握了听众的需求,无疑是掌握了通向广播市场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正>广播小品剧是深受听众喜爱的一种广播形式。结合创作播出论述堪称"电波轻骑兵"的广播小品剧的制作要点以及如何增强其竞争力。广播剧汇集了语言、音乐、音响等广播要素,集合广播长处、特点,是能综合体现广播表现力的一种广播形式,感染力非常强。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制约,现在的广播剧在各电台中有些尴尬,制作和播出量不大。广播剧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创新。而广播小品剧正是适应广播发展,让广播剧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广播形式。  相似文献   

8.
沙漠中又多了一片绿洲──评广播剧《沙狐》丛林由黑龙江电台和山东日照电台联合录制的广播剧《沙狐》,是近年来全国不多见的广播剧精品。这部剧在全国评奖中荣获了一等奖和导演、男角、音效、录音合成四项单项奖,为目前不大景气的广播剧又增添了一片“绿州”。《沙狐》...  相似文献   

9.
<正>1996年1月,中宣部决定从第五届起,将广播剧纳入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至今已整整十年。岁月匆匆,回首十年来所走过的广播剧创作之路,作为一个亲历者、参与者,笔者感慨顿多。广播剧作为广播特有的艺术品种,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曾影响和熏陶了一代代广播听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视的崛起,广播受到冷落, 广播剧一度陷入低谷。一些地方的广播剧队伍散了,广播剧播出的时间撤了。广播剧进入“五个一工程”奖评比之后,极大地激发了广播剧的创作,广播剧开始复苏。全国各广播电台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广播剧。福建电台借了这股东风,也创作了一大批广播剧。其中多部作品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剧奖,成绩斐然。福建电台的获奖名次位居全国电台前五名。作为广播剧创作的小省,能获得如此好的成绩, 实属不易。今天回首往事,其艰辛与欢乐历历在目。此时,我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以献给这个不寻常的日子。 1996年1月,当中宣部将广播剧列入“五个一工程”评奖的文件下达时,对我来说,是一片的茫然。福建电台虽然曾创作过不少广播剧,但已多年不生产,更不用说获奖了。“五个一工程”奖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主旋律题材应该是怎样的呢?其艺术的标准将如何把握?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1995年,福建省出了一个典型人物-温端生,他是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的一位骨科医生,因热心助人而积劳猝死,其事迹十分感人。福建电台因报道他的事迹而获得福建广播新闻奖一等奖。时任分管广播剧创作的陈坦汶副台长认  相似文献   

10.
作为广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剧曾经有过辉煌,曾经拥有众多的听众。然而,随着媒体激烈的竞争,广播剧听众市场有明显萎缩。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央电台及不少兄弟省市电台的广播剧却有相当的发展,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联系河南广播剧创作发展的实际,研究探索广播剧的生存之道,这对于重新振兴广播剧市场,大有必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第一次广播戏曲学术讨论会之后,戏曲广播剧这株广播文艺园地的新花开始在全国竞相开放。如果说河北省电台1981年制作的第一个戏曲广播剧《桃花》开创了戏曲广播剧的先声,那么,到目前为止,全国大约已有七、八十个剧目相继产生。为了总结交流戏曲广播剧的创作经验、体会,探讨戏曲广播剧的发展规律,展示近几年来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戏曲广播剧的繁荣、发展,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各电台的80多名代表,于1984年3  相似文献   

12.
广播剧的创作生产,是抚顺电台的一个优势项目,曾连续3届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去年,以棚户区改造为主题的五集广播剧《矿工街纪事》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广播剧奖”。作为地市级电台,抚顺电台广播剧生产取得的成绩,在全国而言,可谓一枝独秀,风骚占尽,具有相当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3.
北京音乐广播节目理念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音乐广播从1993年1月23日开播到现在.一直以精品电台的形象出现在首都听众们面前.北京音乐广播的节目和主持人在听众心目中的地位均非一般电台所能比拟。在这十年当中.她走过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权胜 《中国广播》2015,(2):87-92
广播剧《功夫》获得2014年亚广联奖广播剧类推荐奖。本文通过对《功夫》立意的阐释和剧本创作、演员演播、后期制作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什么是广播剧的魅力,如何把广播剧做得好听、好看,让听众爱听、听了以后还能思考。  相似文献   

15.
姚加炎  李康 《视听界》2004,(6):76-77
优秀广播剧都有一个共同标准,即,戏剧化与广播化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三贴近与美誉度的统一。它能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使听众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由江苏电台制作的广播连续剧《状元办厂》荣获2003年度“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最佳编剧奖。此剧在立意与写作中的追求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各市电台纷纷开办“广播热线”节目。这种听众即时参与。广播即时回应的互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广播节目的贴近性、主动性和可听性。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广播广告似乎已经走入了困境。就连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也很少把广播包括在内,似乎广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媒体。那么,广播广告是不是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呢?如果我们把广播的广告时段看成商品,分析听众喜欢广播和广告主选择广播的理由,就会发现:广播还是拥有众多的听众。因为,站在听众的角度,广播有众多富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每一个电台都有听众喜爱的名牌主持人,这是一个电台宝贵的资源之一;广播由于携带方便,“可以边听边干别的”;听众还可以利用电话或传真等和电台交流…  相似文献   

18.
米明 《中国广播》2012,(11):20-22
2012年初,云南电台进行了广播听众收听行为大调查,完成的《研究报告》对云南广播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与总结。研究数据和结论,不仅对云南电台有用,也有助于其他广播从业者了解广播,有针对性地办好广播媒体,特别是对当前听众收听行为的调查及趋势的分析,对广播未来走向有一定的预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对国外广播的国家电台,它与中央和地方的电台、电视台有着许多区别。国际台以国外听众为对象,听众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经济状况、生活境遇,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国际台广播使用的43种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14,(11):50-50
本刊讯2014年10月28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第51届大会在我国澳门闭幕,中央电台选送的作品《一路向前》《人生搀扶》分别获得"最佳播报"类大奖和"公益广告"类大奖,《功夫》和《草原人家》分别获得广播剧类和纪实专题节目类推荐奖。《一路向前》是中国之声借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20周年之机推出的11场"中超"联赛现场直播节目。送评的节目由方亮主持,他从频率定位和目标听众的需求出发,在解说比赛战况的同时,就听众关注度极高的话题与嘉宾展开探讨,并通过微信、微博与听众直接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