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歌唱艺术表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作为联系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的使命;另一方面又有通过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从而影响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歌唱表演的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相关的环节联系中显现的。一、歌唱艺术创造性与真实性相互结合歌唱表演作为二度创造决定了它必须兼顾创造性与真实性相互结合,并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歌唱艺术作为二度创作,仅仅具有真实性,即对原作忠实再现是不够的。它还必须与表演者的创造性相结合,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63-165
声乐表演是一门声音与语言相统一、歌声与情感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出色的演唱技巧与真挚的情感表达是完成歌唱表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二者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缺一不可。要知道有技巧而无情感的演唱只是一种技术卖弄,毫无意义可言;有情感而无技巧的演唱根本谈不上歌唱。因此,在歌唱时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歌唱能力的差异,取决于各方面因素,就歌器官机能的强弱来说,歌唱器官的相互协调、匹配的是少数的,然而,大多数人的歌唱器官是通过器官机能的训练来完成歌唱机能的协调,从而产生优美动听的歌声。运用"无声"练习提高歌唱机能之间的相互运作,是完成科学歌唱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歌唱者心理意志与生理协调共同完成的情感表达过程。因此,在学习训练和艺术实践中,注意培养歌唱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协调,对提高声乐教育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歌唱是歌唱者心理意志与生理协调共同形成的情感表达过程大脑是人的心理活动器官,心理活动是大脑机能的表现,而歌唱全过程是通过大脑传导高级神经系统形成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并激起正确的歌唱生理活动,从而形成完美的歌唱。声乐是人体科学范畴中的一门音响学科,也就是说在自己身体中改善一件乐器,建立一种良好的歌唱生理状态,从而发出音质优美的歌声,并最终为表…  相似文献   

5.
声乐教学中有许多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运用辩证法的法则来指导、解释声乐训练中的一些问题,会使问题更加清晰、明朗化,从而使学生更能理解问题的实质,提高演唱技能。歌唱是一种运动,是发音器官及相应器官组织间相互配合的一种整体协调运动,这种运动可以说是人体各器官运动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以把歌唱时运用的器官、机能看成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与相互作用的运动系统。如果说它的整体是母系统的话,那么,各种器官则是子系统,这个系统在歌唱活动中需要进行有机的控制与协调,才能步调一致地进行歌唱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歌声的信息作用,提高演唱质量。  相似文献   

6.
声乐表演是既要唱好又要演好的艺术。表演中的形体表演对歌唱起到了协调、统一、提升的重要作用,是生动展现歌唱音乐魅力的重要手段。“声情并茂”与“形神兼备”构成了歌声与形象的完美统一。本文从形体表演的重要性、总体要求、训练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四大方面论述了声乐表演中如何通过形体表演诸因素来完善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将“唱声”与“唱形”紧密结合,最后展现“唱神”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歌唱表演包含在表演艺术中,是以歌唱为主体,以表演为辅助,使歌声与表演相统一的表演艺术。本文从分析歌唱表演的定义、实质、基本要素及如何提高表演能力几方面入手,对歌唱表演艺术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往往体现出多方面的协调美———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体美,演唱的情感美。可见,在声乐的学习中,气流、呼吸、位置、口形、吐字、神态、情感等多方面的配合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我结合多年的声乐学习及声乐教学,深深感悟到:协调性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谓“协调性”就是把生理、心理与音乐形象协调统一。歌唱是整体的活动,正确的歌唱是呼吸、发声、共鸣、语言、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对音乐形象的准确表达等共同协…  相似文献   

9.
<正> 歌唱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控制的极为复杂的功能活动,它是人的发音系统和复杂的思想情绪谐同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协调,是通过大脑皮质的控制而达到的。因此,歌唱艺术的表演需要“灵性”。歌手不但要有较高的声乐技巧,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演唱时能高度集中思想,表演自然大方,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镇定自如地表达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达到艺术的完整性,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其艺术内涵由"演"和"唱"两个要素组成。唱,是情感表现的根源;演,是情感表现的创造。完美的歌唱与活灵活现的舞台艺术表演的结合,使歌唱艺术更加丰富传神,使表演的形式更加具体形象。一、肢体表演的概念和特征1.肢体表演的概念声乐表演是音乐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专业表演艺术,"观众在欣赏任何一种表演艺术时总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欣赏演员的表演。"歌唱艺术包括歌唱声音和肢体表演两部  相似文献   

11.
歌唱呼吸的运动过程,是人体发声器官在大脑中枢神经控制下,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发声器官通过相互间的张力对抗与协调配合来达到完美平衡。这种平衡在歌唱中应始终随着歌曲的旋律、音高、速度、力度、咬字吐字要求等的变化而随时调整。灵活运用歌唱呼吸和准确把握歌唱呼吸的平衡,将有助于人们在此基础上获得具有审美艺术价值意义上的美好歌声。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歌唱中的诸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认为歌唱从本质上说,是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相互协调的一种运动,需要歌者合理科学的分配身体的各个器官,使之有机的结合。心理是歌唱的基石,声与情是歌唱的骨架,只有正确的把握好这些问题,才能完美的表现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3.
唐诗创作一直与歌诗传唱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歌诗创作从审美观念、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方面对诗人的创作提出了要求,而诗人为了适应这些要求而进行的创作自然会影响到其风格的形成。本文就是对这一关系所作的分析,以期为人们从音乐角度来考察唐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略论民族声乐演唱中肢体语言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而表演作为一种精神与心理审美活动的外化,就必须要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肢体语言作为符号系统中的一种,主要依靠肢体动作来传达相对明确的信息。就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来讲,肢体语言具有表情性功能和美感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力 ,具有演唱流畅自如 ,呼吸、声音、共鸣三者之间达到正确的配合、协调灵活运用的特点。语言是歌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美的声音要通过清晰的语言加以表达。只有传统演唱技法与丰富的语言完美结合 ,才能使我国民族声乐在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豫剧的唱腔,从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调和句法组成等诸方面看,划分为豫东、豫西两个声腔体系,而且整个豫剧唱腔中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各个流派及其唱派,均分属这两大唱腔体系中。豫剧的发展之所以能这么迅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唱腔音乐两大声腔体系的合流。  相似文献   

17.
本篇文章以翔实的理论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歌唱过程中身体机能的运动过程。从声音物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身体的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和动力系统的相互关系。文章既强调了歌唱过程中声情并茂的基本原则 ,又强调了发声器官各自独力的重要性。文章既重视理论性又强调实用性 ,用大量篇幅叙述了歌唱器官的功能和具体训练手段。阅读本篇文章 ,对声乐的学习和提高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教学和歌唱实践中,歌唱语言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歌唱语言技术时歌唱的音色、共鸣、呼吸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加明确了歌唱语言的特点,进而为增强教学实践实效提供可能,并为声乐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缨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2):136-138
歌唱不同于自然界的各个声音,它是语言和声音的有机结合,是诗的语言与音乐结合的一种艺术,而歌词是表现这种艺术思想内容的重要方面,那么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它必须做到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言.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