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章在界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涵义的基础上,回顾了这一政策的产生过程,分析了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平外交思想的时代性,认为,坚持这一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并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平崛起”和“韬光养晦”是一脉相承的外交体系,“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前奏和根基,和平崛起是“韬光养晦”基础上的厚积薄发,是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发扬光大。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力基础,绘制了中国崛起的和平模式.构建了和平条件下中国崛起的外交框架。  相似文献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文章在界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涵义的基础上,回顾了这一政策的产生过程,分析了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平外交思想的时代性,认为,坚持这一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并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兰池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32-37,87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和平外交思想,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同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准备阶段,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日臻完善。其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和平促建设,以建设求和平","中间地带"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都是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科学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任务之一。本主要析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理论贡献。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把握新世纪的对外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和平崛起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腾飞阶段,外交也随之经历了三次转型。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是和平与发展的契合点和中国外交的本质内容;以经济外交为核心的全方位外交是和平崛起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7.
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半个多世纪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延伸、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倡导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将和谐外交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拓展到国际领域,把传统的和平共处与世界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结合起来,逐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的和平外交政策,走上了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和平共处对外政策发展的新阶段;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的演变,应答了中国外交面临的新问题;和平发展为和平共处增添了新特色。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绝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观"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战线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为全世界所瞩目,其中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思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了新的成就.本文拟对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考察,厘清其演变轨迹,梳理其逻辑关系,探寻其中的历史继承关系和开拓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外交战略的角度探讨和平崛起理论中外交战略的构建,认为和平崛起理论中我国外交战略的构建应坚持以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为指导,应是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处于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经济外交的作用来处理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经济外交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创造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条件,是实施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措施。经济外交作用巨大,可以为我国和平发展赢得充足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供给,赢得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为在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条件,并有助于我国谋求和平、稳定的大国关系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但经济外交也有其局限性,不能片面夸大经济外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以其深湛的睿智和超凡的胆略,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王彬  刘艳华 《考试周刊》2012,(41):193-194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以往和平外交思想,并在深刻洞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描述的未来发展之路;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的国内形势基础上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分析这一背景.有助于更深层地认识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追求和平是贯穿新中国外交的一条红线,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国际背景和综合国力的变化,中国和平外交经历了从"争取和平"到"维护和平"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中国要继续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有所作为,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扩大统一战线,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但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外交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出现过偏差和失误,背离了和平外交的本意。自党的十二大重新确立我国要继续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外交思想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和平外交思想内容从理论到认识均给予了不断的丰富和升华,乃至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中国以和谐世界为目标的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通过对党的十二大至十七大报告进行文本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和平外交思想得以稳定、成熟、持续运行并且不断丰富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于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需要,也来自于中国对以往历史经验的不断反思和对自身国际定位的深刻转变。这种源自内发因素的外交思想的转变和发展必定是长期的和持续的。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观察和分析了新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改变了过去“战争与革命”的传统时代观;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重新调整了外交战略,实现了“一条线”战略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转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即和谐世界理念。在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外交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追求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外交宗旨上更突出"以人为本"、外交风格上更倾向"有所作为"、外交效果上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由此,中国外交战略被和谐世界理念赋予新的内容和特点,对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新思想,是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在继承、坚持我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时代创新的理论结果。但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征程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和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符合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指出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谋求共同发展,并赋予独立自主外交根本原则以新的内容,创造性运用外交的战略方针和策略,指导中国外交的具体实践活动,并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