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993年修正的我国《商标法》虽然对商标注册制度做了规定,但在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的构成要素,用作商标的标志,保护在先权,优先权,禁止恶意注册他人的商标和司法审查等方面与《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和《TRIPS协议》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完善商标保护制度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我国于2001年10月27日对《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完善了商标注册制度,从而使我国的商标注册制度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对非形象商标的保护,在先权的范围和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在先使用权的法律地位未做规定。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是决定将来商标法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整体发展趋势看,商标法会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扩大调整对象,将非传统商标、未注册商标和其他商业标志纳入调整范围;在商标注册程序上用电子申请取代纸质申请;在商标保护上,从预防混淆扩大到防止淡化。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立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商标法国际发展趋势,涤除《商标法》的公法色彩,还《商标法》以私法属性,适当扩大商标法调整范围,修改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12,(13):110+112
《人民论坛》校名作为商标权保护的法律困境目前很多高校选择将校名注册为商标,这对于校名保护确实有积极的意义,但通过商标法保护校名仍存在不少困惑:第一,保护的前提是要进行商标注册,但目前还是有许多高校没有申请校名注册。第二,有些校名可能已经被他人合法抢先注册,高校在后申请注册将不能得到授权。  相似文献   

4.
商标法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随着形势变化,我国《商标法》滞后性日益明显。2013年8月第三次修正的《商标法》简化了商标注册申请程序,便利了申请人及时获得商标注册,规范了商标使用行为,提高了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了,强化了商标法律制度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注重协调和平衡商标法律关系,实现了私权保护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平衡。我国修改后的《商标法》是一部兼具本体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它的实施必将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囿于多方面限制,该法仍然存在若干值得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商标法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商标法之一,但是新加坡仍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多次修改.最新一次修改确立了商标注册中多类别体系、分案申请、未决申请商标的许可登记和未遵守时限的救济等制度.这一次极为重要的立法行动,体现了商标注册高效、方便和科学的原则,落实了商标注册各项程序走向标准化的<商标法新加坡条约>的核心要求,实现了商标注册制度的重大发展.新加坡的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治理商标抢注乱象,有赖于完善制度设计。系统把握新《商标法》所涉治理商标抢注乱象的制度考量,即在明确商标注册申请主体所应具备资质的基础上,规范商标注册、代理行为,有效反制商标抢注侵权行为,加大对商标市场的整治力度,有利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2001年10月对《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修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商标申请注册和维权程序的完善,具体内容包括增加优先权的规定,对申请和复审审查时限作了要求,确立了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禁止恶意抢先注册商标,以及取消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行政终局权等,这一修改,便利了商标注册申请,完善了商标制度。  相似文献   

8.
使用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具有其自身的便利性以及一定的合理性。日本为了将地理标志融入商标法体系,单独创设了地域团体商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理标志与商标法的不适配问题。与日本相比,我国在这方面仍有一定理论上的模糊和立法上的疏漏,这体现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是否以地理标志相关程序为前置条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要求是否与地理标志认定要求重合、地理标志商标是否存在转让和授权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人是否与地理标志认定申请人一致这四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9.
刚刚结束的"微信"商标异议案件中法院最终的判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些评价大多都是站在中国商标注册申请制度下去看的,那么,以美国商标法为视角来看待此案件又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原则,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商标法的薄弱环节。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在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在该商标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善意连续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商标使用人享有继续在原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商标的权利,其性质为商标权。建立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对未注册商标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2年颁布、198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如《商标法》的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修改;一些新的内容需要补充;一些原则性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而商标管理教材相对滞后的现况,则给商标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仅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商标法颁布以来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商标法颁布15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商标法》为武器,同各种商标违法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商标所有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保证我国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任用。15年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完成了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分类由国际分类向国际分类的  相似文献   

12.
在商标注册实践中,存在着大量抢注他人商标之情形,涉及商标抢注的商标案件多不胜数。当某一主体抢注之商标已达几十个、上百个时,应如何利用商标法进行打击,尤待商榷。结合具体案例,对上述问题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以期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永昌 《留学生》2013,(10):30-30
很多人对中国驰名商标的印象是,中国驰名商标即质量保证。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在一些商品的包装上,出现中国驰名商标的字眼。甚至在一些国家级媒体上,也会把中国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宣传的重点。随着新《商标法》的出台,将利于申请人更加便捷地进行商标注册,也有利于规范商标注册、使用和代理中的不正当行为,这样的怪事将被终结。  相似文献   

14.
期刊刊名商标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期刊刊名的商标意识淡薄且商标注册量不足的情况下,对期刊刊名的商标权保护显得十分重要。期刊刊名的商标权保护,必须在界划期刊刊名登记与期刊商标权注册的不同主管部门和不同法律效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版权保护等法律路径,同时也考虑期刊刊名注册商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1923年《商标法》颁布之前的清末民初,我国民商事活动仍然处于商标制定法缺失时期。从当时国内商标牌号的一些纠纷诉讼案及其裁判、处罚情况,可以看出清末民初我国商民的商标法律意识的一些特点:商标专用权意识薄弱;对商标侵权的内涵界定认识不清;商标注册意识淡薄;对商标的保护和对商标纠纷诉讼的裁判、处罚仍摆脱不了传统行为方式和商业惯例的影响等等。这些特点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民商标法律意识、观念的形成与提升滞后于商标法制建设本身所致。这些情况又进而降低了《商标法》实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缺少“在先驰名商标权人先用权”制度,在先驰名商标所有人撤销在后注册人的商标权后,对在后商标注册人已经获得的不法利益未作任何规定。针对上述立法不足,本文提出应当赋予在先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并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商标抢注是有着多种表现形式的商标注册行为,它的频繁出现与我国现行《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原则中所隐含的内在冲突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制止商标抢注的不断发生,需要在立法上对商标抢注予以准确的阐释,并针对不同的抢注形式采取程度不同的限制措施,从而使商标注册工作依法得到更加完善的规范,更有效地解决好商标抢注这一经济领域和法律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注册商标“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存在区别。《商标法》对注册商标侵权规定了三种计算损害赔偿额的方法,但都存在不足,实践中难以操作。文章对《商标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TRIPs协议、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实践提出了完善建议,认为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还应当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和考虑损害之修复等费用。  相似文献   

19.
(三)商标法这是一段有关美国商标法的英文介绍,上述的概念和词汇我们在上几期的文章中都有涉及,读者可以根据它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5.1条,“商标”指的是能将某一企业的货物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货物或服务的任何标记或任何标记组合。注释:goodwill商业信誉美国各州都有商标立法权,有商标的“州级注册权”,并设有州级注册机关。在美国,商标权的地域性特点不仅反映在国与国之间,而且还反映在州与州之间。但各州商标局均无权接受外国人的商标注册申请,即使外国人在美国从事贸易活动的范围仅以一个州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的取得采取注册制,已经注册的商标所有权人可以依法使用商标,其他人不得侵犯其权利,注册可能导致混淆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商标共存协议便是企图实现相似商标在市场上的共存,能够同时获得商标注册。文章着重探讨商标共存协议的效力,主张商标共存协议不得突破混淆性理论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