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近莫扎特     
刘彦  姚建军 《金秋科苑》2010,(8):236-236
莫扎特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就连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称作是音乐的基督。曾有人这么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是伟大的作曲家,其作品登峰造极,特别是歌剧领域的创作。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点表现在其以咏叹调为基础,以重唱为特色。本文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分析音乐特点,阐述了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及要点。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我们能够从莫扎特的音乐中学到什么?一言以蔽之,他的音乐教我们以纯净的、天使般的眼睛来看世界。现实世界尽管充满着苦乐与邪恶,天使的心却永远是那样的纯洁与善良。在莫扎特短暂生命的最后五年,他为家庭生计终日劳苦工作。他几乎每年都完成一部歌剧以赚取外快,解决经济上收支不平衡的困境。这其中唯一没有创作歌剧纪录的1788年,莫扎特创造了音乐史上另  相似文献   

4.
谭娜 《科教文汇》2009,(4):253-253
从力度术语的密度来研究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通过对6首作品密度分析,映证古典音乐时期力度节奏变化主要是在乐句之间。我们还发现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曲家的刨作个性。莫扎特在他所有的音乐中追求平衡,这种平衡有时也靠力度来体现。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奏呜曲,它们是意大利歌剧风格渗入音乐的各个领域后结出的非凡成果,也是音乐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富于幻想的精神,是轻松、愉快的性格和善良、纯洁心地的写照,是钢琴艺术史上不朽的精品。  相似文献   

6.
唐馨 《科教文汇》2011,(19):143-144,151
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时期的两位伟大音乐家,他们都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两位大师又创作了大量钢琴奏鸣曲。本论文主要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创作背景、作曲家创作风格、两位大师所使用的钢琴、力度演奏提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便音乐爱好者、演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不同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7.
最近,两个美国心理学家称,莫扎特有一个秘密的合作者,他们发现莫扎特作曲时的合作者是一只鸟!莫扎特对他饲养 3 年的时间一只宠物——欧椋鸟关爱有加。当他的这只长羽毛的朋友不幸死去时,作曲家莫扎特便举行了一次精致的葬礼,唱圣歌,为鸟唱赞美诗以表彰它给莫扎特创作带来的灵感。这两位美国印地安纳州的心理学家,梅雷迪思·韦斯特和安德鲁·金夫妇说,莫扎特那只可爱的宠物小鸟对莫扎特的音乐产生了一些影响。当这两位心理学家第一次听莫扎特作品之一“懂音乐的云雀”时,便有了这个想法。这支曲子是一种古怪的大杂烩,拖长的旋律与不和谐的声…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的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其多变的创作手法,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追逐的对象.浑然天成般的旋律更让人们顶礼膜拜,但是人们对莫扎特的音乐理解又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其音乐只是华丽而肤浅的吟唱,而笔者则认为他的音乐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深层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贾娟娟 《科教文汇》2011,(10):153-154
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作品典雅、明朗,音乐旋律动听优美,对于歌者声音的基本功训练很有帮助。莫扎特咏叹调的作品数量多,很难进行逐一分析,本文选择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和《美妙时刻将来临》进行了教学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的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其多变的创作手法,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追逐的对象。浑然天成般的旋律更让人们顶礼膜拜,但是人们对莫扎特的音乐理解又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其音乐只是华丽而肤浅的吟唱,而笔者则认为他的音乐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深层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弗莱迪·摩克瑞是英国一位著名歌手,被评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艺人之一",他拥有"所有音乐中最伟大的声音之一"。为什么他的歌声这么美妙,超过了其他歌手?这单单为人们的听觉感受呢,还是存在某种科学道理?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确实存在一些科学道理。摩克瑞能快速调整自己的声音,使之在温和和粗鲁之间快速而无间歇地转换,甚至当他面临压力时也能做到。  相似文献   

12.
假如莫扎特出生并成长于当代社会,他是否还会成为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音乐大师呢?莫扎特不是天才美国的两位学者搜集了莫扎特早年的资料,他们发现,莫扎特其实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有天赋,具有天生的、超出所有同龄人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问,我们能够从莫扎特的音乐中学到什么?一言以蔽之,他的音乐教我们以纯净的、天使般的眼睛来看世界.现实世界尽管充满着苦乐与邪恶,天使的心却永远是那样的纯洁与善良.在莫扎特短暂生命的最后五年,他为家庭生计终日劳苦工作.……  相似文献   

14.
范雅婷 《科教文汇》2013,(7):120-121
在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中,《费加罗的婚礼》是他所有歌剧中流传最广、演出率最高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重唱的数量最多,经常被单独演出,最能直接刻画人物性格、激化矛盾冲突,使情节环环相扣,矛盾层出不穷并达到白热化。本文以第一幕的二重唱、三重唱和第三幕的六重唱为例,体现重唱——这种丰富的音乐形式对展开戏剧情节、增加矛盾冲突和带来喜剧效果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他在短促的一生中谱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肖邦对祖国的命运怀有真挚情感,对民族解放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强烈的愿望。他更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创作涉及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对后世音乐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快递     
“莫扎特效应”揭密 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它的科学原理在哪里?美国科学家发现,听了莫扎特奏鸣曲的大鼠,其大脑海马区内刺激和改  相似文献   

17.
阿基米德是欧几里得之后希腊化数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也是近代科学革命之前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在阿基米德的所有著作中,几乎到处都充满了作为一位数学理性主义者力图到达的数量化的理想目标;他也是古代罕见地在数学、力学和光学研究领域中娴熟地运用实验-实证方法的科学家。以精确的数量化表达导引的、以实验作为力的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联结为中枢的方法论路线,形成了阿基米德与玄思的自然哲学家、被动观察的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巨大鸿沟。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年轻的音乐爱好者前去拜访鼎鼎大名的音乐奇才莫扎特,虔诚地询问道:"莫扎特先生,我想写出一些出色的交响乐,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野心,您给我点建议,我应当如何起步?"  相似文献   

19.
所谓“莫扎特效应”是这样的:当你听一曲莫扎特之后,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缓解癫痫病人等神经障碍患者的病情。研究者证明,在IQ测试中,听莫扎特的受试者得分比其他人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这些测试中,为了保证一致性,都采用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当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难道别的音乐家的作品不能用作测试?  相似文献   

20.
距离大学选拔考试还有72天。在整个学年的最后时刻,无数考生每天秉烛夜读。许多家庭都在尽力营造完美的学习环境,关掉一切不合时宜的音乐,回绝所有计划之外的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