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整两个星期,苗苗没给姜毅打电话,出乎意料的是,姜毅也没来找她。妈妈似乎看破了女儿的心思,关切地问这问那,这更增添了苗苗的烦恼。  相似文献   

2.
弱冠英雄榜     
出生于1989年的梅娜,从5岁开始学棋。在她的家乡安徽古城寿县,有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叫付宝胜,年轻时曾经多次获得全县象棋冠军,梅娜的妈妈有意让梅娜拜付老师为师。可是付老师觉得梅娜年龄太小怕她听不懂、跟不上,但  相似文献   

3.
浏览棋谱,阅读那些曾经的文字或照片与最新变化,一幅幅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象棋画卷跃入眼帘,令人分外流连。她的字里行间蕴涵着棋人合一的文化气息,她的行文风格记载着象棋的源远流长和与时俱进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雏凤凌空     
河北省象棋队十三岁的女运动员胡明,在去年冬天全国象棋比赛大会上,一举获得全国女子象棋比赛第三名,震动了整个棋坛。 胡明在前年全国比赛时,名列倒数第四的位置上。时隔一年,她竟一跃而闯进了前三名,这只小凤凰确是飞起来了。在比赛中她先后战胜了特级大师谢思明、象棋大师黄玉莹、逼和了本届冠军象棋  相似文献   

5.
《象棋布局大全》是蜀蓉棋艺出版社献给广大棋友的又一套大型丛书,这套丛书与象棋特级大师丛书堪称是棋谱丛中的两朵奇葩,是象棋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她的重大意义必将随着这两套丛书的最后完成而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风雨与坎坷汇成一条布满荆棘的不归路,拼搏与梦想写就了她辉煌的人生轨迹。 ——题记 谢思明这个名字对喜欢横车跃马的人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她极具传奇色彩的诸多“第一”,编织了一个个耀人眼目的光环:我国第一位女子象棋特级大师,第一位五冠群芳并同时拥有大学本科文凭的女棋王,第一位“三连冠”的“亚洲女皇”,第一位弃弈经商搏击风浪的弄潮儿,第一位象棋电视策划人。可她无论扮演什么角色,无论何时何地,都—— 离不开象棋 谢思明刚上初中,就因为谦虚好学、才思敏锐,被老师送到业余体校象棋学习班学习,生来瘦弱腼腆的她似乎更…  相似文献   

7.
郭莉萍,1974年1月8日出生在哈尔滨市,她从小就喜欢在街头巷尾看别人下棋,不知不觉中也就学会了。1986年1月,12岁的郭莉萍代表学校参加哈尔滨市少年象棋比赛,荣获小学组第三名,同年,她代表黑龙江参加全国少年象棋比赛,下了个倒数第二名,(当时对局记录都不会记)比赛以后,她由于学习紧张,很少下棋。  相似文献   

8.
7月31日,“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赛一级棋士女子组比赛在北京结束,13岁的武汉“袖珍女孩”左文静以7轮5.5分的战绩抡元,达到国家象棋大师的申报条件,成为除河南刘欢外年龄最小的象棋大师。当人们问是什么力量使她获得如此骄人的殊荣时,她只回答了一个字:爱!  相似文献   

9.
于无声处     
皂角园象棋擂台赛已近尾场.号称南棋王的孙昌胜连日来已战胜了十多名棋手,正趾高气昂得意之际,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前来攻擂.看她那文质彬彬一派书生气的样子,棋王和观众哪里把她放在眼里!但因是少年宫象棋班王老师推荐来的,众人不得不让个座位,棋王也只好勉强地摆好了棋子.  相似文献   

10.
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 象棋是中国四大传统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千变万化、引人入胜、老少咸宜。千百年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爱好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象棋起源于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近年来,有关象棋起源的争论在国外却骤然升温,其中“印度起源说”已对“中国起源说”构成极大威胁。实际上象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六博戏,即宋玉《楚辞·招魂》的“蔽象棋、有 六博些”。接下的演变顺序为塞 戏、北周象戏、唐代象戏、北宋象 棋,定型于北宋末年。这一过程 已由现…  相似文献   

11.
郎祺琪:为棋而生的女孩儿 一 我平生最痴迷的,就是中国象棋了,每当下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电脑和别人下一盘,下够了,再上象棋网站看看棋人棋事,一次浏览成都棋院的网站,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原因是文中痴迷象棋的父女名字很有趣. 在第三届“迎春杯”成都市象棋家庭联谊赛上,笔者又见到了蓬安籍青少年好苗子郎祺琪.她在2011年宁波举行的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中获得女子12岁组冠军.  相似文献   

12.
赵晓恬文   《网球天地》2011,(10):134-135
我是一个新手,学打网球有两年的时间;妈妈是个老手,球龄十余年。我和妈妈都打网球,可我们打球的历史和风格截然不同。妈妈全凭对网球的执著和热爱自学成才,《网球天地》杂志就是她的老师。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游击队长”。经常看妈妈打球,我也多少领会了这个游击队长的打法。  相似文献   

13.
读你     
时间悄悄地流逝,孤寂的夜里,我静静地坐着,摆在面前的依旧是那副最爱的木质象棋,不由得又沉在回忆里。是的,是曾经的铭心刻骨茶杯已不再是白气莹绕。静静地聆听我心灵的倾诉,那副象棋好像已读懂我的眼睛,也静静地沉默……依稀是她向我走过来,是她吗?那倩倩身影是那么的熟悉,是她来了,我分明听到她的声音,“夜已深了”。莫名的惆怅爬上心头,两行清泪已在不知不觉中静静地流淌……难道我不能忘却的只是那声声叮咛吗?那是1997年的暑假,闲来无事,在表哥的介绍下,我第一次接触象棋,那时是打游戏机,我当然手忙脚乱,连连败阵,好强的个性告诉我,一定…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女棋手张晓霞,在这次参战的选手中年令最小,才12岁,但于名将林立的鏖战里,竟战胜象棋大师四川林野、战平象棋大师湖北陈淑兰,吸引人们注目——体现了一代新人的飞速成长。这里评介她与林野之战,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冬季结冰期长,为开展冰上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这个地区还肩负着国家培养滑冰人才的重任。各级运动队的后备人才,多来自中小学这个广阔的园地。我国速滑名将叶乔波,就是从小学选中的苗苗,她在第十六届冬奥会上,分  相似文献   

16.
龙门这边(87)     
刘君丽:感念棋艺生涯的磨砺 刘君丽从小习武,一个偶然的机会转入习棋,12岁远离家乡进入甘肃象棋专业队,17岁又调入陕西象棋专业队,21岁时因故退役.尽管没有取得象棋大师称号,但她无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至今感念象棋运动生涯的磨砺. 一、弃武习棋,我的人生起点 我于1973年出生于河北省新乐市.8岁的时候,我的干妈韩小凤带我练习武术,两年里我进步很快,受到关注.我也很喜欢武术,当年的景象始终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7.
自从小盏下棋赢过我之后,她对象棋的兴趣好像一下子减少了很多,棋谱也很少看了,倒是又抱起《红楼梦》来。在她的身边重又聚集起一帮吟风邀月的家伙,她来我这里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相似文献   

18.
“风雨流年”这 个栏目自开办起已经有三个月了,前几位嘉宾都是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为了给读者们换换口味,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巾帼大师的英姿,我们特意请来了国际女子特级大师胡明。她曾荣获6届全国冠军且五次蝉联女子个人冠军,第6届、第7届“亚洲杯”象棋团体锦标赛冠军,第8届“亚洲杯”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冠军,第2届、第3届世界杯象棋锦标赛赛子个人冠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胡明所走的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充满坎坷呢?当然这只有她自己才清楚。  相似文献   

19.
单霞丽,1962年4月出生于上海市,象棋特级大师,现任上海棋院书记,棋风沉着细腻,善于打防御,两大布局反宫马、顺炮,每每能出奇制胜. 她上小学时进入上海精武体育会象棋班学棋,聪明颖悟,成绩突出,1978年首次参加全国少年赛获女子组亚军.1978年进入上海棋社接受正规训练,在胡荣华、徐天利、朱永康等名手指导下,棋艺飞速提高.1979年参加全国首届象棋女子成人赛,获得亚军.  相似文献   

20.
杨爽 《体育博览》2008,(1):73-73
她并非科班出身,却被称为从农家大院里走出来的女子象棋大师。赵冠芳能冠盖群芳,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今年23岁的赵冠芳.出身于河北邯郸,10岁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迷上了车马炮这些棋子.开始学棋。由于她家在农村,少年时代的赵冠芳只能作为业余棋手,在河北邢台跟随一些业余高手习棋和下棋。那时,赵冠芳从未参加过全国少年赛.直到1999年.15岁的赵冠芳才有机会参加在云南宜良举行的全国农民运动会。当她夺得女子象棋冠军时.才被云南队教练陈信安慧眼识中.破格召入云南队.从此赵冠芳开始走上了充满阳光的专业棋手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