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云峰  李春雷 《课外阅读》2010,(12):150-151
文章对战术意识在战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对散打进攻技术动作的分析,认为踹腿是得分的重要手段。把踹腿运用在散打战术且加强训练是教练员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散打比赛对抗日益激烈,防守反击战术在对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从实战出发"的原则,对散打运动员防守反击战术的训练、技术的变化、身体活动的状态、动作之间有效阻止对方进攻的本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散打防守反击战术的训练方法,提高在散打比赛中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让运动员更有效、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防守反击战术,并让防守反击在比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次组合进攻"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日益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注,有必要对其在比赛中的运用特点和规律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研究目的:"二次组合进攻"在散打比赛中的技术运用特点与规律.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结果:"二次组合进攻"组合动作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率最高;不同类型的"二次组合进攻"组合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不一样;不同局中不同类型"二次组合进攻"组合的运用情况也不一样.结论:散打比赛中"二次组合进攻"组合动作的运用情况对比赛结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类型的"二次组合进攻"组合在整场以及每一局比赛中的运用情况都不一样,运动员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4.
胡文秀 《考试周刊》2012,(64):103-104
1.引言排球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方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计策和行动。排球战术在比赛中主要体现在进攻、防守两大体系战术方面。排球的比赛过程,实际是攻、防战术对抗转化的过程.进攻战术是为使球在对方场区落地或造成对方各种失误.防守则相反。两者是相互对立矛盾着的统一体,激化着矛盾越深.比赛越激烈.对排球比赛运动的推动、发展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具体说,比赛的得失分都是进攻、防守战术激烈转化着的对抗结果,而得分的主要手段是依靠进攻。加强进攻可以给对方防守造成困难.使其难于组织有效的反攻.减轻本方的防守压力。争取比赛的主动权。而防守是进攻的基础,是得分和减少失分的手段。除发球外,每一次进攻都是在防守的基础上进行的.成功的防守为组织有效的进攻创造了条件。没有防守.就没有进攻,防守是积极进攻的前奏,在比赛中必须贯彻“攻、防兼备”“全攻全守”的思想,运动员掌握全面的攻防技术和战术.这样才能争取主动,增强训练效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在散打比赛中,空档是无法擗免的.掌握了空档战术能减少自己的空档和被对方进攻的机会,充分利用对方的空档,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职业教学中开设散打教学课对学生了解散打方面的知识﹑增进散打技能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散打是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攻击对手,进而战胜对手的体育项目。散打动作的出击的速度对于制胜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文选择散打的动作速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体育教学中提高散打动作速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篮球进攻和防守中,假动作是篮球运动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动作.假动作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摆脱对方,让对方失去重心,在攻守上获得有利位置,达到攻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散打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竞技项目,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对于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防守反击技术是散打运动中的一种重要技术,能够将防守与反击合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在散打实战过程中有效防对手的进攻,同时还能够为自身创造有利的反击条件。这种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获胜概率,本文对散打技术中防守反击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相应分析,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赛实地考察和教学实验方法、对一线教练员访谈,运用录像分析法,对散打转身后踹腿的教学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散打转身后踹腿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研究认为:转身后踹腿具备很好的进攻、迎击、连接动作等功能,在散打比赛中重点得分动作之一;采用阶段针对性训练、提高反应能力是提高侧踹腿教学效益、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跆拳道假动作技术:顾名思义是跆拳道假的技术动作,是为真实的技术创造条件的动作。是跆拳道运动技术的一种。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时主动的寻找对方的破绽或创造对自己有利时机的技术动作。是为了隐蔽自己真实动作意图,在进攻或反击技术中利用身体部位的虚晃,眼神的变化及身体位移的突然变速、变向等动作假象。运用身体各种动作的假象迷惑和调动对方,使对方对其动作产生错误的判断或失去身体方向移动能力,诱导对方引入自己的设下的陷阱圈套,露出破绽或造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从而取得时间、空间位置的优势,达到自己真实跆拳道进攻技术动作得分的意图,借此战胜对手。  相似文献   

11.
篮球假动作是一项技巧性和实用性很高的技术动作,它是篮球基本技术的高级发展.在篮球运动中,假动作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本文拟就篮球假动作在攻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旨在深入挖掘假动作的本质,认识篮球假动作的规律,为研究篮球基本技术拓宽新路子,为教练员更科学地安排训练提供理论依据.1篮球假动作分类篮球假动作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其内容包括徒手和持球两方面.徒手进攻以突然起动、变向变速等动作来摆脱对手,防守则是以积极步法,以假对假的策路缠住对方.持球假动作包括传、运、投、突以及传运投技术间的相互转移.1·le…  相似文献   

12.
试论篮球运动中的防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守是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合理地运用各种防守动作能有效地阻扰和破坏对手进攻,将对方进攻有效值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很大的作用。防守占优势的球队,不仅可以阻扰或中断对方进攻,挫其锐气,而且还能为本队赢得比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武术散打进攻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奇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144-145
对2005年全国散打锦标赛6个级别运动员的拳法、腿法及拳腿二组合进攻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拳腿二组合等高难度进攻技术不全面;散打竞赛规则制约进攻技术的发挥。运动员应在技术组合方面下功夫,提高抗击打能力和心理素质,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赛事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武术散打直拳的技术结构和动作要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用灵活的步法不断调整有利于直拳进攻的位置和角度;虚实结合、灵活多变、尽量多运用组合动作,是在实战中充分运用和发挥直拳的要领所在。同时探讨了直拳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散打比赛中战术的运用尤为重要,本文对散打比赛中若干战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议跆拳道前腿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雪辉  文斌 《考试周刊》2008,(2):110-111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以腿法技术进攻为主的对抗项目,在跆拳道技术动作中,下劈技术攻击距离短、速度快、易攻击到目标而动作难度相对不大,前腿下劈身体幅度小,隐蔽性高且便于进攻反击的转换,是进攻和反击对方进攻的主要技术.下劈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而且下劈击头相对其他技术容易得分,并且杀伤力很大.但是下劈技术在比赛中能运用成功的难度比较高,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柔韧性、协调性、腰腿爆发力及灵敏的实战判断力,才能够充分利用下劈技术得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进攻、防守、防守反击中的距离感进行了阐述,分析距离感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根据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自身条件不同,提出了距离感具体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距离进行有效进攻与防守。  相似文献   

18.
周英华 《考试周刊》2009,(34):149-150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进攻技战术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是跳投、跑投等投篮技术的基础.常用于比赛中的罚球。在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大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动力定型,笔者通过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中持球动作和用力方法的分析,采用“十字架”投篮法进行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发了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深入思考,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的饮食、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和具有健身效果的体育运动,轻体育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轻体育"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形式,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武术散打教学中也得到广泛运用,它对简化武术散打中的动作和提高学生学习散打的兴趣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轻体育在高校武术散打中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提高轻体育在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假动作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及其特征。假动作是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综合反映,它始终体现一个“假”字,假中含真,真中有假。任何一种进攻技术动作,都必须符合篮球运动中的“三攻”技术动作,才具有攻击力,才能发挥假动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