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这就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常常问到如何学好地理?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四重”。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地理教学中的思政案例是全面开展地理课程思政的基础。CBL教学法能够将丰富的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以案例的方式直观呈现,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探索CBL教学法与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四个实现路径,即“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选择合适地理案例”“设置地理问题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丰富教学方法与工具,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开展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魏海海 《学周刊C版》2024,(2):131-133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学生未来实践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文章为能启发一线教师有效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价值,从“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培养路径,从“生活情境”“合理问题”“真实案例”等角度提出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之一。案例教学大体分为四种基本模式,一是例导型,先“案”后“例”;二是例证型,先“理”后“案”;三是例说型,“案”“理”同步;四是复合型,“案”、和“理”有规律地结合。下表为“模块1”(人教版)案例列举:  相似文献   

5.
地理,自然、人文环境之理,一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趣味学科。学习地理,是与古今风物对话;亲昵地理,感悟游走于海北天南的奇幻旅程。高中地理学习是人生中一抹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指的高中地理教学包括高中地理上、下册的教学及高初中课本的复习。为使地理教学永葆活力、青春常在,地理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它学科知识,还应在教学中根据中学地理知识的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高中学生实际,注意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重理”原则 什么是中学地理之“理”呢?概言之,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概念,各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条件与生产的关系,各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产配置等基本理论的初步知识等等。反映在教材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实际上高中地理课程必修、选修模块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还隐含于“技术”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相似文献   

9.
王海斌 《教学月刊》2015,(Z1):94-98
大约三五年前,雾霾、PM2.5这些词语还是个新鲜词,转眼防霾、抗霾已经变成了当下热词和社会焦点。作为环境问题教育主要载体的地理学科,从高中地理教材看,无论是2004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还是4个版本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均未提及“霾”这个字眼,甚至专题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防治”一整章也只字未提雾霾PM2.5。这一方面说明雾霾等问题在近十年来发展之快,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材关于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为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服好务,当一个出色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11.
一、“城乡规划”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城乡规划”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个地理选修模块之一,也是地理必修课程中城乡规划内容的拓展和延续。“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基于自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相关教育制度的变化、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革以及地理学科的发展等,我国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关于“大气主题”的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主要围绕“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大气主题内容演变的主要特点,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高中地理教科书演变带来的启示”三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分别从讲解基础地理概念、组织读图测试活动、开展趣味读图活动、解决地理识图问题四个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本模块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七个模块中,与“城乡规划”模块同属于人文地理分支课程。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涉及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内容,连同“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均侧重人类活动的物质层面。本模  相似文献   

15.
台德荣 《青海教育》2013,(11):82-82
随着《地理课程标准》和新一轮地理课程计划的实施,“环境保护”在高中地理课程计划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环境保护”作为选修课程七个模块之一列入选修课程计划,“环境保护”已成为地理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约三五年前,雾霾、PM2.5这些词语还是个新鲜词,转眼防霾、抗霾已经变成了当下热词和社会焦点。作为环境问题教育主要载体的地理学科,从高中地理教材看,无论是2004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还是4个版本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均未提及“霾”这个字眼,甚至专题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防治”一整章也只字未提雾霾、PM2.5。这一方面说明雾霾等问题在近十年来发展之快,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材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已与现实脱节,亟须补订。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对于“标准”、“教材内容编排”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他们更多地关注了“标准”规定的内容结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而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没有很好的把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科学而合理地把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疑难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地理 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本次高中地理课程设计 ,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 ,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来看 ,“地理 1”还是侧重自然地理 ,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本模块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 ,虽相互独立 ,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 :本模块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 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 3”主要说明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提高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联系性,强化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文章以POA理论体系“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用“教学假设”为“教学流程”提供理论支撑,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为例进行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利用POA理论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整合地理问题式教学,以期为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其中自然地理客观理性,人 文地理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地 理技能和地理素养,但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 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研究,进而就这些典型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希望给广大地理教学 工作者带来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