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中设有副刊版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切实进行了改版,提出以版组为单元,适当归类的新思路,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相对平静的上海报业市场在2003年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来自不同背景的报纸相继在这一年改版或创刊,并给报业竞争描画出一幅新的图景。 4月9日,《新闻午报》改版。这张原来是作为解放日报集团《新闻报》系列之一的报纸,自创刊以来,归属几经迁改,但始终没能形成鲜明特色,处于市场的边缘地位。这次改版,不仅版数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8版扩为32版,而且纸张上也标新立异,比通常的4开报纸要短6厘米。改版后的《新闻午报》目标读者群定为30岁左右的都市女性,内容定位为文化生活日报,除了提供诸如娱乐、体育、美食、时尚等方  相似文献   

3.
2007年初,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有效整合报业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加快在省内的发展步伐,酝酿着一次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2007年2月8日,北方晨报与辽沈晚报"并网",北方晨报改版为辽沈晚报.鞍山版。从此,一份更加鲜活、亲民、更具有贴近性、本土化的报纸——辽沈晚报.鞍山版呈现给鞍山人民,与鞍山人民心贴得更近,与这座城市没有距离。从一份区域性(地市级)都市报到省级都市报地方版;从200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到2008年前四个月,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93%,发行量同比增长26%,月月持续盈利;从改版前后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飞速提升,辽沈晚报.鞍山版正在经历着羽化成蝶的蜕变。在辽沈晚报"责任媒体,服务民生"的办报理念指引下,辽沈晚报.鞍山版在报业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新,驰骋远航。  相似文献   

4.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新一轮改革大潮兴起,新闻界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报纸的功能,适应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增出周末版、月末版,竞相推出一大批构思新颖、风格各异的专刊。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以发行量百万以上、知名度极高的《新民晚报》为例,由8个版扩至16个版后,除7个新闻版、2个广告版外,其余全被副刊、专刊“占领”。5个整版的专刊,一周内轮换出现的“花色品种”多达20个。专刊,在报业竞争与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洪梅 《新闻界》2004,(3):65-65,64
改版是报纸内容和形式在总体设计上的改变与调整,是提高报纸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改版逐渐成为媒介参与竞争、争夺受众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成本大幅提高的态势下,报纸改版的市场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南京掀起报业大战。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降价。一份四开16版的《江苏商报》和对开8版的《江南时报》每份售价贰角,《现代快报》、《每日桥报》一夜之间将售价降到一角,以此争取读者,赢得市场。有读者问:一旦快报和桥报售价不能再跌,而又冒出一家“报业大款”,报价不仅低于这两份报纸,甚至“买一送一”或提供新优惠,那报纸行业就会出现惊人的价格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报纸即成为大众文化中众目所注的“信息快餐”。然而,报业大战的爆发,对报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竞争,适者生…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使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如何展开有效的报纸形态创新,使报纸能够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传统报业品牌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已成为当前报业发展的焦点问题。《广州日报》2012年改版推出“第一纸”和“身边纸”,呈现出报纸形态创新的一些新取向。《广州日报》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形态创新可以为报纸巩固已有的读者市场,重塑报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拓展报纸品牌增值空间,实现品牌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郑宇 《新闻实践》2004,(2):21-23
2003年10月28日,读者忽然发现,钱江晚报一大早就已出现在杭城的报摊上,拿在手里还感觉重了不少。自这天始,钱江晚报改扩版,日常版面从48版扩充到64版,以一张全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几乎同时,都市快报也推出有64个版的厚报。今日早报紧随其后,经过精心的酝酿,于11月20日将一份56版的厚报呈现在读者面前,比以前增加了16个版面。比较改版前后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和今日早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办报方式和办报理念正悄然出现,其尝试、摸索、创新的思路也让人耳目一新。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这三份都市类报纸的改扩版,预示着一个以“厚”为特点的报业时代正在浙江报界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改版。报纸缩版瘦身,由原本的十五英寸宽缩减到报业标准规格的十二英寸宽,这项变动使新闻版面减少10%。  相似文献   

10.
武汉有5家都市报,按实力可分“三个世界”,今春已有两报改版,“柜台年年整”,但报业格局难改,“三个世界”仍在。并且,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报纸改版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改版未借数据库之力,读者管理粗放,改版决策处在“拍脑袋”阶段,没有进入“计算机辅助决策”阶段;二是改版仍停留在“新闻纸改版”阶段,没有进入“数字化改版”。这是报纸改版的两个“数字化盲区”。  相似文献   

11.
刘爽  丁柏铨 《新闻界》2000,(2):21-23
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 ,是报纸媒介以降低报价为发端而进行的有着广泛内容的竞争价格 ,在商品竞争中是个极为敏感的因素 ,在特殊商品———报纸———的竞争中 ,同样如此。正是它 ,引发了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此次大战源于1999年5月《江苏商报》改版 ,以零售价2角推向市场。这份4开16版的报纸 ,在短短4个月内发行量由原来的5000份剧增至14万份 ,6个月后开始盈利。紧随其后 ,同年9月1日 ,原《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版》正式更名为《江南时报》 ,对开8版 ,售价也是2角。然而 ,这个江苏报业界的最低价很快就被新华社江…  相似文献   

12.
任琦 《传媒》2013,(1):38-40
改版,对于身处转型社会的我国报业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回首2012年,从2月6日《北京晨报》改版开始,《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山东商报》等一连串的报纸都出现在改版名单上. 这些报纸何以在2012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改版?集体改版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报业改版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封面链接     
《报业时代》2006-4报纸瘦身成为流行趋势在电视屏幕追求越来越大的时代,报纸却在走小开本路线,以便更加方便读者阅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印刷成本。过去十年里,缩小版面已成为欧洲报纸的流行趋势。据位于巴黎的世界报业联合会透露,近年有约70家报纸实施了瘦身计划,改为柏林格式、小报或其它紧凑形式。这些报纸大多分布在美国之外的地区。欧洲主要大开本报纸改版后发行量平均增长6%到8%。道琼斯公司的数据也显示,《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和欧洲版改版后广告收入有所上升。其中,著名的柏林格式更受读者青睐,与其它紧凑版式不同的是,柏林格式…  相似文献   

14.
一劳动报创办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劳动者所喜爱。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报作为一张综合性日报,在争一日之短长的新闻竞争中,却往往给人以缺口气的感觉。去年11月,市总工会调整了劳动报领导班子,新班子对报纸进行改版,总编辑提出:面对报业的高速发展、激烈竞争,只有不断创新观念,补强短板,才能让劳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报纸越来越注重眼球效应,纷纷进行改版和版式创新来争取最大阅读量.一些报纸版面尽量以简约化的设计理念作统领,也有报纸刻意张扬感性,大力推行彩版、彩页设计,让报纸更加直观易读。可以说,简约和易读已基本成为报纸版面设计的新潮流、新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与报纸共同争夺读者的激烈竞争中,报纸在保证要闻版、综合版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改版、扩版的创新尝试。葫芦岛日报社编委会针对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以“新闻立报,读者至上”为办报宗旨,近两年来,葫芦岛日报创办了《交通》、《教育》等一系列专刊专版,在读者中产生良好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葫芦岛日报开辟出一条按读者取向,精细划分读者群的改版新路。  相似文献   

17.
辽宁日报改版变化很大,很受启发。大连日报亦将借报业集团整合之机实施改版。我们研究了一下,关键是我们的报纸内容贴近性不强,离读者市场很远,因此,报纸的零售量很低。我觉得党报发展到今天,发展到这种程度,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8.
新千年第一天,广州和深圳报纸订户的报箱,都装不下当天的报纸,投递员要送报到户。《广州日报》出版了200版纪念特刊,《南方都市报》100版,《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联袂出版100版,《证券时报》76版,《广州日报》号称所发行的200版特刊多达4亿张,在中国报业史上创下了一天报纸出版版数最多、一天刊出彩版最多、一天印刷使用新闻纸张最多、一天报纸刊登文字字数最多、一天报刊登图片最多等10项纪录。(据《检察日报》)广东新年报纸创纪录  相似文献   

19.
武汉有5家都市报,按实力可分"三个世界",今舂已有两报改版,"柜台年年整",但报业格局难改,"三个世界"仍在.并且,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报纸改版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改版未借数据库之力,读者管理粗放,改版决策处在"拍脑袋"阶段,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报业市场出现激烈竞争局面,各报纷纷改版,以吸引读者,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加大时事新闻的报道分量.如天津、上海、江苏等地的主要报纸都在扩版中加大了时事新闻的版面,广东一些报纸更明确提出把要闻版办成省内外、国内外重要新闻的总汇,重大国际新闻坚持上一版.所有这些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